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采訪中國水泥協會陳柏林時獲悉,2013年全國水泥產量將突破24億噸已無懸念, 進入下半年以來,由于各地政府加大環境治理和節能減排力度,多地水泥企業限產保價,部分省市水泥市場需求旺盛,自9月份起全國水泥市場平均價格持續上揚, 到12月底完美收官。2013年全年水泥行業利潤預計將超過800億元,有望創歷史第二高水平(略低于2011年),大大超出年初人們的心里預期,這一喜悅的數字鼓舞人心。
盤點2013年的水泥行情,從年初利潤的大幅下滑,水泥市場遭遇近5年來的最低價格水平,到下半年的起步回暖,再到四季度的強力反彈,期間猶如坐過山車, 經歷了大起大落。隨著2013年三季度的經濟起穩回升,水泥行業表現不俗。1~9月行業利潤總額就達到429億元,同比增長19.7%。分季度看,一、二季度盈利同比基本持平,而三季度同比大幅改善,四季度更是好上加好。這一年間,全國水泥區域間的價格差異也比較大,東北地區上半年走勢趨好,下半年市場表現卻不盡如人意,華北地區平均價格也較低,華東和西南地區相對較好。2013年水泥工業經濟效益的回升,既有市場因素,同時還得益于煤炭價格和水泥煤耗成本的下降。
與產量增長形成對比的是水泥投資。2013年水泥產能過快增長勢頭雖然得到初步遏制,但水泥產品生產能力特別是其中水泥制備能力仍然較快增長。預計 2013全年將增加水泥生產能力2.7億噸以上,水泥生產能力將超過32.7億噸。龐大的水泥生產能力壓力,仍然有可能使2014年全國水泥產量增長偏快。
回顧、總結2013年的歷程,水泥產能過剩的問題如箭在弦。多年來,水泥價格長期低位運行,行業處于微利邊緣,究其最根本的原因:一是由于產能過剩導致市場競爭惡化,大家紛紛爭搶有限的市場份額,打價格戰是不可避免的;二是由于行業集中度低,企業數量眾多,競爭越發激烈,造成企業價格影響力弱,易產生惡性競爭。要改變中國水泥價格長期低位運行的狀況,就必須改變產能過剩問題,改善供求關系,提高行業集中度,創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
去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文件強調,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工作重點,并指出:產能嚴重過剩的后果,直接危及產業健康發展,甚至影響到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大局。《指導意見》提出“盡快取消32.5復合水泥產品標準”、“修訂完善資源綜合利用財稅優惠政策”這兩條措施將對化解水泥產能過剩起到關鍵作用。
2013年我國水泥行業既有起伏,也有欣慰,更有期待。除了水泥行情備受關注外,由于霧霾的影響,水泥業的環保動態始終牽動著我們的視線。《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終于趕在年底12月27日出臺,對于水泥企業來說,將迎來史上最嚴環保標準,該標準的出臺將有利于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產能過剩,促進水泥行業的轉型升級。
趨勢明,預期穩,信心增。2013年,我國水泥經濟運行總的表現是穩中有進。尤其可喜的是,“進”的一面步伐加快,亮點增多,尤其是利潤喜人。據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信息和經濟運行部副主任周鴻錦介紹 2014年全國水泥產銷量增長速度將回穩。如果全國水泥生產總量能控制在26億噸以內,增長速度能抑制在7%以內,全國水泥產品產銷率就能恢復接近98%左右,水泥市場供需平衡供方壓力就會減輕,這將有利于水泥價格向合理價位回歸。
2014年將是水泥工業宏圖大展、創新發展的一年,創新蘊含精彩,改革成就偉業!新的一年開啟新的希望,新的歷程承載新的夢想!
盤點2013年的水泥行情,從年初利潤的大幅下滑,水泥市場遭遇近5年來的最低價格水平,到下半年的起步回暖,再到四季度的強力反彈,期間猶如坐過山車, 經歷了大起大落。隨著2013年三季度的經濟起穩回升,水泥行業表現不俗。1~9月行業利潤總額就達到429億元,同比增長19.7%。分季度看,一、二季度盈利同比基本持平,而三季度同比大幅改善,四季度更是好上加好。這一年間,全國水泥區域間的價格差異也比較大,東北地區上半年走勢趨好,下半年市場表現卻不盡如人意,華北地區平均價格也較低,華東和西南地區相對較好。2013年水泥工業經濟效益的回升,既有市場因素,同時還得益于煤炭價格和水泥煤耗成本的下降。
與產量增長形成對比的是水泥投資。2013年水泥產能過快增長勢頭雖然得到初步遏制,但水泥產品生產能力特別是其中水泥制備能力仍然較快增長。預計 2013全年將增加水泥生產能力2.7億噸以上,水泥生產能力將超過32.7億噸。龐大的水泥生產能力壓力,仍然有可能使2014年全國水泥產量增長偏快。
回顧、總結2013年的歷程,水泥產能過剩的問題如箭在弦。多年來,水泥價格長期低位運行,行業處于微利邊緣,究其最根本的原因:一是由于產能過剩導致市場競爭惡化,大家紛紛爭搶有限的市場份額,打價格戰是不可避免的;二是由于行業集中度低,企業數量眾多,競爭越發激烈,造成企業價格影響力弱,易產生惡性競爭。要改變中國水泥價格長期低位運行的狀況,就必須改變產能過剩問題,改善供求關系,提高行業集中度,創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
去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文件強調,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工作重點,并指出:產能嚴重過剩的后果,直接危及產業健康發展,甚至影響到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大局。《指導意見》提出“盡快取消32.5復合水泥產品標準”、“修訂完善資源綜合利用財稅優惠政策”這兩條措施將對化解水泥產能過剩起到關鍵作用。
2013年我國水泥行業既有起伏,也有欣慰,更有期待。除了水泥行情備受關注外,由于霧霾的影響,水泥業的環保動態始終牽動著我們的視線。《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終于趕在年底12月27日出臺,對于水泥企業來說,將迎來史上最嚴環保標準,該標準的出臺將有利于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產能過剩,促進水泥行業的轉型升級。
趨勢明,預期穩,信心增。2013年,我國水泥經濟運行總的表現是穩中有進。尤其可喜的是,“進”的一面步伐加快,亮點增多,尤其是利潤喜人。據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信息和經濟運行部副主任周鴻錦介紹 2014年全國水泥產銷量增長速度將回穩。如果全國水泥生產總量能控制在26億噸以內,增長速度能抑制在7%以內,全國水泥產品產銷率就能恢復接近98%左右,水泥市場供需平衡供方壓力就會減輕,這將有利于水泥價格向合理價位回歸。
2014年將是水泥工業宏圖大展、創新發展的一年,創新蘊含精彩,改革成就偉業!新的一年開啟新的希望,新的歷程承載新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