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小小“新墻材”構筑資源保護大平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6-1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上海建材協會  作者:中國混凝土網
核心提示:小小“新墻材”構筑資源保護大平臺

      大量消耗土地資源的實心粘土磚如今基本退出了海鹽建筑工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塊環保節能的新型墻材。近日,筆者從縣墻改辦獲悉,目前海鹽新型墻體材料使用比例已達97.79%,而實心粘土磚產量已從2000年的1.8億塊標磚猛降到去年的0.05億塊標磚,5年中累計保護土地7200畝,節約27.26萬噸標準煤,廢渣利用153.91萬噸,小小的“新墻材”構筑起了資源保護大平臺。

  粘土屬不可再生資源,作為資源小縣的海鹽,在2001年前有各類規模磚瓦企業34家,輪窯高達918門,給有限的耕地資源和大氣環境造成了沉重壓力。“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碧水藍天”,經濟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科學發展道路。近年來,海鹽縣委、縣政府痛下決心全面整頓磚瓦行業,先后出重拳關閉拆除了21家規模磚瓦企業和13家小土(立)窯,從源頭上構筑起一道資源保護防線。

  在逐步淘汰落后磚瓦企業同時,海鹽在縣城及各鎮規劃區域全面禁用實心粘土磚,同時抓住機遇大力發展混凝土多孔磚等新型墻材產業。“一塊小小的混凝土多孔磚不僅強度高、施工成本低,而且能減小墻體厚度,增加建筑物的實用面積,更保護了珍貴的粘土資源,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縣墻改辦負責人介紹說。

  關停的許多磚瓦廠舊址成了“騰籠換鳥”調整產業結構的新平臺。“光是關停拆除磚瓦廠就一舉盤活土地1145畝,目前已有68家新企業入駐生產,其中5家企業新投入生產新型墻體材料產品。” 縣墻改辦負責人說。短短幾年,全縣新墻材企業已從一片空白發展到9家,在節約土地的同時還提升了產業層次。“原來僅桃園村的一座小立窯一年就要消耗2萬多噸粘土,‘吃掉’16畝左右耕地,還形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及安全隱患。”百步鎮工業辦公室的一名負責人告訴筆者。如今桃園磚瓦廠拆除后騰出了21.6畝土地,由于緊靠公路成了‘香餑餑’,村里打算平整規劃后出租給發展前景好的企業。走進嘉興海通新型建材公司,這家在關停的海鹽百步磚瓦廠舊址上剛建起來的新型墻材企業,如今年產混凝土多孔磚可達3500萬塊,其不僅成為全省僅有的兩家“省級新墻材示范線”企業之一,而且是目前全國唯一獲得“雙認證”和全國首家通過清潔生產審核驗收的新墻材生產企業。

  在海鹽奧伯環保建材有限公司,首期新建廠房內外墻非粘土類產品使用率占100%,在嘉興市尚屬首例,為新墻材的推廣應用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據悉,5年間,海鹽新墻材應用面積從2000年的27.40萬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61.87萬平方米,使用率位居全市前列。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