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上午,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北岸工作豎井平臺上錦旗飄揚、鑼鼓聲聲,ⅡB標正在為北岸豎井基坑即將開挖舉行開工儀式。這是繼8月5日ⅡA標北岸豎井基坑下挖以來,穿黃工地傳來的又一喜訊,此舉標志著由長江設計院設計的穿黃工程北岸豎井,已經全面轉入地下施工階段。 穿黃隧洞為特大型倒虹吸輸水建筑物,隧洞全長4250 m,呈雙線單洞布置。單洞內徑7.0m,外徑8.7m,隧洞中心線間距為28.0m,采用盾構法自北向南掘進。北岸工作豎井為盾構始發井,主要作用是為盾構機、原材料、棄料的運入與運出等提供空間和通道。通過招標由中隧集團和葛洲壩集團組成的“中隧葛聯營體”,及中鐵十六局和水電七局組成的“一六七聯營體”,分別中標上游線隧洞(ⅡA標)和下游線隧洞(ⅡB標)施工。
北岸工作豎井采用地下連續墻加逆作法,鋼筋砼內襯為復合結構豎井支護。豎井內徑16.4m,外徑20.8m,基坑深50.5m,地下連續墻厚1.5m,墻體深度為77.0m,是目前國內基坑地下連續墻深度最深、墻體厚度最大、施工精度要求最高的超深基坑。它不僅具有一般深基坑的特點,而且具有復雜的運行條件和特殊結構特征。工程的地質、荷載、施工等條件的不確定因素,給豎井施工期安全帶來了很大的風險。為了降低施工風險,設計采取了在井外增設自凝灰漿墻、開洞井周邊及基底土體,采用高噴加固臨時支護、墻底設帷幕灌漿、槽段接頭增設高壓旋噴樁等一系列抗風險措施,力保施工安全。其中高壓旋噴最大加固深度大于50m。自凝灰漿墻墻深77.0m,為世界深度第一。綜合來看,北岸工作豎井具有技術含量高、施工工藝復雜、施工工期緊張等特點。
北岸工作豎井地下工程開挖之前,已經順利完成了自凝灰漿墻及地下連續墻施工。由于施工形勢嚴峻,參建各方均表示,在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的統一領導下,緊密合作,精心組織,安全文明施工,確保年底完成豎井的施工,為盾構明年年初始發掘進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