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成都:監理未簽字 建材設備不準用于施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12-15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成都日報
核心提示:成都:監理未簽字 建材設備不準用于施工 
  隨著災后重建建設項目的大量啟動,建材產品的需求量大,來源多,質量良莠不齊。建材產品的質量關系到建設工程的安全、功能,更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及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為進一步加強進入施工現場建材產品質量監管,杜絕不合格建材產品應用到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程中,市建委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地震災后重建進入施工現場建材產品質量監管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監理工程師沒簽字 建材設備不得使用

  《通知》明確,按照合同約定,由建設單位采購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建設單位應當保證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符合設計文件和合同要求;按照合同約定,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由工程承包單位采購的,發包單位不得指定承包單位購入用于工程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或者指定生產廠、供應商。建設單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單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

  設計單位在設計文件中選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應當注明規格、型號、性能等技術指標,其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除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材料、專用設備、工藝生產線等外,設計單位不得指定生產商、供應商。

  另外,監理工程師應加強對進入施工現場建材產品的驗收確認,未經監理工程師簽字,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或者安裝,施工單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檢測機構發現不合格 24小時內要上報

  工程質量檢測工作是工程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和技術支撐,為確保災后恢復重建工程質量安全,促使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順利實施,為災后重建工程質量的評定、驗收備案提供準確、科學的依據,《通知》要求各級地震災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采取切實有力措施指導幫助當地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盡快恢復其檢測技術能力,盡早恢復正常工作。

  《通知》提出,各類工程質量檢測機構應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出具有見證取樣檢測報告,并在檢測報告上加蓋有見證取樣送檢章。檢測機構對其出具的檢測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檢測機構不得更改檢測數據或者在檢測中弄虛作假,不得違反相關規定出具檢測報告。檢測機構發現檢測項目結果不合格,應在24小時內上報工程項目的質量監督站及工程項目的相關人員,工程質量監督站應立即進行調查處理。對有見證取樣送檢結果不合格的,除有關標準規范明確規定可進行復檢的項目外,嚴禁將同一批次的樣品重復取樣送檢;對重復送檢的,檢測機構不得受理。

  施工現場建材有問題將向社會曝光

  針對建材產品監督管理到鎮不到村,對公(房)不對私(房)的現象,《通知》要求按照城鄉統籌的原則,整合監管資源,充實加強村鎮建設建材產品監管力量,從人力、物力、財力上向村鎮傾斜。要建立村鎮建設質量安全抽查與定點監督檢查制度,各鄉鎮應確定農房建設管理人員,分片區具體負責自建農房的建材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指導,從上到下建立起適應村鎮建設建材產品量大面廣點多的管理體系。在日常的巡查和抽查工作中,發現不合格建材產品的,要立即進行調查處理,追溯源頭,和相關部門聯合,將不合格建材產品清除出本地市場,并對相關責任單位和人員進行處理。

  《通知》要求各級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要加大進入施工現場建材產品巡查、抽查力度,對使用不合格建材產品的相關責任單位和人員,要按照相關條例予以處罰;造成建設工程質量不符合規定的質量標準的,負責返工、修理,并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同時將檢查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的生產企業、銷售企業移交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嚴處。要建立進入施工現場建材產品質量問題公開投訴舉報制度,加強社會監督、加強輿論監督,對進入施工現場的不合格建材產品相關責任單位和個人要通過媒體向社會曝光。本報記者 袁弘

  新聞鏈接

  用建筑廢渣造建材 已產標磚170萬匹

  (記者 袁弘) 一張“大嘴”將地震中產生的建筑廢渣吃進“肚子”,吐出來一塊塊標準的方磚……記者昨日獲悉,日前在川蘇都江堰科技產業園落戶的該條建筑垃圾回收綜合利用示范生產線,已生產標磚170萬匹,實現銷售收入70萬元,目前被列入國家發改委2008年第八批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項目。

  “這是目前四川利用建筑廢渣生產環保建材的最大項目,也是我市首條利用震后建筑廢渣生產建材的生產線。”成都市建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整個生產過程只需5個步驟:初步清理分揀出可回收鋼筋;破碎成骨料;篩分骨料形成合格的建材原料;添加水泥、粉煤灰等鑄壓成型。最快時,生產線上的一套破碎機一個小時能“吃掉”100噸建筑垃圾。據悉,該廠目前一期配套一條年生產混凝土制品7萬立方米,折合標磚5000萬匹的生產線,總投資約1400萬元,年產值可達1500萬元,日前全面投產,生產出的建筑材料達到了國家標準,可用于災后重建。年產混凝土制品按修建磚混結構建筑每平方米需要300—350匹再生料標磚計算,可建設磚混結構農房約15萬平方米;按修建框架結構建筑每平方米折合標磚100匹計算,可建設約50萬平方米建筑。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