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拌站工作人員在進行混凝土物理檢驗
近日有媒體爆出佛山市面上許多用來裝修的水泥不合格,致市民家里批蕩經常掉,房屋墻壁開裂,導致不少人擔憂自家住房質量是否過關。近日,記者跟隨市住建局、市質檢站走訪相關攪拌站、工地,發現目前佛山樓盤主體結構使用材料均為混凝土,而非普通水泥,街坊無需擔心。住建部門亦表示,要在工地使用水泥需申請經相關部門審批,否則面臨返工等嚴懲。此外,記者還獲悉,目前供往各處的混凝土全部由標準攪拌站提供,并設多重檢驗“關卡”。
攪拌站:原料需經多次檢驗
15日上午,記者來到南海大金崗攪拌站,后者是佛山市內較為大型的標準攪拌站,擁有預拌砂漿生產資格,并在站內建有預拌砂漿生產專線。攪拌站負責人告訴記者,“原材料到后,先送去物理實驗室檢驗,然后再送去骨倉儲存,最后才進行生產。”建設主管部門規定攪拌站必須對各批次原材料進行抽樣、自檢和送檢,保證各種原材料先檢后用、合格才用,保證送檢比例不低于使用批次的30%,并配合區站對攪拌站生產現場的原材料、混凝土每月進行一次監督抽檢,市站每季度進行一次監督抽檢,確保原材料合格率達100%。
針對近期市民反映的家中批蕩經常掉、房屋開裂,擔憂住房主體結構是否也會混入“脆弱水泥”,大金崗攪拌站的廖主任表示,“攪拌站生產的混凝土主要使用于各大樓盤、廠房、私人房、道路、橋梁。因為預拌混凝土具有經濟、環保、節省場地、質量穩定可靠、提高施工效率,同時,施工報建、備案、竣工驗收都需要攪拌站提供相關資料,所以所有建筑樓盤主體結構都使用攪拌站的預拌混凝土。”
工地:使用時要過三道關
記者了解到,佛山全市共有40個標準攪拌站(不含順德),輻射到周邊半徑四十公里內的地區,基本滿足全市樓盤混凝土需求。
混凝土生產流程有了既定標準,那么到達工地之后,是否也有相應的檢驗流程?15日,記者也走訪了南海大瀝等工地,現場觀察工人們如何實地檢驗混凝土。某工地負責人陳經理告訴記者,在使用混凝土的過程中他們會在不同的施工期進行三次把關,“第一關是混凝土進來時的交接,會對強度等級、拌合物質量等進行測試;第二關是拿要澆筑的混凝土做試樣,在實驗室理想環境下做標準養護,還會進行第二組在澆筑施工現場的同樣溫度下的實驗;施工之后我們還會用回彈儀測試現場結構是否能達到要求,從梁上的混凝土中取出一個新樣,檢測其強度,大于7600兆帕就是合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