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30年我國建材行業抵御風險能力大大增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5-15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天津日報
核心提示:30年我國建材行業抵御風險能力大大增強
  改革開放30年,也是中國建材工業迅猛發展的30年。30年來,建材工業解放思想,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先進生產力獲得極大發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體制不斷創新,活力不斷增強,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進入新世紀,建材行業加快結構調整的進程,促進了建材工業的全面發展,生產技術水平不斷進步,產品產量不斷提高,其中,水泥工業由于實現了“低投資、國產化”,新型干法工藝得到了迅速推廣,2004年至2007年,其生產能力年均新增1億多噸,2007年新型干法水泥產量占水泥總產量的比重達到54%。石膏板自1978年第一次從國外引進了年產2000萬平方米紙面石膏板生產線開始,經過近30年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年產能已達10億平方米。目前,我國建材行業正以調整產業結構和節能減排為突破口,大力推廣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沿著新型工業化道路大步前進。其中,大批資金實力雄厚的建材企業也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努力,改進工藝技術、提高產量,中國建材、金隅集團、海螺水泥、太行水泥、泰山石膏、可耐福石膏板(天津)等均是其中的領先企業。

  在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平,集美觀與多功能為一體的標志性建筑的建設中,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場館鳥巢、水立方的建設,國家大劇院、中央電視臺新址、國貿三期、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的建設,許多建材廠商都積極參與。中建材旗下的北新建材集團、可耐福石膏板(天津)、北京金隅、太行水泥、鷹牌陶瓷、金意陶瓷等多家建材供應商的產品都應用其中。美麗而現代化的體育場館及其他標志性建筑向世界展示了高速發展的中國,展示了高速發展的中國建筑業,同時,也是中國建材行業的飛速發展的寫照。

  30年來,建材行業中形成了多元化投資格局,在中國建材、北京金隅、山東山水等一批技術領先、實力雄厚的國內領軍企業的帶領下,各地民營企業、合資企業迅速發展,如拉法基瑞安、江蘇華爾潤、可耐福(天津)、廣東南玻、河北惠達以及廣東新明珠、廣東東鵬等企業。

  30年來,建材行業已發展成為最具內需拉動力的重要產業,建材科技的不斷創新,新工藝、新產品的不斷涌現,在不斷刺激人們的購買需求、改善生活品質的同時,也有效地帶動了鋼材、水泥、玻璃、陶瓷、石膏板等上游原材料產業及家具、紡織、家電、裝飾裝修等下游產業的大發展。由此也帶來了對就業的巨大推動作用。據測算,目前,我國建材領域從業人員約為2000萬人,行業以其極強的社會勞動力吸納優勢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我國建材行業已走出了一條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之路。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