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方面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9月底,中國鐵路總公司資產達到4.84萬億元,負債3.06萬億元。一時間,“鐵總債務突破3萬億元”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筆者以為,對此不必驚慌失措,要以發展的視角來看待。
隨著近幾年鐵路路網的快速擴充,我國鐵路部門負債在迅速攀升。正是在此背景下,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被中央確定為改革重點領域之一。隨著國家鐵路發展基金的設立,四類鐵路所有權和經營權率先向社會資本開放,以及資本市場產品創新和制度創新,地方資金、民間資本等社會資本會以直接融資、股權投資等形式進入鐵路建設和運營,將有效緩解鐵總債務負擔和利息支付。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3年6月15日全面推行貨運組織改革以來,鐵路貨運量隨著服務改善而企穩回升,11月份日均發送量不但比半年前增長7.9%,同比增長3%。實際上,我國鐵路貨運收入約占運輸總收入的三分之二,更是主業利潤與鐵路建設基金的穩定來源,隨著貨運量的持續向好,隨著高附加值貨物運輸的不斷擴充,鐵總實現盈利不久可期。
還須說明,在我國路網尚未完備、城鎮化持續進程中,我國鐵路資產是產出大于投入的優質資產,特別是繁忙干線、部分有充分客流預期的客運專線,對于以盈利為目的的市場主體或特許經營實體都有較強的吸引力。隨著產權制度、投融資體制改革紅利的不斷釋放,鐵總資產被低估值現象將會改觀。
有理由相信,中國鐵路總公司的3.06萬億元債務能夠在今后的改革發展中實現有效化解。同時,鐵總還需改善管理、增進績效。除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引入有效公司治理機制外,鐵總還要開發鐵路用地資源、發展多元化經營。當然,最基本的還是提升服務、做強客貨運輸業。這不僅是鐵路做好經營性業務的基礎,還是鐵路貢獻外部性、擔當公益性、履行社會責任之本。春運即將來臨,這是中國鐵路總公司成立后面臨的首次大考。惟有以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事業心、兢兢業業的職業操守和甘于奉獻的服務精神,鐵總才可能考出好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