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德陽市散裝水泥辦公室采訪時了解到,該市散辦在省散辦的指導和德陽市規劃和建設局的領導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全市依法“推散、禁現”事業取得突出成效。近年來,全市散裝水泥工作緊緊圍繞德陽市委、市政府災后重建的總體目標,把握災后重建的有利契機,趁勢而上,加強監管,狠抓落實,積極協調,強化服務,有力促進了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工作的健康發展,使散裝水泥的量、率再創新高。2011年,全市累計推廣使用散裝水泥793萬噸;散裝率為62%;推廣使用預拌混凝土583萬立方米,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94%,城市規劃區建筑施工現場“禁現率”達到99%。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的快速發展,為全市災后恢復重建“三年任務,兩年基本完成”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2012年,緊密圍繞德陽市委市政府實施“一三五八”發展戰略,以深入開展“四個年”活動為強大動力,推散新目標900萬噸,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使用量保持持續增長,舉全力推進散裝水泥事業發展實現新突破,再上新水平,再創新業績,為德陽爭當四川科學發展排頭兵,加快建設中國西部經濟文化強市,建設國家級生態文明城市再立新功。
搶抓機遇 奮力推進
發展散裝水泥,推廣使用商品混凝土,不僅在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提高工程進度、加快發展等方面,彰顯出了極大的優越性,尤其是在推動災后恢復重建中,加快基礎建設步伐,提高建設工程質量等方面,更顯示出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做好發展散裝水泥和推廣使用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的工作中,一是把握災后恢復重建的機遇,趁勢而上,加大了推廣力度。針對災后重建面積寬,用量大,任務重,要求高,時間緊的特點,對所有災后重建項目的城市基礎設施、市政工程、重點項目、學校、醫院、公共設施建設工程項目都必須使用預拌混凝土,嚴格禁止在施工現場攪拌混凝土。二是把握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和新農村建設的機遇,把推廣使用散裝水泥和使用預拌混凝土的工作輻射到各縣(市)及鄉鎮農村。綿竹和什邡是地震重災區,是散裝水泥發展和使用預拌混凝土的重點區。根據城市建設的需要,針對災后重建工程相對集中,規模較大,管理方便的特點,加大了對高層建筑、框架結構、重點工程、公路建設,水利設施、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使用預拌混凝土的推廣力度。同時對所有鄉鎮建設規模在兩層樓以上,使用水泥在300噸以上的建設工程項目,都明確規定必須使用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各縣(市)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都出臺了本地區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的規定和具體措施。城市規劃區內的“禁現”率達到90%以上。三是規定了從2012年1月1日起在德陽市規劃區范圍內全面禁止施工現場攪拌砂漿。2013年1月1日起在各縣(市)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全面禁止施工現場攪拌砂漿。
凝結共識 落實責任
發展散裝水泥和使用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不但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清潔生產的一項重要產業政策,而且是推動節能減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節約資源和能源,提高資源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工程質量和施工效率,促進建筑業科技進步;有利于減少粉塵、噪音污染,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促進建設領域節能減排;更是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治理工地亂現象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墻材革新和建筑節能發展;有利于水泥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水泥工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為全面推廣使用散裝水泥,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砂漿),各建設或施工單位在工程項目開工前,必須提供與有合法資質的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生產企業簽定的供應合同,到所在地散裝辦簽訂使用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目標管理責任書。工程項目完工后由所在地散裝辦核查目標完成情況,對未按規定使用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的建設單位,預收的散裝水泥專項資金不予退返,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強化監管 部門配合
加強對散裝水泥市場的監管和指導,是保障散裝水泥事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環節。地震以后快速建設起來的25家混凝土攪拌站,已投入生產的2家預拌砂漿企業,給城鄉建設帶來了極大推動力,為進一步加強對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生產企業的監管,整合優化預拌混凝土攪拌站,提高預拌混凝土生產的效能,積極引導企業堅持“生產必須滿足安全需要,質量必須滿足規范需要,服務必須滿足用戶需要”的理念,幫助企業練好內功,提升品牌意識。市散辦主動和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共同把關,做好監管工作。建設工程設計單位明確提出使用預拌混凝土的要求;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機構在進行施工圖審核時予以把關;建設規劃管理部門在辦理規劃許可證時,對建設單位采取行政告知,并要求建設單位填報使用預拌混凝土的承諾書;建設工程造價管理部門定期公布預拌混凝土的市場指導價格;建設工程招標監督管理部門明確要求各招標文件必須載明使用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建設工程質安部門將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和使用混凝土的情況納入安全監督檢查范圍,把禁止施工現場設置混凝土攪拌機作為安全生產審查的基本內容;建管部門在核發施工許可證時,建設或施工單位應出示所在地散裝辦簽訂的散裝水泥目標管理責任書;建設工程監理部門嚴格按照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的有關技術標準,對使用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進行日常監理;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未按規定使用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的建設工程,不予竣工驗收備案等。有效的保障了全市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市場健康、有序持續發展。
宣傳先行 文明執法
德陽市散裝辦負責人說,在推廣使用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工作中,首先加大宣傳力度,提升服務企業的理念,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堅持和相關部門配合,積極協調,認真做好宣傳指導服務工作。在深入開展“四個年”活動中,突出抓好:一是把握宣傳工作是發展散裝水泥的主旋律,充分利用網絡、報刊、戶外廣告、電子顯示屏和“全國散裝水泥宣傳周”等方式,加大對發展散裝水泥和使用預拌混凝土的宣傳力度。先后在《德陽日報》、“德陽黨政網”撰稿48篇,制作展板、廣告58塊,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相關信息資訊近百條,發放資料匯編3500多冊,宣傳單15000多張,環保袋8800多個,宣傳紙杯12000多個。通過堅持不懈的宣傳,極大地提高了對發展散裝水泥的社會認知度,增強了使用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的自覺性。二是提升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學習培訓,全方位了解政策法規,掌握行政執法程序,明晰各個環節的協調處理辦法。創新工作思路,轉變思想觀念,堅持以人為本,文明執法的理念,用宣傳教育化解矛盾,為企業作好協調指導服務,營造促進散裝水泥事業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三是積極協調各工作站和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同當地散裝水泥主管部門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相互關系,切實轉變作風,深入基層,深入現場,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及時解決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企業出主意,辦實事,排憂解難。對企業實行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對群眾舉報的問題,做到了在第一時間到現場,第一時間了解,第一時間解決。四是幫助指導各縣(市)散裝辦做好和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協調工作,制定發展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的具體措施,大力拓展使用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的市場,全面完善管理機制,使各縣(市)的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事業達到質的提升,為建設國家級生態文明城市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