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川]治理“呆渣” 變廢為寶 重礦渣可制混凝土集料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10-2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四川新聞網-攀枝花日報  作者:劉鯤
核心提示:[川]治理“呆渣” 變廢為寶 重礦渣可制混凝土集料
  ——來自攀枝花環業冶金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報道
  
  作為服務于攀鋼(集團)公司鋼鐵生產系統,緩解攀鋼日益擴大的生產能力與日益減少的廢渣堆放場地之間的矛盾,發展攀鋼循環經濟而迅速發展起來的高新技術企業,攀枝花環業冶金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從2001年成立之初,便將“創業、創優、創新”融入到實現冶金渣資源的綜合利用的實踐中,并通過不斷的探索與研究,逐步使企業邁上了規模化、科學化開發利用冶金渣的嶄新平臺。

  多年來,攀枝花市在發展壯大鋼鐵工業的同時,伴隨產生了數量較多的高爐渣、轉爐鋼渣、鐵水爐外脫硫渣等冶金渣。這其中,高鈦型高爐渣是業內公認的“呆渣”,其綜合處理是業界公認的難題,攀鋼在未對所屬的西渣場進行開發治理前,對高爐渣的利用率更是幾乎為“零”。對此,攀枝花環業冶金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按照攀鋼(集團)公司的統一規劃和安排部署,以實施西渣場開發治理為契機,著手對高爐渣等進行綜合開發和利用。在這期間,環業公司依靠科技進步,針對攀鋼冶金渣“呆”的特點,依據含鈦爐渣的化學惰性,成功開發出了以礦渣碎石、礦渣砂等為代表的礦渣產品,并成功應用于攀枝花城市建設工程及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中,為大規模使用高爐鈦礦渣尋找到了合適的切入點。

  在此基礎上,環業公司為拓展高鈦性高爐渣的資源化應用途徑,提出了對高爐渣的開發利用要遵循“面向市場、依靠科技、循序漸進、滾動開發”的指導思想,進一步從攀鋼含鈦爐渣在建筑行業中的應用研究入手,組織科技人員進行了重礦渣制作混凝土集料、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合材料、復合膠凝材料、小型礦渣空心砌塊和MU15實心免燒磚等新型墻體材料等項研究,又先后成功開發出了高鈦渣復合微粉、礦渣路面磚、普通硅酸鹽水泥、建筑用礦渣磚、光亮劑等10個系列30余種建材產品,形成了鈦礦渣利用的系列產品技術和生產專有技術。

  將高爐渣用于建材產品生產的技術取得突破后,環業公司一改以前重點關注提鈦或直接制作建筑材料的思路,繼續以創新技術手段開辟了利用高爐渣制作其它高附加值產品的“第二戰場”。由該公司研發的高鈦型石油支撐劑項目產品,各項指標均達到行業標準,部分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該項目產品以其獨特的配方,噴霧成型的造粒工藝和在熱處理強化技術方面所具有的獨創性和先進型,得到了國內資深專家的高度評價。目前,該項目產品已被列入四川省名牌推進計劃,并出口到了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

  從2001年到2005年,環業公司依靠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已成長為以處理高爐渣為主,經營高鈦重礦渣系列建材、通用水泥、復合微粉、高鈦型石油壓裂支撐劑以及預拌商品混凝土等跨行業的企業。五年間,共累計處理利用高爐渣2000萬噸,先后成功開發生產出了10大系列20多種礦渣建材產品,累計實現經營總收入4.64億元。近年來,該公司先后被認定為四川省高新技術企業,四川省質量管理先進企業。今年該公司“高鈦礦渣棉產業化技術研究”又被推薦為四川省科技產業推動行動計劃,并獲得四川省創新型培育企業、四川省“AAA”質量信譽等級企業等多個稱號。

  目前,作為攀枝花市最大的礦渣建材產品生產基地,環業公司已形成了年處理利用高爐渣400萬噸、年產礦渣碎石150萬立方米、年產礦渣砂100萬立方米、年產彩色路面磚15萬平方米、年產路沿石10萬塊、年產硅酸鹽砌塊40萬塊、年產普通硅酸鹽水泥30萬噸、年產高鈦石油壓裂支撐劑1萬噸的生產規模,其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攀枝花市的城市道路改造、住宅小區建設、攀鋼三期工程建設等重點工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基于在高爐渣綜合開發利用上所取得的突出成效,2004年6月,市科技局將環業公司的高鈦型高爐渣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作為攀枝花市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專項,掛牌成立了攀枝花市高鈦型高爐渣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今年2月,該中心正式批準升格為四川省高鈦型高爐渣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就為環業公司進一步加快高爐渣綜合利用步伐,繼續開展高爐渣深加工提供了技術支撐,同時也標志著攀鋼對冶金渣的綜合利用從“量”向“質”的成功轉變。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