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一億元的“水景工程”和行政中心的114級臺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12-2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經濟時報
核心提示:一億元的“水景工程”和行政中心的114級臺階
  灤平縣城的地形是“兩山夾一河”,南邊是南山,北邊是北山,中間是一條牛亡牛河,原來整個縣城就在這樣一個東西走向的狹長山谷里。鑒于南山地勢較低,跟老城區相連,也已經收歸國有、不需征地,當初灤平縣政府也曾想過重點開發南山。

  對于“棄南選北”, 灤平縣計劃局透露了現實的原因:在最初規劃中,南山的確是開發的重點,“但在批下800畝基本建設用地后,上屆政府卻用400畝建了一個公園,雖然建公園不占用指標,但的確不夠了。”

  人造水景工程 投資將超億元

  北山上建了公園,南山上建了豪華“衙門”,中間這條牛亡牛河不整治就顯得寒磣了。 

  牛亡牛河早些年水勢兇猛,但是現在已經完全干涸。灤平縣政府決定將這條干涸的舊河道“變廢為寶”,修建蓄水池和橡膠壩。 

  工程分五個階段完成,起初總投資計劃在8000多萬元。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如此浩大的工程竟然沒有請專家論證,也沒有使用商業上常用的招標、競標或者是投標,而是采用“議標”的形式,也就是地方政府投多少錢大家商量著來。結果一期工程當時的議標價是680萬,而完成之后的結算價卻高達1620萬。在輿論強烈質疑下,承德市審計局介入后審計結果為1320萬,依然比原先的議標價高出640多萬!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2008年11月初到達施工現場時,第一期、第二期工程已經竣工,第三期工程正在緊張地施工。竣工的一期、二期工程已經蓄水,內部結構無法看到,但是從緊鄰的三期工程的現場卻可以看出,主壩兩側壩墻主體為巖石所砌,壩基寬度為1.2米,頂端為40公分,面上覆蓋約15公分的混凝土。河床地面鏟平夯實后覆蓋一層防滲膜,然后再覆蓋一層實土,總厚度約為20公分。很難想像這樣一個規模的蓄水池一期就會花掉1320萬。據知情人士介紹,曾經有北京的專家來評估過,其實際造價不會超過400萬。

  現場的一位工程技術人員為記者算了一筆賬:巖石每立方米25元-30元,商用水泥每立方米360元-380元,鋼筋每噸約3400元。牛亡牛河蓄水池的壩墻體全是巖石所砌,和純鋼筋水泥的大壩在質量和造價上都有天壤之別。一期工程審計造價1320萬,也許是按照純鋼筋水泥標準計算出來的!

  事實上,已經竣工的工程存在嚴重的質量缺陷:因為防滲工程做得不好,嚴重漏水,上游又沒有補充水源,只好用兩臺管口直徑300毫米的抽水機日夜不停地抽取地下水加以補充。 

  2008年11月7日,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再次采訪的時候,第三期工程已經接近尾聲了。2008年11月25日,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又一次來到這里的時候,第三期工程已經完工,水已經蓄上了。于是有了本報告第一部分《國家級貧困縣建造超豪華辦公樓》開頭的奢靡夜景,與暗淡舊城區形成鮮明對照。

  接下來還要造的是音樂噴泉和人造瀑布,這使得整個水景工程造價超過1個億。對此,老百姓頗有怨言。灤平縣城區的一位居民對記者說:“蓄水池沒有任何的實際作用,不能灌溉也不能航運,完全是為了觀賞。”

  而當地環保人士則另有憂慮:“源頭沒有活水,又沒有土壤和植物對水進行自我凈化,水泥池現在看起來挺美,將來會成為一個臭水坑!”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通過灤平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澤林聯系采訪水務局等部門,想了解截至目前這項工程到底花了多少錢,還要花多少錢,以及群眾反映的招投標走過場的問題,但答復說是有關領導在開會。截至記者發稿,也沒有得到回應。

  灤平縣政府門前的114級臺階

  從縣城出來,跨過牛亡牛河,鉆過京承鐵路的涵洞,再爬上一個長長的山坡,可以看見一塊被漢白玉和不銹鋼欄桿圍住的石頭,上面寫著“想民、信民、為民、富民”八個大字,這就是灤平縣行政中心的標志了。但是,從這里到縣政府,還得攀登114級臺階。

  從大石頭向上,登上42級臺階,越過一個平臺,再登上6級臺階,是一棟大樓,前面掛著灤平縣政府、縣委、人大和政協的牌子。但這里不是縣政府,只是一些職能部門辦公的綜合樓;要想去縣政府,必須繞過這座樓,又是一個很彎很陡很長的坡,看見一東一西并排兩棟樓,樓前有15級臺階,東邊是人大的樓,西邊是政協的樓,還不是縣政府;要去縣政府,還得從兩棟樓之間再攀登36級臺階,登上一個大平臺上,從東邊再攀登15級臺階是縣委辦公樓,從西邊再攀登15級臺階,才是縣政府的辦公樓。

  到了縣政府的門前,也不一定能進去:門口立著大牌子,出入憑內部證件;外邊的人辦事,先在保安那里登記,從哪里來,叫什么名字,辦什么事,找誰,找的人不在,進不去;找的人在,但他不同意,也還是進不去。

  2008年11月25日,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跟隨北大廟村的農民呂國才,對此進行了體驗。

  呂國才是灤平縣虎什哈鎮猴山村的農民,他所在的自然村叫北大廟。1999年他和村委會訂立了土地承包合同,期限是30年。但當他和妻子在外打工的時候,村委會和灤平縣磁源礦業公司于2003年簽訂了占用耕地協議書,將呂國才的地租給了礦主用來堆尾礦廢渣。磁源礦業后來又將礦轉手給了天津軋三行工貿有限公司。呂國才從外地打工回來,不同意出租自己的耕地,并在自己的土地上種上了莊稼。2004年4月30日上午,軋三行公司的挖掘機要到尾礦庫施工。呂國才夫婦站在自己的莊稼地里,擋住挖掘機,不讓碾軋地上的青苗,僵持了26個小時之后,被公安局抓到派出所里。2004年5月21日,呂國才被灤平縣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11月21日被法院以“破壞生產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他的妻子付連珍以同樣罪名,被判處管制二年。這還是考慮到她的孩子只有六個月,讓交給法院2500元錢,才給予了“寬待”。呂國才夫妻不服,上訴,維持;申訴,又維持;呂國才住了一年監獄出來,還是不服,向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又提出申訴。2007年5月30日,河北高院認為,“原審認定呂國才、付連珍犯破壞生產經營罪的證據不充分、適用法律不當”,指令承德中院再審。 

  一遍一遍上北京,去國家信訪局、國土資源部,反映村干部非法轉租土地,要求歸還自己的耕地。灤平縣政府信訪局和呂國才2008年3月17日簽訂了“信訪事項辦理雙向責任書”,承諾60日內給予答復。直到2008年11月11日,呂國才才得到虎什哈鎮政府的“答復意見書”:“不存在村干部非法轉讓土地問題”。呂國才對這個結論不能接受。根據上面備注“如果信訪人請求復查,可在30日內向灤平縣人民政府提出書面復查申請”。2008年11月23日,呂國才到縣政府提交了書面復查申請,結果卻在電話里被告知,“不予受理,過期了”。

  “怎么就過期了?11日收到答復,在30日期限以內呀?!”呂國才又坐車從村里趕了30多里山路到鎮上,從鎮上又趕30多里山路到縣城。然后步行穿過縣城、跨過牛亡牛河、鉆過京承鐵路涵洞、爬上了大坡之后,開始了在縣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奔波。

  呂國才從那塊“想民、信民、為民、富民”的大石頭,登了100多級臺階到了縣政府。登記后上了二樓,法制辦梁姓工作人員說:“你看,責任書上說60日內處理完畢,你們3月份簽的合同,今天都多少號了?”“那也是因為信訪局才給我呀!”“那你找信訪局去”。

  從縣政府大樓下來,走到那塊大石頭那里,向東拐,穿過會議中心、餐飲中心、洗浴中心,從另一塊上面寫著“和”字的大石頭下走過,再依次穿過交通局、財政局、勞動局、民政局、環保局、宣教中心、水務局、計生局、衛生局、農牧局、林業局等單位的辦公大樓,來到信訪局。三樓的張科長打了一個電話,對呂國才說:“你過去找政府吧,我跟他們說了。”

  呂國才又從原路返回,穿過辦公樓群,路過兩塊寫著“和”和“想民、信民、為民、富民”的大石頭,再爬100多級臺階,回到最高處的縣政府大樓。梁姓工作人員說:“你怎么又來了?”還沒等呂國才說話,進來一位領導模樣的人,對呂國才說:“你回去找鎮里吧,讓他們重新給你出個結論。”

  呂國才一聽傻了:“我回去找鎮里?我找鎮里容易嗎?去找鎮長,好不容易見到了,說‘我今天喝大酒了,你下周一來吧’下周一去了,人不在,一打電話,人在北京呢,‘啥時回來不知道’!……我一個平民百姓,鎮長能再給我出結論嗎?”“那你還得找信訪局,他們給你簽的責任書。”

  呂國才又趕緊到信訪局,張科長說:“你回家等著吧,一個月之內給你結論。”“回家等著吧,這話我都聽怕了。你給我寫個條子,或者出個證明,我就回去等。”張科長說:“那不行,沒這規定。”呂國才指著手里的責任書說:“這上面有規定,你們執行了嗎?”張科長讓辦公室的人和鎮里聯系,讓發一份傳真。過了一會兒,張科長拿著一份鎮里出的和上次一模一樣、只是日期改為8月份的結論,說“這次行了,你去找政府吧。”

  呂國才一路小跑趕到政府,那位領導模樣的人已經往外走準備吃飯去了。他看了一眼呂國才手里拿的信訪局認為可以的材料,不屑地說:“這上面的戳(公章)不是紅的,得回去重蓋。”說完頭也不回上了等在下面的黑色小汽車,嗖一下不見了……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