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日,湖南婁底市四家民營混凝土公司聯名向當地市政府發了一封舉報信。舉報信稱,婁底市中起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起混凝土”)在沒有規劃、環評的條件下,強行開工,甚至在城管局查封后拆毀封條復工。
“中起混凝土有限公司是三一重工的下屬公司。”婁底市經信委主任聶斌全證實道,當初市政府叫停這家企業施工,是因為一來中起混凝土上馬引發了眾多民企的反對,二來是因為這家企業自身的手續不完備。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中起混凝土是在2010年6月24日注冊,注冊資本400萬元,法定代表人邱志波。
2010年6月18日,三一重工全資子公司——婁底市中興液壓件有限公司向婁底市經濟開發區遞交了一份《關于申請攪拌設備用地的請示》。其中稱,“為了配合三一重工攪拌設備市場開發需要,滿足三一重工基建項目的婁底砼供應需求,公司決定租用婁底市銀華冶金公司21畝土地,作為公司調試試驗基地。公司擬投資2000萬元。”
8月5日,婁底市中興液壓件公司在給市政府一份報告中稱,“公司決定在婁底市建設一個年產60萬立方米砼攪拌試驗基地”……“該公司注冊名為中起混凝土,法人代辦為我公司基建總部副總經理邱志波先生,前期擬投資2000萬元。”
然而,三一重工的試驗基地卻遭到了婁底市港城混凝土有限公司、華威混凝土混凝土有限公司、金剛混凝土有限公司、九華混凝土有限公司的聯名反對。
四家企業認為,婁底市混凝土產能嚴重過剩,目前已存在相互壓價的惡性競爭局面。即將上馬的中起項目就產能而言,已屬婁底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如果有一家如此規模的企業進入,整個市場必將受到嚴重的沖擊。
根據婁底市經信委于2010年8月25日下發的2010第27號文件《關于在婁底城市規劃區內不宜再新建混凝土攪拌站的意見》顯示,“目前婁底市已有6家生產企業,擁有生產線12條,年生產能力可達600萬立方米以上。據建設部門調研了解,婁底中心城區在建項目年混凝土需求量在130萬方左右,2009年城區6家企業銷售僅107.5萬立方米。企業的實際產能大部分沒有發揮出來,產能已嚴重過剩。”2009年,婁底市政府曾下發了“關于加快城市預拌混凝土推廣使用的通知”(婁政辦函16號),文件中明確規定“城區規劃區內2013年前原則上不再規劃選址建設混凝土攪拌站”。但事實上,政府下發的文件、4家民企的呼吁,并沒能阻止中起混凝土項目在未辦理規劃、環評的情況下強行開工。
8月27日婁底市中起混凝土還向婁底市申請,“因三一集團總部在婁底進行擴產投資的計劃需盡快啟動,中起混凝土必須在2010年10月18日前投產”……“請求市政府領導批準我司先啟動工地建設,并協調我司在本年度9月5日前確保完成相關手續的辦理。”
2010年8月15日,舉報三一重工的上述企業看到,中起混凝土在政府部門責令其停工的前提下仍繼續施工,便將八臺三一重工牌攪拌車堵住其工地大門。
據當時的目擊者說,數百名身穿“三一”服裝,手拿棍棒、鋼管的三一員工從近在咫尺的三一重工子公司、中興液壓件公司沖出,將這些車輛全部砸壞,甚至現場的干警一度也是紛紛躲閃。
9月13日,記者在中起混凝土施工現場看到,城管局封條已被撕毀,建筑人員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
三一是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商、中國企業500強、工程機械行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最強企業。10多年前,為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三一重工從婁底搬遷長沙,如今三一重工將在婁底投資一個產值達80億元的全國最大液壓油缸生產基地。
顯然,正是三一重工在湖南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婁底有著如此大規模的投資,才讓婁底政府左右為難。如果批了中起的項目,就與政府此前的文件相抵觸;若不批,中起公司又說會耽誤數十億的投資進程。
記者多方聯系中起混凝土董事長邱志波,但始終未有回應。
混凝土易凝固的特性決定了銷售半徑只能在市區。2010年以來,各企業惡性競爭,產品低于成本銷售,各公司被迫墊資額度越來越高,部分施工單位卻利用產能過剩而不斷壓價,企業面臨著虧損破產的危險。
婁底四家企業的董事長表示,2010年上半年,婁底市6家企業虧損超過700萬元。如今不僅政府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他們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驗。
“中起混凝土有限公司是三一重工的下屬公司。”婁底市經信委主任聶斌全證實道,當初市政府叫停這家企業施工,是因為一來中起混凝土上馬引發了眾多民企的反對,二來是因為這家企業自身的手續不完備。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中起混凝土是在2010年6月24日注冊,注冊資本400萬元,法定代表人邱志波。
2010年6月18日,三一重工全資子公司——婁底市中興液壓件有限公司向婁底市經濟開發區遞交了一份《關于申請攪拌設備用地的請示》。其中稱,“為了配合三一重工攪拌設備市場開發需要,滿足三一重工基建項目的婁底砼供應需求,公司決定租用婁底市銀華冶金公司21畝土地,作為公司調試試驗基地。公司擬投資2000萬元。”
8月5日,婁底市中興液壓件公司在給市政府一份報告中稱,“公司決定在婁底市建設一個年產60萬立方米砼攪拌試驗基地”……“該公司注冊名為中起混凝土,法人代辦為我公司基建總部副總經理邱志波先生,前期擬投資2000萬元。”
然而,三一重工的試驗基地卻遭到了婁底市港城混凝土有限公司、華威混凝土混凝土有限公司、金剛混凝土有限公司、九華混凝土有限公司的聯名反對。
四家企業認為,婁底市混凝土產能嚴重過剩,目前已存在相互壓價的惡性競爭局面。即將上馬的中起項目就產能而言,已屬婁底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如果有一家如此規模的企業進入,整個市場必將受到嚴重的沖擊。
根據婁底市經信委于2010年8月25日下發的2010第27號文件《關于在婁底城市規劃區內不宜再新建混凝土攪拌站的意見》顯示,“目前婁底市已有6家生產企業,擁有生產線12條,年生產能力可達600萬立方米以上。據建設部門調研了解,婁底中心城區在建項目年混凝土需求量在130萬方左右,2009年城區6家企業銷售僅107.5萬立方米。企業的實際產能大部分沒有發揮出來,產能已嚴重過剩。”2009年,婁底市政府曾下發了“關于加快城市預拌混凝土推廣使用的通知”(婁政辦函16號),文件中明確規定“城區規劃區內2013年前原則上不再規劃選址建設混凝土攪拌站”。但事實上,政府下發的文件、4家民企的呼吁,并沒能阻止中起混凝土項目在未辦理規劃、環評的情況下強行開工。
8月27日婁底市中起混凝土還向婁底市申請,“因三一集團總部在婁底進行擴產投資的計劃需盡快啟動,中起混凝土必須在2010年10月18日前投產”……“請求市政府領導批準我司先啟動工地建設,并協調我司在本年度9月5日前確保完成相關手續的辦理。”
2010年8月15日,舉報三一重工的上述企業看到,中起混凝土在政府部門責令其停工的前提下仍繼續施工,便將八臺三一重工牌攪拌車堵住其工地大門。
據當時的目擊者說,數百名身穿“三一”服裝,手拿棍棒、鋼管的三一員工從近在咫尺的三一重工子公司、中興液壓件公司沖出,將這些車輛全部砸壞,甚至現場的干警一度也是紛紛躲閃。
9月13日,記者在中起混凝土施工現場看到,城管局封條已被撕毀,建筑人員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
三一是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商、中國企業500強、工程機械行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最強企業。10多年前,為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三一重工從婁底搬遷長沙,如今三一重工將在婁底投資一個產值達80億元的全國最大液壓油缸生產基地。
顯然,正是三一重工在湖南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婁底有著如此大規模的投資,才讓婁底政府左右為難。如果批了中起的項目,就與政府此前的文件相抵觸;若不批,中起公司又說會耽誤數十億的投資進程。
記者多方聯系中起混凝土董事長邱志波,但始終未有回應。
混凝土易凝固的特性決定了銷售半徑只能在市區。2010年以來,各企業惡性競爭,產品低于成本銷售,各公司被迫墊資額度越來越高,部分施工單位卻利用產能過剩而不斷壓價,企業面臨著虧損破產的危險。
婁底四家企業的董事長表示,2010年上半年,婁底市6家企業虧損超過700萬元。如今不僅政府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他們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