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內江市一混凝土公司粉塵大 村民稱十年不開窗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0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華西都市報
核心提示:內江市一混凝土公司粉塵大 村民稱十年不開窗


內江市力天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正門


落滿粉塵的植物

  粉塵四溢

  十年不敢開窗,家中卷簾門被灰塵覆蓋,一摸全是水泥噪音擾民

  混凝土公司24小時施工,作業車輛長期出入,半夜還常發出聲響

  污染水質

  混凝土公司的污水排放口離生活水井距離過近

  “這個混凝土公司建了10年,我們就吸了10年的粉塵,實在是受不了了。”日前,內江市經開區四合鄉沱江村6組村民鄧先生致電96111稱,十年來,內江市力天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的粉塵、噪音、水污染,嚴重影響了他們生活。十年來,他和其他村民斷斷續續向相關部門反映過多次,但是問題然沒得到解決。

  村民報怨

  十年不敢開窗 喝水很是擔心

  “這十年來,我家基本不敢開窗。”沱江村6組村民李瑩芳告訴記者,家中門窗本來開向公路一邊,可是,由于正對內江市力天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多年來,全家人都只能選擇走后門。“我家的卷簾門都變成了灰色的了,一摸全是水泥。以前還經常打掃,但后來覺得反正也打掃不干凈,現在都不想再整了。”

  村民李碧秀講述了今年8月30日發生在村里的一次“強大沙塵暴”。“當時我正在家里打掃衛生,突然‘嘣’的一聲,就看見一股白茫茫的沙塵向我家沖過來。”她說雖然自己第一時間關門,但“沙塵暴”過后還是得重新打掃了一次屋子。

  “我們家住在馬路邊,他們作業的車子有20多個,來來去去,轟隆隆地響。”村民羅女士說,攪拌站有時晚上會突然發出“嘣”的聲響,自己3歲的孫子常常被驚醒。

  “我最擔心的是我們吃的水。”記者隨村民鄧召勇來到挨著沱江河的一口水井看到,混凝土公司的污水排放口離這口水井距離不超過500米,旁邊還分布著其他幾口水井。“離水井這么近,我們吃水哪里放心?”

  “現在我們每隔兩個月都要洗一次水井(沖洗水井內壁),家里的缸子這些也經常洗,可是我們吃水還是不放心啊。”鄧召勇說,十年來,他和其他村民斷斷續續向相關部門反映過多次,但是問題仍然沒得到解決。“光是今年九月,我就向相關部門反映了四次。”

  相關部門

  正督促整改 受委托才會監測

  截至今年7月,四合鄉沱江村六組、七組村民反映相關問題,一直都是聯系的內江市中區環境保護局,后因四合鄉托管給內江市經濟開發區,相關權限才轉移到內江市經濟開發區環境保護局。

  上周四,內江市中區環境保護局環境監察大隊大隊長黃文東告訴記者,從2003年內江市力天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入駐沱江村六組、七組以來,接到過多次關于揚塵的投訴,相關工作人員也到現場處理過,目前已移交內江市經濟開發區環境保護局處理。

  內江市經濟開發區環境保護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四合鄉托管后,只在9月接到過一次關于沱江村六組、七組環境問題的投訴,并在接到投訴后第一時間督促企業進行了整改。“揚塵和噪音問題,應該說在企業進行生產線技改之后,正在逐步解決,現在只剩一條生產線未改革了,我們也會督促企業盡快完成;廢水的問題,我們要求企業建一個達到相關標準的大沉積池,企業已把方案送過來了,我們正在研究討論,在這個沉積池建起來以前,要求他們就近排入已有的小沉積池,禁止直排沱江河。”

  內江市環境保護局內江市環境保護監測站相關負責人說,村民反映的噪音和揚塵究竟是否超標,是否污染環境,可由村民向屬地環保局提出申請,再由環保局向監測站提出申請。“我們是一個技術部門,不是監管部門,監管部門是屬地環保局。如果他們聯系我們,希望提供相關技術支持,我們監測站會派人進行取樣監測。”該區域所屬的內江市市中區疾控中心負責人表示,10年來,他們沒接到任何關于四合鄉沱江村飲用水采樣監測的委托。

  公司回應

  粉塵 正在對除塵技術進行改造

  內江市力天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總經理羅陽說,為解決粉塵問題,公司于2012年春節前開工建設,今年9月完成了從內江城區到公司的道路硬化,并每天分早中晚三次對攪拌站外區域進行沖洗。此外,今年9月,已著手進行除塵技改。“改好的兩條生產線現在粉塵可以說幾乎為零,剩下的一條也正在改造之中。公司引進的新的除塵器,除了將揚塵降至最低,還能實現粉塵的循環再利用。”

  噪音 確實存在夜間作業情況

  至于噪音問題,羅陽承承認公司確實存在夜間作業的情況,但他表示“夜間生產的量很少,最多不超過400方”。他還說攪拌站產生的噪音并不大,最多是運輸車輛來往的噪音。

  水污染 公司出錢將村民水井遷走

  “水井問題我們也在積極解決。”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他們已與大多數村民達成協議,以一口井5000元的人工費將其移向別處。此外,他表示,“從今年十月起,我們每年會向多數村民人均補償100元,靠近我們公司的是每人400元,加起來有8萬多元。是經村委會同意,并經村民簽字蓋章確認過的。”

  最新進展

  村民4日將提出監測申請

  致電華西傳媒呼叫中心96111“指控”三大問題的鄧先生上周五告訴華西城市讀本記者。了解相關程序后,他將于今日聯合其他村民代表,再次提出監測申請。

  “我不是沒事找事做,我也不是想要喊公司多賠我點錢,我就是不想天天‘吃灰’。”鄧先生告訴記者,之所以堅持要相關部門對污染問題進行監測,是“要保護自己生活的環境,要給子孫后代留活路”。“他們是喊我們換個地方打井,但是換就要換到很遠去,到時候想吃水都很不方便。也有人收了他們所謂的‘賠償費’,但是我不愿意收,這是我的家,給我再多錢我也不希望它被污染。”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