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南水北調天津段澆筑成型首節混凝土輸水箱涵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4-0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北方網
核心提示:南水北調天津段澆筑成型首節混凝土輸水箱涵
  4月1日10時整,隨著最后一倉混凝土的注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天津干線天津市境內段工程第一節鋼筋混凝土輸水箱涵澆筑完畢,這標志著本市南水北調天津干線輸水箱涵主體工程建設進入新高潮。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長1432公里,在河南、河北2省境內采用新開明渠型式輸水并與交叉的河渠立交,北京段為地埋輸水管道和輸水管涵;天津干線采用全封閉的地埋式鋼筋混凝土箱涵輸水。箱涵內外環境相互隔絕,可有效保證工程輸水安全和水質、水量的長期穩定。此次澆筑成型的為2孔3.6米×3.6米有壓輸水箱涵,長度為15米,位于西青區楊柳青鎮天津干線工程穿越子牙河后以西50米處。截至目前,本市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心受中線干線工程項目法人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的委托負責建設管理的天津干線天津市1段工程,已累計完成土方開挖170萬立方米,基槽成型1986米;累計澆筑混凝土8905立方米,制作安裝鋼筋1053噸。由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直接負責建設管理的天津干線天津市2段工程的建設也在緊張進行。

  據了解,為高水平、高質量建設天津干線工程量,保證工程建成后運行安全,市南水北調辦公室在要求各參建單位大力加強常規建設管理工作的同時,先后委托有關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結合天津干線本市境內段工程建設實際,根據本市南水北調工程的實際需要,開展了多項技術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已經在天津干線箱涵工程建設中得到應用。特別是被國務院南水北調專家委員會的審查專家稱為“在水利工程上具有創新性的科研成果”的大摻量磨細礦渣混凝土技術,通過應用合理的混凝土配比以及與之配套的施工方法,經濟、高效地解決了天津干線工程遇到的混凝土骨料堿硅酸反應和地下水硫酸鹽對混凝土侵蝕問題,將使天津干線工程混凝土輸水箱涵耐久性得到明顯提高。此外,箱涵變形縫止水快速檢測設備、混凝土箱涵模板臺車技術等新技術、新工藝也將在天津干線工程建設中得到廣泛應用。這些創新將為本市建設南水北調優質工程、精品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據介紹,市南水北調辦公室將組織各參建單位以此次首節箱涵澆筑成型為契機,進一步增強建好本市南水北調工程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帶領全體參建職工繼續發揚“5+2”、“白+黑”的工作精神,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節奏,提高工作效率,嚴把工程質量關、安全生產關,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地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確保工程按計劃建成并發揮效益,同時也為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為實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保增長、渡難關、上水平”的總體部署,為天津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以及推動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做出應有的貢獻。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