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隨著今年第六號臺風“溫比亞”過境珠海向西移去,中交股份聯合體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I工區項目部建設者便迅速組織籌措第一時間恢復生產,展開了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西人工島暗埋段CW3-1段底板的混凝土澆筑。受臺風影響推遲了兩天多的西大島隧道暗埋段首次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至此正式拉開大幕。
西人工島暗埋段CW3段位于西小島CW2段以西,是西大島隧道基礎結構的首個管節,屬于隧道漸變部分,全長54米,通過設置橫向施工縫分為CW3-1和CW3-2,各分段均需進行3次混凝土澆筑形成現澆隧道主體結構。其中,CW3-1段底板第一次砼澆筑需澆筑混凝土2670方。
據介紹,自6月1日該區域底板鋼筋綁扎施工開始后,I工區全體參戰人員24小時輪班作業,克服施工中分部分項工序多、交叉作業干擾大等困難,先后完成鋼筋綁扎、模板支立、預埋件安裝及溫度監測儀器、循環冷卻裝置的布設。6月29日,西大島現澆隧道暗埋段CW3-1段底板砼澆筑前各項準備工作就緒。
就在萬事俱備之時,今年第六號臺風“溫比亞”生成并直奔廣東地區。獲悉這一消息后,I工區當即推遲了混凝土澆筑的時間,并按照防臺風應急預案進行現場部署,同時還密切與島隧工程總營地部門保持聯系,時刻關注臺風動向。
7月2日清晨,獲悉“溫比亞”過境珠海的消息后,I工區即刻與監理單位聯系,商定混凝土澆筑事宜。當日下午2時18分,在隆隆禮炮聲中,第一罐混凝土緩緩澆筑至CW3-1段底部模板,西大島隧道現澆暗埋段首次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正式開始。
據介紹,本次混凝土澆筑施工中項目部進一步加強過程細化控制,嚴格對原材料及混凝土生產、運輸、供給等環節進行控制,島上兩個拌合站日夜持續作業保證砼供應,8輛混凝土攪拌車輪流運送混凝土,架長分別為60米、72米的兩臺超大型泵車有序進行24小時連續砼澆筑,預計全部澆筑任務將在54小時內完成。
“溫比亞”過境后,除了西大島隧道現澆暗埋段首次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立即拉開大幕外,港珠澳大橋島隧項目其他各施工區域也在第一時間恢復了生產,克服臺風對工程建設的影響。
據介紹,目前,島隧項目3000余名工人正在施工第一線緊張作業:西人工島非通航孔橋最后一根鉆孔樁于3日下午開始混凝土澆筑,完成沉放安裝的E1、E2管節姿態變形監測工作如期展開;東人工島救援碼頭下部主體結構基本完工;桂山沉管預制廠第三批管節一次舾裝工作全面完成,E7、E8管節所有節段全部進入生產階段;“捷龍”清淤船開始進行E3管節的清淤作業,為首個長180米、重約80000噸的標準管節沉放安裝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