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業是高污染、高能耗行業,“利用先進的水泥窯共處置技術,將部分危險廢物替代水泥生產中的能源和原料,不但減少燃料和礦石的需求,還可極大降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在日前召開的“中挪環境合作‘危險廢物與工業廢物水泥窯共處置環境無害化管理’項目階段研討會”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蔡木林說。
“去年,我國工業固體廢物產量為15.2億噸,其中工業危險廢棄物約為3000萬噸;預計未來5年,城市污水處理廠每年將產生干污泥540萬噸……固體廢物、淤泥、垃圾焚燒飛灰、廢礦渣等不但處理成本高,而且容易二次污染環境。”蔡木林說,通過危險廢物與工業廢物的水泥窯共處置技術,危險廢物中的有機廢物可以用做加熱的燃料焚燒掉,無機廢物作為原料固定在水泥中。相比我國目前較多使用的填埋和焚燒處理方式,危險廢物與工業廢物的水泥窯共處置技術的投資、運營成本低,節約能源和原料,具有明顯的經濟和環境效益。“由于我國廢物成分等方面與國外不同,所以項目組還將進行廢料進料系統改造等技術創新,使該技術更符合中國國情”。
商務部董青處長說,水泥窯共處置技術的應用在我國尚處起步階段。中挪兩國政府合作的“危險廢物與工業廢物水泥窯共處置環境無害化管理”,將在研究國際水泥窯共處置技術相關實踐的基礎上,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水泥窯共處置環保技術規范、標準,并通過培訓及在我國不同省市建工程示范,提高對該技術的認識和開展相關工程應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