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多地再現“投資沖動” 水泥等行業存隱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1-1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新華網
核心提示:多地再現“投資沖動” 水泥等行業存隱憂
  26歲的李偉是武漢一名地鐵建設工人,幾天前,當地一份報紙的頭版頭條吸引了他的注意。這篇報道說,武漢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已通過初步設計,預計4月份將會開工,此外武漢今年還將同步建設8條軌道交通線路。李偉默默念叨著:又要大忙了。 

  今年年初,武漢這個中國中部特大城市的市長唐良智宣布,2013年將投資超過1300億元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這個數據相比2012年的647億元翻了一番。 

  在武漢的當地媒體上,“邁入萬億GDP俱樂部”的報道隨處可見。去年,該市的地區生產總值(GDP)預計突破8000億元。為此,武漢確定今年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12%以上,GDP保底會達到9500億元,稍微加把勁,突破萬億元的目標就可以實現。 

  地處中國東北的哈爾濱市,在去年GDP增長約10%的基礎上,同樣將今年的增長目標設定在12%。市長宋希斌說,今年將是哈爾濱產業大引進、投資大增加、項目大開工的重要一年,將實施省市重點產業項目240個,完成投資600億元。 

  像武漢、哈爾濱一樣,天津、合肥、南昌等城市也不約而同地將今年的GDP目標設定在12%左右。與此同時,投資仍受到倚重,多個城市的預期完成投資總額占到GDP總量一半,甚至更多。 

  眾多地區大規模投資刺激經濟的計劃,引發此舉可能帶來通貨膨脹的擔憂。武漢市一家銀行的職員秦夏說,去年全國CPI上漲2.6%,新年頭一個月,武漢當地菜市場的瘦肉和蔬菜每斤漲價近1塊錢,如果繼續進行“投資刺激”,貨幣流通量加大難免導致物價繼續上漲。 

  許多經濟學界人士也對不少地方政府新一輪的“投資沖動”表示憂慮,他們認為中國經濟長期以來就面臨結構失衡問題,很多省市在過去5年甚至2年內就實現GDP翻番,如果繼續加大投資,將使原本就阻力重重的經濟“轉方式、調結構”舉措落實起來“難上加難”。 

  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指出,中國經濟的問題是投資率過高,如果再次啟動投資刺激政策無異于飲鴆止渴,雖然可以拉動鋼鐵、水泥等行業需求,但是這種需求并非真正的市場需求,過剩產能與超前投資可能形成惡性循環。 

  正是基于此,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加注重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此,中國已經有不少地方和城市調低了GDP增長預期。 

  中國社科院特聘教授石尚柏表示,中西部地區發展階段性差異較大,對于經濟總量已達一定規模的地區,以優化經濟結構,提升發展質量為主的投資是切合實際的;而經濟相對落后的省市,則需要依靠對基礎設施的投資,來為經濟持續增長奠定基礎,為擴大內需提供不竭動力。 

  “地方政府盲目擴大投資可能帶來的風險,但同時這些基礎設施投資將是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個新起點?!比A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國華建議,“地方政府應該少干預市場,少對市場投放或回收大量資本,而是以政策引導為主,減免稅費負擔,形成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真正發揮民間資本的作用,讓經濟擁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div>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