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產能過剩危機升級 協同限產涉嫌壟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4-1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經濟時報
核心提示:產能過剩危機升級 協同限產涉嫌壟斷
  行業需求下滑、違規企業上馬、庫存不斷增大……近幾年,中國水泥產業產能過剩等問題愈加嚴峻,全國部分省份不得不采取集體停產的方式應對“嚴寒”。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經向相關行業和部門了解后得知,東北地區在此次沖擊中更受傷,迫使所有水泥企業集體停窯4個月,創下歷史之最。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更是發文疾呼,“中國水泥行業的產能過剩已不是階段性的過剩了。”

  企業冬季為自保生產銷售全關停

  遼寧省本溪市建筑商楊先生告訴記者,每年的冬天都是他最鬧心的時候,不是因為沒有工程可干,而是因為哪里也買不到水泥,“遼寧這地方就這樣,每到冬天水泥企業就集體停產,花錢都沒處買去。有些資金雄厚的大企業可以在秋季囤積,但我們這些勢力單薄的民營企業哪有那么多資金?每到冬季就只能跟著停工,都連續好幾年了,今年竟然停產了4個月,你說這日子可咋過?”帶著楊先生的問題,記者先后走訪遼陽市、本溪市、丹東市等多家大型水泥企業,果然如楊先生所說——全部停產。

  一家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水泥產能過剩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前些年東北企業不懂得自保,惡性競爭使很多企業走向破產的邊緣。為了生存,東北企業開始效仿南方搞起“協同停磨”, 即到了冬季所有企業把水泥磨關掉,只生產熟料,等到來年再集體投放市場。這樣操作果然奏效,2012年在整個建材行業處于低迷狀態,東北水泥行業卻逆勢上揚,價格始終維持在450—500元/噸的水平。為了進一步鞏固戰果,東北水泥企業決定從2012年12月1日開始,進行長達4個月停窯檢修,一直到今年3月31日恢復生產。而與往年不同的是此次停窯檢修不只是停磨,而是將整個生產線都停了,既停磨也停窯。

  “三巨頭”領銜封窯東北半數水泥停供

  雖然東北地區水泥企業眾多,但生產能力最為強大的只有三家,即北方水泥、亞泰集團、冀東水泥。據官方統計顯示,東北三省共計水泥熟料產能10010萬噸,而北方水泥在東北擁有24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合計水泥熟料產能2254萬噸;亞泰集團在東北擁有21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合計水泥熟料產能2015萬噸;冀東水泥在東北擁有6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合計水泥熟料產能741萬噸。三家企業共計水泥熟料產能5010萬噸,占到了整個東北水泥熟料產能的5成。僅這三家水泥企業整個冬季就能生產1670萬噸熟料,折合水泥產量為2590萬噸,而全東北則是5180萬噸水泥。

  據相關行業媒體報道,“三巨頭”為了捍衛同盟原則推出了“三把鎖”方案。即三家企業都在窯爐運行的中控室里上了三把鎖,鎖上分別貼著“冀東”、“亞泰”、“北方”的字樣和企業負責人的簽名標簽,并貼在鑰匙孔部位。只有三家企業負責人同時到場,才能重新啟動生產。

  據業內人士透露,其實集體停窯限價早已是水泥行業公開的秘密。早在多年前,江浙地區率先發起行業自保戰略,每年都要集體停窯數次。隨后,河北、山東等地也先后掀起了集體停產限價的風潮。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