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國內最長鐵路橋混凝土箱梁在浙江杭州灣海域成功架設,標志著杭州灣跨海鐵路橋全面進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為后續大規模開展海上架梁作業打下堅實基礎。
	
	
	
27日下午,預制混凝土箱梁成功落在位于 杭州灣跨海鐵路橋的107和108號橋墩上方,架梁施工順利完成。這也是全橋首片成功架設的預制箱梁。據了解,架設的箱梁為80米跨度預制混凝土箱梁,長78.2米、高5.4米、重2800噸。在大型跨海工程領域,它的跨度遠遠超越了杭州灣跨海公路橋、舟山主通道等著名跨海橋梁的70米預制箱梁。
	
杭州灣是世界三大強潮海灣之一,這里擁有“錢塘江潮”這一世界奇觀,為了避免密集的橋墩對其造成影響,設計方通過研究論證,杭州灣跨海鐵路橋海中引橋大部分橋墩之間的跨度不得低于80米。
	
破紀錄的長度和重量帶來了施工上的難度。為了順利完成“梁王”及后續208片同等規格的箱梁海上運輸、架設任務。施工方特意調來了曾參與過杭州灣跨海公路橋建設的“天一號”運架一體船。同時,打造數字孿生系統,通過在船體、臂架和吊具上布設的85組智能傳感器,實時對船舶狀態、吊裝動作、結構受力等10多類數據進行秒級反饋和智能監控,實現架梁全過程風險管控。
	
據了解,杭州灣跨海鐵路橋是 通蘇嘉甬高鐵的 關鍵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世界最長高速鐵路跨海大橋,全長29.2公里,連接嘉興海鹽與寧波慈溪,設計時速350公里,計劃在2027年底具備通車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