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漳州市城鄉規劃局了解到,在戰備大橋和正在建的西洋坪大橋之間,漳州市將用一年半的時間,重新“打造”中山橋。新的橋南端橋址不變,北端向西推進200米,與現在的鐘法路相接。建成后的中山橋將成為一座步行休閑橋。
現在的中山橋位于漳州市區南部九龍江上,下游約450米有戰備大橋,上游約1700米有正在修建的西洋坪大橋,市區道路密布。中山橋北段接鐘法路,南端接雙庵路,戰備大橋北端接新華南路,南端接南大道與東環城路相接。自從戰備大橋建成后,片區現狀過江交通以戰備大橋為主,中山橋退讓為輔助性橋梁。
中山橋改建于上世紀20年代初,設計標準低,施工質量差,原設計承載力低,經過近80年的使用,橋梁損壞嚴重,已屬于危橋。而鑒于中山橋兩側居民較為集中,為方便兩岸群眾的日常出行,中山橋的(步行橋)的修建很有必要。目前北端還有著名的中山亭遺址。
據悉,中山橋新橋方案在7月20日的政府會議上并沒有被通過,經過20多天的調整,這才“出爐”。方案總體設計采用八跨連續剛構,全長386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