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作為全國第一批禁止現場攪拌砂漿的10個城市之一,加快步伐從“水泥大市場、散裝小市場”向“水泥大市場、散裝大市場”轉化。據常州市散裝水泥辦公室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水泥平均散裝率達到77.58%,比去年同期增加26個百分點。全市水泥總產量794.57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12.79%;散裝水泥供應量606.24萬噸,完成省計劃的56.66%,比去年同期增加160.82萬噸,增幅達36.11%,已連續6年增幅超過27%以上。
常州以“淘汰機立窯,扶持干法回轉窯做大做強”為新一輪結構調整方向,對水泥行業實施總量控制、扶大汰小,使行業結構趨向優化。在政府產業政策的引導下,水泥行業合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注意市場化操作,機立窯已基本停產,開始逐步向純干法回轉窯方向過渡。一個以金壇、溧陽為水泥和熟料生產基地,常武地區為粉磨站的框架已經形成,水泥行業結構更趨合理。隨著預拌混凝土的廣泛應用,散裝水泥發展的重點由城市向鄉鎮轉移。
前不久該市下屬金壇、溧陽雙雙通過省級“禁現”考核驗收,成為全省第一批通過考核驗收的縣級市。溧陽市政府今年上半年率先出臺將“禁現”范圍擴大到鄉鎮的文件,成為江蘇省縣級城市中“禁現”范圍擴大到鄉鎮的第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