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山東省建筑科學院召開的技術成果鑒定會上傳來喜訊,市監督站研發的混凝土強度地方曲線,被納入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結構混凝土強度現場檢測技術標準》中,并受到來自國家建科院和清華大學知名專家的高度評價。目前,該技術成果已順利通過鑒定,新標準將于2009年發布執行。
建筑工程實體結構質量,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據介紹,隨著我國建筑業的發展,混凝土結構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近95%以上新開工的建筑工程為混凝土結構,加強混凝土結構質量的生產監管和質量檢測是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
市質量監督站自2003年起,開始對混凝土結構的大規模應用前景及質量控制進行了調研,2003年12月,針對混凝土現場檢測地方標準存在的技術空白,自籌資金開始編制《青島地區現場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程》。經過四年努力,統一制作、養護、測試了3000多組混凝土試塊,對6萬個原始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首次采用了有限元分析法和人工神經網絡算法等先進的數學方法,建立了青島地區超聲回彈綜合法、回彈法、貫入法的地方曲線,一次性解決了泵送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高強混凝土的無損檢測難題。曲線建立了混凝土行業的全新標準,對行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建筑工程實體結構質量,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據介紹,隨著我國建筑業的發展,混凝土結構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近95%以上新開工的建筑工程為混凝土結構,加強混凝土結構質量的生產監管和質量檢測是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
市質量監督站自2003年起,開始對混凝土結構的大規模應用前景及質量控制進行了調研,2003年12月,針對混凝土現場檢測地方標準存在的技術空白,自籌資金開始編制《青島地區現場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程》。經過四年努力,統一制作、養護、測試了3000多組混凝土試塊,對6萬個原始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首次采用了有限元分析法和人工神經網絡算法等先進的數學方法,建立了青島地區超聲回彈綜合法、回彈法、貫入法的地方曲線,一次性解決了泵送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高強混凝土的無損檢測難題。曲線建立了混凝土行業的全新標準,對行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