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陜西省工信廳了解到,2013年國家下達陜西省的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在省、市、縣三級工信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至9月底,41戶企業的落后產能設備已按要求全部拆毀,淘汰水泥227萬噸,不僅超額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還提前2年超額完成國家下達陜西的“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總任務。
當前,陜西工業轉型升級和“拐彎超車”任務艱巨,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是實現以上目標的重要內容。
2010年至2013年,陜西重點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1840萬噸、1.3億米,共計209個項目,涉及企業200余戶,覆蓋全省10個市、11個重點工業行業。淘汰以上落后產能,經測算可節約標煤600.352萬噸,減排二氧化硫10.145萬噸。
大量落后產能的退出,有力地促進了陜西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為先進產能騰出了空間。同時,大批高耗能、高污染落后設備的淘汰,也使陜西節能減排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淘汰落后產能是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節能減排、美化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省工信廳嚴格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國務院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以及焦化、電石、鐵合金等行業的準入規定,充分發揮產業政策引導作用,按照“存量調結構騰空間”的指導思想,把淘汰落后產能與企業兼并重組、產業轉移和生產力布局優化相結合,充分利用市場倒逼機制,使淘汰落后產能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落到實處。針對淘汰落后產能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企業情況復雜、工作難度大的特點,省淘汰落后產能協調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統一安排部署全省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督促各地區、各成員部門做好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組織實施和相關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形成了條塊結合、部門聯動的省、市、縣三級工作網絡。
對下一步落后產能淘汰工作,省工信廳進行了周密安排:編制了2014-2015年淘汰落后產能計劃。按照現有落后產能界定標準,結合推動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退出,進行新一輪摸底調查,研究制定2014-2015年淘汰計劃。同時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建立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機制,完善財政獎勵政策,積極協調落實省級獎勵資金。另外注重發揮法律和經濟手段的作用。依靠法律手段淘汰,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壓縮落后產能生存空間,通過市場競爭實現逐步淘汰,最大限度地減少不穩定因素,實現落后產能有序退出市場。
當前,陜西工業轉型升級和“拐彎超車”任務艱巨,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是實現以上目標的重要內容。
2010年至2013年,陜西重點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1840萬噸、1.3億米,共計209個項目,涉及企業200余戶,覆蓋全省10個市、11個重點工業行業。淘汰以上落后產能,經測算可節約標煤600.352萬噸,減排二氧化硫10.145萬噸。
大量落后產能的退出,有力地促進了陜西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為先進產能騰出了空間。同時,大批高耗能、高污染落后設備的淘汰,也使陜西節能減排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淘汰落后產能是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節能減排、美化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省工信廳嚴格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國務院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以及焦化、電石、鐵合金等行業的準入規定,充分發揮產業政策引導作用,按照“存量調結構騰空間”的指導思想,把淘汰落后產能與企業兼并重組、產業轉移和生產力布局優化相結合,充分利用市場倒逼機制,使淘汰落后產能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落到實處。針對淘汰落后產能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企業情況復雜、工作難度大的特點,省淘汰落后產能協調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統一安排部署全省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督促各地區、各成員部門做好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組織實施和相關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形成了條塊結合、部門聯動的省、市、縣三級工作網絡。
對下一步落后產能淘汰工作,省工信廳進行了周密安排:編制了2014-2015年淘汰落后產能計劃。按照現有落后產能界定標準,結合推動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退出,進行新一輪摸底調查,研究制定2014-2015年淘汰計劃。同時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建立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機制,完善財政獎勵政策,積極協調落實省級獎勵資金。另外注重發揮法律和經濟手段的作用。依靠法律手段淘汰,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壓縮落后產能生存空間,通過市場競爭實現逐步淘汰,最大限度地減少不穩定因素,實現落后產能有序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