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數字安全屏障助力超厚混凝土澆筑 筑牢醫療中心“防輻射堡壘”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8-2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青年網
核心提示:近日,由中建二局承建的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內蒙古醫院(二期工程)項目取得關鍵進展——核醫學區直線加速器室歷經5天連續奮戰,順利完成3米厚墻體、2.8米厚樓板的超厚混凝土結構澆筑。

近日,由中建二局承建的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內蒙古醫院(二期工程)項目取得關鍵進展——核醫學區直線加速器室歷經5天連續奮戰,順利完成3米厚墻體、2.8米厚樓板的超厚混凝土結構澆筑。這一技術突破標志著項目成功攻克超高、超厚、抗裂混凝土結構施工難題,為后續國際先進放療設備安裝奠定堅實基礎。


直線加速器室作為腫瘤精準治療的核心單元,需滿足嚴苛的輻射防護標準。其3米厚墻體與2.8米厚樓板構成的混凝土結構,相當于為醫療設備建造了一座"防輻射堡壘"。超厚結構帶來單次澆筑量達2100立方米的施工挑戰,同時需解決大體積混凝土易開裂、水化熱控制等技術難點。


項目團隊通過精細化管控實現精準突破:自6月30日開盤澆筑起,管理、技術、作業三方協同作業,24小時全程旁站監督,最終優質完成澆筑任務,為設備安裝筑牢根基。


針對超厚混凝土結構的核心難題,項目團隊前置謀劃技術路徑。施工前特邀清華大學閻培渝教授等專家論證,通過三大創新舉措破解技術瓶頸:一是優化混凝土配合比,減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水化熱;二是采用初凝時間28小時的超緩凝混凝土,延緩水化熱釋放峰值,控制內外溫差;三是創新應用"工字鋼+60型盤扣架支撐體系",保障5.1米高墻體與2.8米厚樓板澆筑安全。


項目引入高支模監測系統,對支撐體系立桿軸力、模板沉降等關鍵參數實時動態監測,通過數據化預警及時處置隱患。同步落實三級安全教育、隱患排查等制度,實現澆筑全過程安全可控。


據悉,作為國家癌癥區域醫療中心重要補充,該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內蒙古腫瘤防治資源布局,提升疑難重癥診療能力,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惠及邊疆地區。項目團隊表示,將持續以技術創新與精益管理,助力打造"國際質子中心"新高地。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