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市新型墻體材料、散裝水泥“十二五”發展規劃日前通過評審。根據規劃,到2015年,蕪湖市新型墻材總產量將達到55億標塊,應用比例100%;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形成“三位一體”的產業發展格局,成為蕪湖市推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的有力抓手。
“十二五”期間,蕪湖市將堅持轉型升級與淘汰落后產能相結合的原則,加大行業監管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新型墻材標準化建設,推進企業技術進步,推動新型墻材和散裝水泥產品結構、技術結構、資源能源結構等全面轉型提升。淘汰年產規模小于6萬立方米的混凝土砌塊企業,重點支持30萬立方米以上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企業;積極鼓勵自保溫、節能型新墻材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嚴格預拌混凝土的設立審批制度,注重由量的增長轉向質的突破;加快配套產品如現場小型機具、吊掛件、物流運輸設備等,鼓勵相關企業向資源綜合利用型轉型。根據規劃,到2015年,全市新型墻材總產量將達55億標塊,散裝水泥供應量達350萬噸,預拌混凝土供應量達850萬立方米,預拌砂漿供應量達150萬噸,滿足建筑市場對新型建材的多元化需求。
據悉,“十一五”期間,蕪湖市新型墻材產量累計103.28億標塊,折合節地1.7萬畝,節能64.03萬噸標煤,減少SO2廢氣排放1.41萬噸。散裝水泥供應量累計629.38萬噸,經折算節約優質木材207.69萬m3,節約標煤5.84萬噸,減少粉塵排放2.4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24萬噸,實現綜合經濟效益2.22億元。
“十二五”期間,蕪湖市將堅持轉型升級與淘汰落后產能相結合的原則,加大行業監管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新型墻材標準化建設,推進企業技術進步,推動新型墻材和散裝水泥產品結構、技術結構、資源能源結構等全面轉型提升。淘汰年產規模小于6萬立方米的混凝土砌塊企業,重點支持30萬立方米以上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企業;積極鼓勵自保溫、節能型新墻材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嚴格預拌混凝土的設立審批制度,注重由量的增長轉向質的突破;加快配套產品如現場小型機具、吊掛件、物流運輸設備等,鼓勵相關企業向資源綜合利用型轉型。根據規劃,到2015年,全市新型墻材總產量將達55億標塊,散裝水泥供應量達350萬噸,預拌混凝土供應量達850萬立方米,預拌砂漿供應量達150萬噸,滿足建筑市場對新型建材的多元化需求。
據悉,“十一五”期間,蕪湖市新型墻材產量累計103.28億標塊,折合節地1.7萬畝,節能64.03萬噸標煤,減少SO2廢氣排放1.41萬噸。散裝水泥供應量累計629.38萬噸,經折算節約優質木材207.69萬m3,節約標煤5.84萬噸,減少粉塵排放2.4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24萬噸,實現綜合經濟效益2.2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