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訴你,你居住的樓房在建造階段混凝土具有的污染性就已顯現,你也許會感到驚訝。今天下午,北京建工集團商品混凝土中心等10家全國混凝土企業生產的綠色環保混凝土,在京首批通過國家環保部的中國綠色產品認證,則將很好地消除百姓的擔憂。
為了提倡綠色建筑和健康生活,國家環保部在預拌混凝土行業首次進行中國綠色產品認證。
據北京工業大學王子明教授介紹,通過綠色產品認證的混凝土從設計、生產、包裝、運輸、使用、循環再利用到廢棄這一全“生命周期”的每一環節都須符合環保標準,并且與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無毒無害、節約資源、減少排放等特點。
近年來,人們對居室污染表現出了足夠的關心,普遍了解了建材、家具對居住環境的破壞力,殊不知混凝土具有的污染性在房屋建造階段就已顯現,比如有害氣體氨的排放,這也是人們搬入新居以后莫名其妙產生身體不適的原因之一。
此外,混凝土對鋼筋的銹蝕也不容忽視:人民大會堂修復的時候發現使用了45年的鋼筋還是亮的,但是有的工程只投入使用20年,原來兩個拇指粗的鋼筋就只剩小指頭那么細了,這就是混凝土外加劑對鋼筋的銹蝕引起的。出現這種情況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建造時混凝土中采用了含氯離子的外加劑,以及采用的高堿含量的水泥和高堿活性的骨料,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了堿集料反應和鋼筋銹蝕。
北京建工集團商品混凝土中心,肩負國有大型企業的社會責任,率先在全國祭起了綠色環保的大旗,積極探索開發綠色環保混凝土。針對普通混凝土存在容易揮發有害氣體和對鋼筋的銹蝕、易引起堿集料反應耐久性差和放射性元素超標的缺陷,他們進行了一系列科技攻關,一方面對原材料進行精挑細選,所有分項指標必須滿足環保要求,并堅持定期送到國家檢測機構進行檢測,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一律不用。另一方面提出了環保指標整體綜合控制的解決方案,選用工礦企業生產排放的尾礦、礦渣、粉煤灰系列無害廢料,反復數百次進行試配,找到了系列最佳配比,解決了普通混凝土存在污染和耐久性差的缺陷。另外著重對生產、運輸、交付全過程的環境影響控制,對廢水、粉塵、廢渣進行了循環利用并對噪聲加以控制。
綠色環保混凝土的成功開發,不但為延長建筑的壽命提供了保障,還引起了全社會對混凝土環保的關注,該公司總經理左玉龍也被業界譽為“綠色混凝土第一人”。
截至目前,北京建工集團商品混凝土中心生產的綠色環保混凝土產品已經在百子灣1號經濟適用房、首都博物館新館、五環路、地鐵五號線、中央電視臺新址、首都機場T3航站樓等首都各大重點工程使用,使用量達900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