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高鐵的開工建設,拉開了我國鐵路大規模現代化建設的帷幕。
“‘十一五’期間是大規模鐵路建設最關鍵的階段,建設規模之大、建設標準之高、投資數量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
“十一五”期間,我國鐵路建設總投資將比“十五”期間增加357%;
鐵路現代化建設還將催生融資體制、運營方式和管理體制等諸多方面的變革,并將帶來鐵路系統人員需求數量和結構的巨變。
“京滬高速鐵路僅僅是開始,從今年起到2010年,我國將進入鐵路建設的主要階段。”
“十一五”期間,我國鐵路建設總投資將達12500億元,將建設新線19800公里,其中時速在300公里以上的有5457公里。
“鐵路建設的新高潮不僅是鐵路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因為目前鐵路已經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
“中國鐵路的里程數剛剛實現孫中山先生上世紀二十年代在《建國方略》中提出的鐵路發展規劃的目標。”
“修鐵路不再只是鐵路自己的事情”;
“非常歡迎民資和外資進入鐵路建設領域。但是有原則:客運允許非公資本進入,但不可獨資,而且國資要絕對控股;貨運業務,非公資本不僅可以進入,也可以控股還可以獨資。”
“十一五”是中國鐵路的最大規模建設期
未來5年,鐵路里程新增2萬公里;時速300公里以上的有5457公里;總投資12500億元,比‘十五’期間增加357%。
3月8日,鄭西客運專線開工。
3月9日,工程靜態投資約120億元武廣鐵路客運專線岳陽段全線開工。
3月20日,武廣客運專線武漢段開工建設。
4月18日亞洲最大的鐵路編組站——武漢北鐵路編組站正式開工。
6月前后,投85億元鄭西鐵路客運專線開工。
……
京石、津秦、哈大客運專線以及滬寧、廈深、廣珠和太中銀鐵路等項目目前也正在等待國家批復后,準備今年開工。
記者從鐵道部獲悉,在“十一五”開局的今年,將有13個客運專線項目新開工、續建11個,搞好客運專線建設是大規模鐵路建設的重頭戲。
其中尤其引人關注的是,在4月3日鐵道部宣布,京滬高速鐵路預計年內正式開工、2010年投入運營。
“建設京滬高速鐵路標志著我國大規模鐵路建設的新高潮已經到來。”3月30日,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專訪時表示,除了京滬高鐵以外,《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的其他客運專線也都將陸續投入建設。
“京滬高鐵是其中投資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一項工程。如果京滬成功了,就為其他項目奠定了基礎。”
王勇平提到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是由鐵道部制定、2004年1月7日由國務院批準通過的規劃方案。其中明確了至2020年中國鐵路網中長期建設的目標和任務。根據這一規劃,要建設“四縱”、“四橫”(見示意圖)八條時速在200公里以上的客運專線。
其中,石太、武廣、鄭西、京津城際、廣深港、廣珠城際等客運專線已于去年陸續開工;今年,京石客運專線、津秦城際客運專線、京滬高速鐵路已獲批準立項,目前正在抓緊進行開工前的準備工作。
“加快發展鐵路”已經寫進了我國的“十一五規劃”,這在我國歷次制定的五年計劃中,還是第一次。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在今年年初的全國鐵路工作會議上表示:“‘十一五’期間是大規模鐵路建設最關鍵的階段,建設規模之大、建設標準之高、投資數量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
《中國經濟周刊》從鐵道部發展計劃司了解到,從建設規模上講,“十一五”期間,我國將續轉和新安排鐵路建設項目達200多個,共建設新線將達近2萬公里。2萬公里是個什么概念?
在被稱為“建國以來鐵路建設投資規模最大的時期”的“十五”期間,建設的鐵路新線只有0.7萬公里——這個數字僅是“十一五”規劃的1/3;
而從歷史數據看,1949年之前,中國鐵路里程數為2.1萬公里;截至2005年底,中國鐵路總營業里程為7.5萬公里,這就是說,在未來的5年間,中國鐵路里程新增加量為建國56年以來鐵路建設總里程數的1/3多。
除了數量之大前所未有外,從建設標準上看,“十一五”期間我國將新開客運專線項目28個,共計9800公里,時速在300公里以上的有5457公里;在此之前,直到2003年10月12日,我國才建成并開始運營了第一條客運專線——秦沈客運專線,而時速在300公里以上的鐵路線至今沒有。另外,我國現有鐵路的復線和電氣化率均在30%左右,而鐵道部計劃在2010達到45%以上,2020年達到50%。
在投資規模方面,未來5年的增長速度更為驚人。
“九五”期間鐵路建設總投資比“八五”期間增加了一倍,為2450億元,“十五”期間增加到3500億元,而“十一五”期間我國鐵路建設的總投資將達到12500億元,比“十五”期間增加357%;而到2020年這十五年內,我國鐵路建設總投資額將達到2萬億。
“從今年到2010年是主要的建設階段,而2010年到2020年則主要收尾和鞏固階段,已經基本上不建新線。”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的紀嘉倫教授對“十一五規劃”中的鐵路建設內容如此解讀。
紀嘉倫教授是我國鐵路理論研究領域的專家。他認為,按照目前的規劃,到2020年我國鐵路的運輸能力能夠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主要技術裝備能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此外,記者上周從建設部和鐵道部雙方面獲悉,建設部與鐵道部已于4月14日聯合下發《關于繼續開放鐵路建設市場的通知》,在設計、施工、監理方面增加了多個非鐵路企業可以進入的領域,在政策上進一步放開了鐵路建設市場。比照2004年12月鐵道部下發的《關于進一步開放鐵路建設市場的通知》,鐵路建設市場開放的業務范圍進一步擴大,如時速200公里以下普通鐵路設計工作、鐵路大型旅客站房和房建工程監理工作等。
鐵路建設市場繼續對非鐵路企業的開放,意味著我國鐵路建設將形成新的格局,這一舉措為即將開始的、我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鐵路建設期拉開了帷幕。
國家發改委交通司司長王慶云也指出,以京滬高鐵建設為標志,接下來的五年將是我國鐵路現代化的重要發展期,他認為:京滬高鐵的啟動將為我國鐵路現代化建設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