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二環路光華下穿隧道北側施工現場看到,首個船槽段完成澆筑的承臺矗立在下穿隧道口。據悉,該節點建成后將形成三層立體交通體系,達到16條車道的通行能力。
此外,記者了解到,目前,二環路西半環EPC3標段主線樁基完成了583根,完成比例為60%;排洪渠樁基完成476根,完成比例90%;承臺澆筑完成77個,完成比例為23%;墩柱和蓋梁各完成18個,完成比例都為6%;預制小箱梁完成206片,完成比例16%。此外,道路硬化51000平方米,完成比例為71%。
光華下穿 將形成三層立體交通體系
記者近日來到光華大道下穿隧道的施工現場,發現整個下穿隧道南北兩側都被藍色圍板遮擋著,原本雙向六車道的下穿隧道,目前內外側各留有一根車道。來往車輛通過隧道內兩根車道及兩側輔道通行。走進光華大道下穿隧道北側的施工現場,里面卻是機器轟鳴,近百名工人同時施工,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完成澆筑的首個承臺矗立在下穿隧道口,只見這個承臺與二環主線承臺不一樣,二環路主線承臺基本與地面平行,而這個承臺卻在地面以上。據悉,該承臺長6米,寬8米,離地高約2米,承臺外邊包著塑料薄膜進行養護,幾名施工人員站在承臺上進行墩柱鋼筋捆扎。在首個承臺北側,十余名施工人員正在對第二個承臺進行關模作業,如果關模順利將在當晚和今天進行澆筑。
“目前下穿隧道兩頭船槽部分樁基已全部完成,正在全力推進承臺建設,整個區域預計澆筑17個承臺,其中下穿隧道兩頭船槽部分共15個承臺。”二環路西半環EPC3標段施工方中國航九相關負責人張建霖介紹說,整個下穿隧道全長449米,位于二環路道路中心線位置。在此次改造中,光華村路口將新建高架橋并上跨下穿隧道。
走進外側下穿隧道里面,記者看到兩組施工人員正在隧道側板上打孔,為下一步植筋做準備。張建霖告訴記者,二環路高架橋將從下穿隧道上方跨過,為了保證該節點能夠承受住高架橋重量,將在隧道內修建兩個長6.25米、高5.4米、寬8米的“大型混凝土構造實體”。“首先在隧道底板、側板、頂板進行鉆孔并植入鋼筋,然后通過密集的鋼筋支架進行實體筑造。”屆時,該實體將占用兩側各一根車道,并與隧道頂板連接。在頂板之上,將對現有路面層進行鏟除,并在頂板之上修建承臺、墩柱、蓋梁等,以此來支撐二環路雙快高架橋從此經過。“經過專家的精心測算,兩個混凝土構造實體,完全能夠承受高架橋的重量。”
記者了解到,在修建了兩個巨型實體之后,原來雙向6車道的下穿隧道將“瘦身”為雙向4車道,成為輔道,而下穿隧道上方雙向6車道的主線高架(含快速公交2車道)將成為通行主道路。另外,由于很多大件運輸需要從該路段通行,在路口處同時還預留了12米寬的大件通道。該節點建成后將形成三層立體交通體系,達到16條車道的通行能力。
清水河大橋10月10日開始頂升施工
記者近日在二環路清水河立交橋節點看到,靠近二環路外側的外幅橋梁已經完全封閉,而外幅橋梁的上下引橋段的擋墻已經拆除完畢。
“目前,我們正在對橋下的承臺進行預先開挖及地下管線的探查工作,為10月10日外幅橋梁的頂升施工做前期準備。”張建霖表示,橋梁頂升是一個復雜的施工,首先要對橋臺下的承臺進行開挖,在內外側進行補樁,并對其加大加寬。“承臺處理完,形成一定強度后,才能在承臺上進行頂升鋼管支架的搭設。最后在支架上固定千斤頂。預計整個頂升工作需要5至6個月時間。橋梁真正頂升則相對較快,一天大概可以頂升幾十厘米。據介紹,整個清水河大橋需進行頂升的面積達到4425平方米,頂升后與現有橋面相比,坡度變化最大將達到6.2%。此外,除了進行主梁整體頂升外,還將在引橋拆除區域進行樁基、承臺、墩柱蓋梁的施工,然后將頂升后的清水河大橋與二環路主線高架橋相連。
“在10月10日進行橋梁頂升施工前,我們將會在10月8日對該節點的交通進行疏導改線。”張建霖告訴記者,屆時內幅橋梁也將進行封閉,雙向車輛將通過兩側輔道通行。
張建霖告訴記者,該標段由于前期受到模板加工的制約,施工進度相比其他標段稍顯緩慢。“西半環EPC3標段異形墩柱較多,有倒F形墩、傘形墩、M形墩,而這些異形墩柱的模板都需要單獨加工,且每一套模板都在80噸以上。”據介紹,按照計劃,整個標段預計需要119套模板,目前進場的僅有30多套。
“考慮到模板加工量大、難度大,我們聯系了重慶、武漢、長沙等數家模板廠家共同加工。”張建霖表示,剩余80多套將在10月份陸續到場,屆時將采取到場一套施工一套的方式,力爭在11月份追趕上其他標段的進度。此外,記者了解到,下個月光華下穿隧道兩側和羊西立交至峨眉山大酒店區域的墩柱蓋梁也將進行首次箱梁吊裝。
此外,記者了解到,目前,二環路西半環EPC3標段主線樁基完成了583根,完成比例為60%;排洪渠樁基完成476根,完成比例90%;承臺澆筑完成77個,完成比例為23%;墩柱和蓋梁各完成18個,完成比例都為6%;預制小箱梁完成206片,完成比例16%。此外,道路硬化51000平方米,完成比例為71%。
光華下穿 將形成三層立體交通體系
記者近日來到光華大道下穿隧道的施工現場,發現整個下穿隧道南北兩側都被藍色圍板遮擋著,原本雙向六車道的下穿隧道,目前內外側各留有一根車道。來往車輛通過隧道內兩根車道及兩側輔道通行。走進光華大道下穿隧道北側的施工現場,里面卻是機器轟鳴,近百名工人同時施工,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完成澆筑的首個承臺矗立在下穿隧道口,只見這個承臺與二環主線承臺不一樣,二環路主線承臺基本與地面平行,而這個承臺卻在地面以上。據悉,該承臺長6米,寬8米,離地高約2米,承臺外邊包著塑料薄膜進行養護,幾名施工人員站在承臺上進行墩柱鋼筋捆扎。在首個承臺北側,十余名施工人員正在對第二個承臺進行關模作業,如果關模順利將在當晚和今天進行澆筑。
“目前下穿隧道兩頭船槽部分樁基已全部完成,正在全力推進承臺建設,整個區域預計澆筑17個承臺,其中下穿隧道兩頭船槽部分共15個承臺。”二環路西半環EPC3標段施工方中國航九相關負責人張建霖介紹說,整個下穿隧道全長449米,位于二環路道路中心線位置。在此次改造中,光華村路口將新建高架橋并上跨下穿隧道。
走進外側下穿隧道里面,記者看到兩組施工人員正在隧道側板上打孔,為下一步植筋做準備。張建霖告訴記者,二環路高架橋將從下穿隧道上方跨過,為了保證該節點能夠承受住高架橋重量,將在隧道內修建兩個長6.25米、高5.4米、寬8米的“大型混凝土構造實體”。“首先在隧道底板、側板、頂板進行鉆孔并植入鋼筋,然后通過密集的鋼筋支架進行實體筑造。”屆時,該實體將占用兩側各一根車道,并與隧道頂板連接。在頂板之上,將對現有路面層進行鏟除,并在頂板之上修建承臺、墩柱、蓋梁等,以此來支撐二環路雙快高架橋從此經過。“經過專家的精心測算,兩個混凝土構造實體,完全能夠承受高架橋的重量。”
記者了解到,在修建了兩個巨型實體之后,原來雙向6車道的下穿隧道將“瘦身”為雙向4車道,成為輔道,而下穿隧道上方雙向6車道的主線高架(含快速公交2車道)將成為通行主道路。另外,由于很多大件運輸需要從該路段通行,在路口處同時還預留了12米寬的大件通道。該節點建成后將形成三層立體交通體系,達到16條車道的通行能力。
清水河大橋10月10日開始頂升施工
記者近日在二環路清水河立交橋節點看到,靠近二環路外側的外幅橋梁已經完全封閉,而外幅橋梁的上下引橋段的擋墻已經拆除完畢。
“目前,我們正在對橋下的承臺進行預先開挖及地下管線的探查工作,為10月10日外幅橋梁的頂升施工做前期準備。”張建霖表示,橋梁頂升是一個復雜的施工,首先要對橋臺下的承臺進行開挖,在內外側進行補樁,并對其加大加寬。“承臺處理完,形成一定強度后,才能在承臺上進行頂升鋼管支架的搭設。最后在支架上固定千斤頂。預計整個頂升工作需要5至6個月時間。橋梁真正頂升則相對較快,一天大概可以頂升幾十厘米。據介紹,整個清水河大橋需進行頂升的面積達到4425平方米,頂升后與現有橋面相比,坡度變化最大將達到6.2%。此外,除了進行主梁整體頂升外,還將在引橋拆除區域進行樁基、承臺、墩柱蓋梁的施工,然后將頂升后的清水河大橋與二環路主線高架橋相連。
“在10月10日進行橋梁頂升施工前,我們將會在10月8日對該節點的交通進行疏導改線。”張建霖告訴記者,屆時內幅橋梁也將進行封閉,雙向車輛將通過兩側輔道通行。
張建霖告訴記者,該標段由于前期受到模板加工的制約,施工進度相比其他標段稍顯緩慢。“西半環EPC3標段異形墩柱較多,有倒F形墩、傘形墩、M形墩,而這些異形墩柱的模板都需要單獨加工,且每一套模板都在80噸以上。”據介紹,按照計劃,整個標段預計需要119套模板,目前進場的僅有30多套。
“考慮到模板加工量大、難度大,我們聯系了重慶、武漢、長沙等數家模板廠家共同加工。”張建霖表示,剩余80多套將在10月份陸續到場,屆時將采取到場一套施工一套的方式,力爭在11月份追趕上其他標段的進度。此外,記者了解到,下個月光華下穿隧道兩側和羊西立交至峨眉山大酒店區域的墩柱蓋梁也將進行首次箱梁吊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