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用技術精度守護混凝土強度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9-2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沈陽晚報
核心提示:在中鐵九局集團工程檢測試驗有限公司試驗室里,一組組混凝土試塊在壓力機下發出沉悶的聲響。翁帥目光專注,緊盯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在鐵路工程試驗檢測行業,每一次數據測量、每一份檢測報告,都關乎著鋼軌的平穩、隧道的安全和橋梁的耐久。”這位40歲的高級技師語氣沉穩,指尖劃過密密麻麻的檢測報告。


在中鐵九局集團工程檢測試驗有限公司試驗室里,一組組混凝土試塊在壓力機下發出沉悶的聲響。翁帥目光專注,緊盯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在鐵路工程試驗檢測行業,每一次數據測量、每一份檢測報告,都關乎著鋼軌的平穩、隧道的安全和橋梁的耐久。”這位40歲的高級技師語氣沉穩,指尖劃過密密麻麻的檢測報告。


工匠金句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我們的數據,就是工程安全的生命線。


——翁帥


他與混凝土“較真”17載


2008年,剛從遼寧工業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的翁帥,懷揣著對工程質量的敬畏之心,立志用精準的試驗數據守護工程安全,毅然投身工程檢測一線,開啟了與混凝土“較真”的17載征程。


翁帥先后參與了哈大高鐵、京沈高鐵、沈丹高鐵等混凝土配合比調試、原材料檢測等工作,練就了過硬本領。在京沈高鐵建設中,他敏銳發現傳統混凝土配合比存在優化空間。經過多次試驗,他成功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減少水泥用量,單此一項為項目節省400萬元。


2021年,翁帥擔任沈白高鐵沈陽樞紐項目試驗室負責人,他再顯身手,對項目試驗人員進行了技術交底并編制了檢測方案及作業指導書,通過優化混凝土配合比直接為項目節約成本200余萬元。他建立了高效培訓機制,定期組織試驗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及考核,提高試驗人員業務水平,直接創造產值900余萬元。通過多年來的努力,翁帥已累計為檢測公司創造經濟效益1500萬元。


“微創新”提升檢測精度


“作為一名檢測工程師,其終極競爭力就像混凝土中的外加劑那樣,既有傳統材料的扎實根基,又能不斷融入新的增強要素。每一次學習帶來的認知突破,都會在某個時刻,成為守護工程安全的決定性數據。”翁帥說。


“混凝土是‘活’的。”翁帥的筆記本上記錄著不同骨料特性的奧秘。他發現卵石混凝土流動性雖好,強度卻比碎石混凝土低3~4兆帕。為了破解難題,他帶領團隊反復試驗,最終揭示出骨料表面粗糙度對水泥漿界面強度的關鍵影響,為工程選材提供了科學依據。


檢測工作的痛點,成了翁帥創新的起點。傳統細骨料吸水率檢測常因風力干擾導致數據失真、耗時漫長。他參與研發的“細骨料飽和面干吸水率測定裝置”,一舉攻克難題,不僅精度提升,檢測時間更大幅縮短。類似的“微創新”在他手中層出不窮:“抹面膠漿試樣成型裝置”終結人工涂抹厚度不均的歷史;自研的用于自粘鋼板止水帶剪切強度試驗的試模夾具,將數據離散性從15%降至可控范圍;參與《混凝土碳化防治關鍵技術研究》,為施工一線如何解決混凝土碳化問題提供了參考。這些凝聚智慧的研究和實用裝置,成為提升檢測精度的利器。


在壓力中淬煉成長


全國技術能手、遼寧技術能手、沈陽市技術能手、沈陽市青年崗位能手、沈陽工匠……翁帥的成長一步一個腳印。


“獨木不成林”,他說,“不僅要自己做得好,還要帶動身邊的人一起干好工作,盡好責任。”檢測行業的精神傳承,就像這些混凝土試塊一樣,需要在壓力中淬煉,在標準中成長。他手把手教新人,將經驗傾囊相授。他帶領的班組先后斬獲“全國工人先鋒號”等榮譽,徒弟們在各級技能競賽中摘金奪銀。


“只要我們肯吃苦、耐得住寂寞、鉆研技能,就可以用技能的精度,改變人生的高度。”翁帥的這句話,烙印在每一個與他并肩奮斗的年輕職工心中。每一組精準的數據,每一份嚴謹的報告,都是他們對事業的忠誠。


試驗室的白熾燈下,試驗機的指針在跳動,正如他永不停歇的腳步。17年來,從記錄數據的學徒到獨當一面的技術領軍人,他像混凝土中的鋼筋,既有堅守的韌性,又有承重的擔當,構筑起質量堅固的防線。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