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園交通樞紐、城區停車場、地鐵14號線和16號線、稻香湖再生水廠……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將頻現社會資本的身影。近日,北京市發改委發布關于《引進社會資本推動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建設試點項目實施方案》。方案提出,今年年內,北京包括軌道交通等6個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全部向社會資本“開放”。6個領域共推出試點項目126個,總投資3380億元,擬引進社會資本1300億元。
首期27項目引680億社會投資
市發改委委員楊旭輝表示,此次首期啟動6個領域27個市場化試點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620億元,擬引進社會投資約680億元。后期擬再選取99個項目進行細化論證和重點推進,總投資約1760億元。
市發改委表示,政府部門會采取多種模式,支持企業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企業投資內部收益率原則上按8%測算。今后,重大公共項目建設信息會提前向社會公布,各類技術經濟指標和經營標準,也會及時公布。此外,將規范招商方式,嚴格按照特許經營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公平擇優地確定社會投資人。
向社會資本開放不意味著價格放開
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向社會資本放開,實行市場化建設之后,是不是意味著價格也會隨之放開?
市發改委表示,對于價格,此次的方案中有詳細的設計,一方面特許經營項目應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其他項目執行行業統一價格政策。
另一方面,政府將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節約資源及社會可承受的原則,加強投資成本和服務成本監測,建立定期審價制度,逐步調整理順價格收費水平,建立科學的價格形成機制。
■ 釋疑
“將建不合格企業退出機制”
新京報:如何破解阻礙社會資本的“玻璃(1373,-1.00,-0.07%)門”?
楊秀玲(市發改委投資處處長):“玻璃門”指雖無明確的準入限制,但缺乏清晰的路徑設計。北京此次對不同領域、不同類別的項目,分類設計了具體的市場化模式,明確了企業參與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建設的具體路徑。
新京報:如何破解“彈簧門”?
楊秀玲:“彈簧門”指由于缺少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社會投資人進入后無法獲得合理收益,難以經營。此次出臺的方案,充分考慮了企業的收益問題,比如通過政府補貼、劃撥土地以及符合監管要求的廣告、商鋪、冠名經營權等。
新京報:如何確保公平?
楊秀玲:對于民營企業,方案強調了“同等待遇、公平擇優”的原則,會和國有企業享受同樣的土地、價格、投資回報、市政配套等政策,公平地參與各領域的競爭。
記者:如何監管質量?
楊秀玲:市行業主管部門會分行業設定技術規范,明確準入標準、服務質量和監管細則。
記者:如在污水處理領域,企業處理污水不達標怎么辦?
市水務局:北京污水處理必須達到地表水的標準,處理量2萬方以上的企業,都會在線監測出水情況。企業出水不達標,政府補貼的運營費就不給了。多次出現問題,如達不到承諾的服務標準,或排水質量不達標,就會終止其特許服務的權利,也就是說會建立退出機制。
記者:為何此次開放領域,不包括養老和社會辦醫?
楊秀玲:包括養老、醫療、文化創意產業、體育、旅游等各個領域,吸引民間投資的政策研究也在同步展開,各領域可以相互借鑒,相互促進。
■ 個案
蘋果園交通樞紐
確保商業配套不占交通資源
交通樞紐是首次引進社會資本的領域,此次第一批項目中,就有蘋果園交通樞紐。
市交通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蘋果園交通樞紐是集軌道交通、公交等多方面的綜合樞紐,項目建設總建筑面積24.61萬平方米,其中交通樞紐6.28萬平方米,綜合開發18.33萬平方米。未來建設中,將通過社會招標,公開進行,引入社會資本建設、管理。項目總投資33.66億元,擬引入社會投資29億元。
由于社會資本進入后的逐利性質,是否會出現商業設施擠壓到公共設施的情況?比如該有的交通設施功能不夠,但買東西的設施卻過多?對此市交通委表示,項目要吸引社會投資,必然需要有商業開發。不過項目在綜合設計時,必須首先滿足交通需求,然后再考慮商業配套問題。“香港等地已經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商業開發和交通的配備特別合理,也可以學習。”該人士表示,在前期招標文件中都會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防范公共利益受到擠壓。 新京報記者 蔣彥鑫
■ 關鍵詞
6個開放領域
●軌道交通
●城市道路
●綜合交通樞紐
●污水處理
●固廢處置
●鎮域供熱
首期27個試點項目
●地鐵14號線等軌道交通項目 3個
●國道110二期等道路項目 2個
●蘋果園交通樞紐項目 1個
●張家灣再生水廠等污水處理項目 10個
●東南循環經濟園區一期等固廢處置項目 4個
●順義新城牛欄山組團供熱工程等鎮域供熱項目 7個
首期27項目引680億社會投資
市發改委委員楊旭輝表示,此次首期啟動6個領域27個市場化試點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620億元,擬引進社會投資約680億元。后期擬再選取99個項目進行細化論證和重點推進,總投資約1760億元。
市發改委表示,政府部門會采取多種模式,支持企業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企業投資內部收益率原則上按8%測算。今后,重大公共項目建設信息會提前向社會公布,各類技術經濟指標和經營標準,也會及時公布。此外,將規范招商方式,嚴格按照特許經營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公平擇優地確定社會投資人。
向社會資本開放不意味著價格放開
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向社會資本放開,實行市場化建設之后,是不是意味著價格也會隨之放開?
市發改委表示,對于價格,此次的方案中有詳細的設計,一方面特許經營項目應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其他項目執行行業統一價格政策。
另一方面,政府將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節約資源及社會可承受的原則,加強投資成本和服務成本監測,建立定期審價制度,逐步調整理順價格收費水平,建立科學的價格形成機制。
■ 釋疑
“將建不合格企業退出機制”
新京報:如何破解阻礙社會資本的“玻璃(1373,-1.00,-0.07%)門”?
楊秀玲(市發改委投資處處長):“玻璃門”指雖無明確的準入限制,但缺乏清晰的路徑設計。北京此次對不同領域、不同類別的項目,分類設計了具體的市場化模式,明確了企業參與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建設的具體路徑。
新京報:如何破解“彈簧門”?
楊秀玲:“彈簧門”指由于缺少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社會投資人進入后無法獲得合理收益,難以經營。此次出臺的方案,充分考慮了企業的收益問題,比如通過政府補貼、劃撥土地以及符合監管要求的廣告、商鋪、冠名經營權等。
新京報:如何確保公平?
楊秀玲:對于民營企業,方案強調了“同等待遇、公平擇優”的原則,會和國有企業享受同樣的土地、價格、投資回報、市政配套等政策,公平地參與各領域的競爭。
記者:如何監管質量?
楊秀玲:市行業主管部門會分行業設定技術規范,明確準入標準、服務質量和監管細則。
記者:如在污水處理領域,企業處理污水不達標怎么辦?
市水務局:北京污水處理必須達到地表水的標準,處理量2萬方以上的企業,都會在線監測出水情況。企業出水不達標,政府補貼的運營費就不給了。多次出現問題,如達不到承諾的服務標準,或排水質量不達標,就會終止其特許服務的權利,也就是說會建立退出機制。
記者:為何此次開放領域,不包括養老和社會辦醫?
楊秀玲:包括養老、醫療、文化創意產業、體育、旅游等各個領域,吸引民間投資的政策研究也在同步展開,各領域可以相互借鑒,相互促進。
■ 個案
蘋果園交通樞紐
確保商業配套不占交通資源
交通樞紐是首次引進社會資本的領域,此次第一批項目中,就有蘋果園交通樞紐。
市交通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蘋果園交通樞紐是集軌道交通、公交等多方面的綜合樞紐,項目建設總建筑面積24.61萬平方米,其中交通樞紐6.28萬平方米,綜合開發18.33萬平方米。未來建設中,將通過社會招標,公開進行,引入社會資本建設、管理。項目總投資33.66億元,擬引入社會投資29億元。
由于社會資本進入后的逐利性質,是否會出現商業設施擠壓到公共設施的情況?比如該有的交通設施功能不夠,但買東西的設施卻過多?對此市交通委表示,項目要吸引社會投資,必然需要有商業開發。不過項目在綜合設計時,必須首先滿足交通需求,然后再考慮商業配套問題。“香港等地已經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商業開發和交通的配備特別合理,也可以學習。”該人士表示,在前期招標文件中都會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防范公共利益受到擠壓。 新京報記者 蔣彥鑫
■ 關鍵詞
6個開放領域
●軌道交通
●城市道路
●綜合交通樞紐
●污水處理
●固廢處置
●鎮域供熱
首期27個試點項目
●地鐵14號線等軌道交通項目 3個
●國道110二期等道路項目 2個
●蘋果園交通樞紐項目 1個
●張家灣再生水廠等污水處理項目 10個
●東南循環經濟園區一期等固廢處置項目 4個
●順義新城牛欄山組團供熱工程等鎮域供熱項目 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