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云南城鎮化工作會議在昆明舉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4-1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云南網
核心提示:會議強調,要吃透中央精神,解決好思想認識問題;彰顯自身特色,解決好“城鎮怎么建”問題;堅持以人為本,解決好“人往哪里去”問題;提高用地效率,解決好“用地怎么供”問題;推進產城融合,解決好“產城如何融”問題;拓寬融資渠道,解決好“錢從哪里來”問題;推動城鄉一體,解決好“城鄉怎么統”問題;強化科學管理,解決好“城鎮如何管”問題
KJI@5LS[CJL~`K@L3W1J0_B

 
  近日,云南城鎮化工作會議在昆明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云南特色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意見》和《云南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進一步動員云南上下樹立新理念、探索新路徑、聚合新動力、實現新發展,力爭到2020年,云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38%左右,使城鎮體系更加完善,建設模式更加科學,管理服務更加有序,功能作用更加突出,發展成效更加明顯,推動云南新型城鎮化又穩又好發展。
 
  省委書記秦光榮,省委副書記、省長李紀恒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委副書記仇和主持會議,省政協主席羅正富出席會議。
 
  秦光榮說,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闡釋了城鎮化建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是指導我們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和科學指南;李克強總理作了重要講話。我們必須吃透中央精神,著力解決好思想認識問題,深刻把握和落實以人為本這個核心要求、質量至上這個鮮明特征、彰顯特色這個關鍵問題、“四化”同步這個有效途徑,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從云南基本省情出發,按照“建設山地城鎮、突出中小城鎮、實現組團發展、推進城鄉一體”的發展模式,探索走出一條云南特色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子。
 
  “特色是城鎮的魅力。”秦光榮指出,我省地貌千姿百態、歷史源遠流長、文化異彩紛呈,必須在城市建設中彰顯各自特色,著力解決好“城鎮怎么建”的問題。要貫穿文化這個“魂”,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尊重山水空間格局,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和建筑風貌,讓城市里的靈秀之水煥發光彩。要遵循規劃這個“綱”,維護規劃的嚴肅性、權威性、規范性,在遵循文化傳統、民族特色、人文特色、美學觀念的基礎上加強規劃創新,避免“千城一面、萬樓一貌”。要攻克配套這個“結”,做好路網體系、地下空間、公共服務和市政設施等的整體設計。要實現宜居這個“本”,圍繞人文底蘊、秀美山河、配套功能、建筑風格、生活保障、人際關系和社會環境等宜居元素逐項推進,讓城鎮出行更便捷、服務更高效、生活更舒適。
 
  “人是城鎮化的核心。”秦光榮強調,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人往哪里去”的問題,努力使城鎮化的過程成為體現以人為本的過程。要在對象選擇上合乎民情,在推進原則上尊重民意,今年起不再給各州市下達“農轉城”指標,不要摻雜水分、違背人民意愿的城鎮化,真正把“農轉城”這件好事辦實、辦到群眾心坎上。要在工作重點上順應民盼,解決好轉戶進城農民對就業崗位、社會保障、穩定住所、同城待遇的期盼,切實操作好“每年1/3的可分配公共租賃住房用于解決農業轉移進城人口住房問題”等惠民利民政策,努力讓進城發展的群眾安居樂業。
 
  “土地問題是城鎮化進程中躲不開、繞不過的坎。”秦光榮提出,要提高用地效率,著力解決“用地怎么供”的問題。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嚴守底線、調整結構、深化改革”的思路,守住耕地“紅線”,保護生態“綠線”,嚴格管理“底線”,找準改革“路線”,推動城鎮化建設從攤大餅式、粗放型的擴展模式向組團式、內涵提升式的約束性發展模式轉變。既要堅定“城鎮上山”的信心和決心,又要不斷完善各項政策措施,把“城鎮上山”的重點放在低丘緩坡,真正把這項創新之舉建設成為發展之舉、務實之舉、惠民之舉。
 
  “產業是我省發展的最大軟肋,產城脫節是制約我省城鎮化質量的一個重要問題。”秦光榮強調,必須牢固樹立“產城結合、組團發展”理念,加快推進產城融合,著力解決“產城如何融”的問題。要通過培育產業支撐融合,把產業發展貫穿于新型城鎮化建設全過程。要通過提升園區帶動融合,推動城鎮園區協調同步、整體推進,相互依托、融合發展。要通過打造亮點引領融合,推動滇中產業新區建設一年有突破、兩年大變化、三年見成效。要通過完善政策保障融合,為產城融合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錢從哪里來”是推進新型城鎮化必須回答的一個關鍵問題。秦光榮強調,要創新融資方式、拓展融資渠道,探索建立公共私營合作制模式的融資新機制,積極做好發行市政債券的推動工作,科學選擇適合自身實際的融資模式,不斷拓展政府市政建設融資渠道,解決好資金來源問題。
 
  統籌城鄉發展,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基本特征和內在要求。秦光榮說,新型城鎮化不是簡單地把城市擴大,而是要推動城鄉一體,解決好“城鄉怎么統”的問題。當前統籌城鄉工作的主要著力點在農村,必須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加快建立健全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努力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同步建設、產業發展同步振興、公共服務同步謀劃、社會治理同步推進,讓廣大農民享受到更好的社會公共服務。
 
  “城鎮發展三分在建、七分在管。”秦光榮強調,必須強化科學管理,著力解決“城鎮如何管”的問題。要以更加長遠的戰略眼光和文化視角,著力在理順管理體制、提升管理水平、推進數字化管理、抓好建制鎮管理等方面下工夫,逐步實現城市管理精細化、全時段、全方位覆蓋,不斷提升城鎮管理水平。
 
  李紀恒強調,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20年云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38%的目標任務,是統籌考慮我省城鎮化發展水平、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等各方面因素,是在必要和可能之間、轉型發展與保持合理增長速度之間確定的“平衡點”。城鎮化受自然條件、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各地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制定切實可行的城鎮化發展目標,不要把云南城鎮化發展預期目標作為硬任務、搞行政命令層層加碼,不能片面追求城鎮化率,盲目搞人為造城、大拆大建,脫離地方發展實際。
 
  李紀恒指出,走具有云南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就是要緊緊圍繞提高城鎮化質量,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城鎮群為主體形態,以綜合承載能力為支撐,以機制體制創新為保障,加快推動城鎮化由粗放增長向集約高效發展轉變,由土地城鎮化向人的城鎮化轉變,由城鄉分割向城鄉一體發展轉變,由擴容增速向提質增效轉變,由占用壩區土地向建設山地城鎮轉變,確保我省城鎮化沿著正確方向健康發展。各地各部門要提高領導新型城鎮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由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參與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創新城鎮化資金保障機制,著力抓好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優化城鎮化布局與形態、促進產城融合發展、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推進生態宜居城鎮建設、提高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水平6項任務,科學、高效地推進我省城鎮化建設。
 
  仇和指出,云南各級各部門必須全面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要廣泛凝聚城鎮化共識,充分認識到云南窮在農村、根本出路在城鎮化,不斷提高城鎮化水平,努力實現城鄉同發展、共繁榮;要奮力搶抓城鎮化機遇,堅持以人為本、優化布局、生態文明、傳承文化,建設和諧、包容、有活力的城鎮,走出具有云南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要積極實施城鎮化戰略,通過城鎮化帶動投資增長和消費增加、帶動設施改善和服務改進、帶動要素集聚和空間優化、帶動產業升級和就業擴大、帶動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推動云南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要全面落實城鎮化任務,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各方面政策舉措落到實處,規劃好、設計好、開發好、建設好、經營好、管理好城鎮,真正把云南打造成為宜游勝地、宜業高地和宜居福地。
 
  張田欣、孟蘇鐵、辛維光、趙金、李培、楊應楠、高峰、和段琪、丁紹祥、王田海、楊嘉武、卯穩國出席會議。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