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隨著地上19層鋼板剪力墻的最后一個區段混凝土澆筑完畢,由中建三局承建的中國結構第一高樓——117大廈主塔樓結構標高達103.11米,順利突破百米大關。
天津高銀117大廈又稱為天津高新區軟件和服務外包基地綜合配套區中央商務區一期工程,是天津市20項重大服務業工程項目之一,由中國香港高銀地產控股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工程地下3層,局部4層,地上117層(包含設備層共130層),597米高,總建筑面積84.7萬平米,創民用建筑單體面積之最。
未來,天津高銀中央商務區不僅是天津濱海新區的一張靚麗“名片”,還將成為可與香港中環商務區媲美的天津全新商務區,更將成為中國京津地區城市的全新地標。
該工程從2008年9月10日開工建設;2011年3月15日開始地庫結構施工,2012年7月30日實現主塔樓地下室結構封頂。按照工程施工總體進度計劃,主塔樓于2014年春節前將完成核心筒50層、外框42層施工;2014年11月底32層以下將實現提前營業;2015年8月30日實現大廈主體結構封頂;預計2016年8月8日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941根長樁筑就大廈之根
117大廈所在地地層結構復雜,是以粉砂、粉土和粉質黏土為主的海相與陸相交互沉積地層,為使工程樁穩固支撐117大廈,設計了941根100米長樁作為大廈的基礎,創造了房建領域工程樁長度之最。
直徑為1米的百米長樁穿越5個承壓含水層,在復雜的地質環境下要保證工程樁的垂直度不大于1/300、保證不塌孔、保證孔底沉渣厚度小于10cm 、保證工程樁鋼筋籠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以及工程樁混凝土的水下澆筑順利,這是非常艱巨的挑戰。
中建三局綜合在上海、武漢等臨海臨江地區的深基坑施工經驗,結合天津地區的地質情況精心編制了超長裝施工技術方案。選用ZSD2000、GPS-20等多種型號的鉆機,采用氣舉反循環工藝和深厚沙土超深鉆孔泥漿控制技術進行120米超長樁試樁施工。通過不斷調整泥漿比重和成孔鉆進速度等技術參數,最終確定了可靠的長樁施工方案,并成功攻克了垂直度控制小于1/300的世界性難關。941根長樁施工合格率100%,一次性通過驗收。
6.5萬立方米底板構筑大廈底盤
117大廈基坑開挖面積12.41萬平方米,與18個標準足球場面積相當,最大開挖深度26.65米,為確保安全撐起“巨無霸基坑”,項目采用“兩墻合一”的地下連續墻+兩道鋼筋混凝土內支撐形式。主塔樓環形砼內支撐直徑達188米,為世界最大圓形內支撐。
大廈底板東西長103米、南北寬101米,底板厚度6.5米,共綁扎直徑50毫米和32毫米鋼筋2500余噸,混凝土澆筑總量達65000立方米,創民用建筑最大體積底板混凝土澆筑世界之最。
大底板混凝土澆筑期間正值天津的嚴冬時節,低溫環境下對大體積混凝土生產和澆筑技術是極大的挑戰。項目部組織了255輛混凝土罐車、26臺車載泵車、4臺56米象泵、400名管理人員和2500多名工人、24小時2班倒連續施工。采用熱水攪拌混凝土,控制混凝土出罐和入模溫度、對泵管增加保溫措施、確保混凝土泵送的連續性等措施,避免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堵管和受凍。同時,在大地板內埋設數字化溫度傳感器和數字溫度計,通過智能無線式大體積混凝土測溫系統,對底板大體積混凝土絕熱溫升和溫差實時監測,使內外溫差小于20攝氏度,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經過連續82小時的不間斷施工,順利完成65000立方米大底板的施工,創造了新的記錄。
4根巨型鋼柱撐起大廈脊梁
117大廈結構設計采用鋼筋混凝土核心筒+巨型框架的結構體系。4根巨型柱與8根箱型型鋼混凝土次柱、8根國內最大的防屈曲變形支撐、9道施工難度行業罕見的環帶桁架等共計14萬噸鋼構件共同構成117大廈主樓堅實的“脊梁”。按照設計預期,117大廈可抗八級強震,如遇與“美國9·11恐怖襲擊案”同等的飛機沖撞力,既使有1根巨型柱坍塌也可確保大廈不倒。
巨型柱分布在塔樓的四個角,單根截面尺寸24米×22.8米,整體類似六邊菱形結構,內部由26個腔體組成,最厚鋼板尺寸120毫米,最大截面面積180平方米,截面尺寸創世界之最。巨型柱從地下室一直貫穿至583.65米的高度,猶如“擎天巨柱”挺起整棟大樓。
巨型柱內腔體眾多,結構異常復雜,為確保腔體內混凝土的澆筑質量,項目部曾專門組織了多腔巨型柱混凝土澆筑模擬試驗。單獨設立以首層巨型柱1/2截面面積1:1比例的實體模型,采用多項新技術試驗獲取了巨型鋼柱內混凝土澆注的均質性、密實性以及混凝土與鋼管壁的粘結性能等參數,相關試驗研究結果,填補了世界超高層建筑多腔巨型柱施工中的施工技術空白,為確保巨型柱施工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把“寶劍”保障大廈補給
如果說117大廈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那么主塔樓核心筒壁上的4臺塔機就是佩戴在英雄腰間的寶劍,如同“變形金剛”一樣輾轉騰挪,彰顯英雄本色。
117大廈采用兩臺ZSL2700和兩臺ZSL1250外掛動臂式塔機。4臺塔機附著于核心筒外墻,采用內爬式爬升方式,用液壓油缸頂升系統附著在爬升帶上爬升。ZSL2700塔機為華北地區最大的起重設備,為全國第4臺、華北地區第1臺,ZSL1250塔機在全國在建項目中也屬罕見。ZSL2700塔機的六節起重臂總長為60米,最大起重量為100噸,最大起升高度超過600米。
117大廈所用的鋼筋、鋼構件等建筑材料和工具全部依靠這四臺塔機從地面吊運至施工層,是大廈施工材料補給的生命線,也是助力大廈施工速度的重要保障。
17米高鋼平臺模架助力大廈成長
遠遠望去,117大廈核心筒上部有十余米高的銀色大罩子,異常奪目。它就是助力117大廈核心筒不斷“長高”的——模塊化低位頂升鋼平臺模架體系,該體系由中建三局自主研發,總重達1000噸,鋼平臺面積達1300平方米;設計荷載1600噸、單次頂升高度6米,屬于大噸位、大行程低位頂升模架體系。
目前,117大廈帶有鋼板剪力墻的核心筒達到“6天一個結構層”的速度,與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相比,在施工面積比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大的情況下,117大廈核心筒施工卻比環球金融中心每層的施工少用了7天時間,創造了施工速度的新紀錄。而創造新速度的秘密就是“銀罩子”內部的獨特構造。該頂模體系掛架高17米,同時提供3個作業面,實現豎向三層施工段垂直交叉流水式作業的施工方法,即混凝土澆筑施工層、鋼筋綁扎施工層和剪力墻鋼板焊接層,為各專業的空間交叉施工作業提供了保證。項目部針對主塔樓的平面和豎向作業區,合理劃分施工區,采用“斜線圖”細化單層施工工期內流水施工的每一個工序編排,協調作業,達到各專業各工序各工種最大程度的滿負荷工作,減少窩工,提升工作效率,加快施工進度。
在今后的施工過程中,隨著剪力墻及巨柱板材的變薄,施工速度還將進一步提升。預計今年年底將達到251米高度。
天津高銀117大廈又稱為天津高新區軟件和服務外包基地綜合配套區中央商務區一期工程,是天津市20項重大服務業工程項目之一,由中國香港高銀地產控股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工程地下3層,局部4層,地上117層(包含設備層共130層),597米高,總建筑面積84.7萬平米,創民用建筑單體面積之最。
未來,天津高銀中央商務區不僅是天津濱海新區的一張靚麗“名片”,還將成為可與香港中環商務區媲美的天津全新商務區,更將成為中國京津地區城市的全新地標。
該工程從2008年9月10日開工建設;2011年3月15日開始地庫結構施工,2012年7月30日實現主塔樓地下室結構封頂。按照工程施工總體進度計劃,主塔樓于2014年春節前將完成核心筒50層、外框42層施工;2014年11月底32層以下將實現提前營業;2015年8月30日實現大廈主體結構封頂;預計2016年8月8日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941根長樁筑就大廈之根
117大廈所在地地層結構復雜,是以粉砂、粉土和粉質黏土為主的海相與陸相交互沉積地層,為使工程樁穩固支撐117大廈,設計了941根100米長樁作為大廈的基礎,創造了房建領域工程樁長度之最。
直徑為1米的百米長樁穿越5個承壓含水層,在復雜的地質環境下要保證工程樁的垂直度不大于1/300、保證不塌孔、保證孔底沉渣厚度小于10cm 、保證工程樁鋼筋籠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以及工程樁混凝土的水下澆筑順利,這是非常艱巨的挑戰。
中建三局綜合在上海、武漢等臨海臨江地區的深基坑施工經驗,結合天津地區的地質情況精心編制了超長裝施工技術方案。選用ZSD2000、GPS-20等多種型號的鉆機,采用氣舉反循環工藝和深厚沙土超深鉆孔泥漿控制技術進行120米超長樁試樁施工。通過不斷調整泥漿比重和成孔鉆進速度等技術參數,最終確定了可靠的長樁施工方案,并成功攻克了垂直度控制小于1/300的世界性難關。941根長樁施工合格率100%,一次性通過驗收。
6.5萬立方米底板構筑大廈底盤
117大廈基坑開挖面積12.41萬平方米,與18個標準足球場面積相當,最大開挖深度26.65米,為確保安全撐起“巨無霸基坑”,項目采用“兩墻合一”的地下連續墻+兩道鋼筋混凝土內支撐形式。主塔樓環形砼內支撐直徑達188米,為世界最大圓形內支撐。
大廈底板東西長103米、南北寬101米,底板厚度6.5米,共綁扎直徑50毫米和32毫米鋼筋2500余噸,混凝土澆筑總量達65000立方米,創民用建筑最大體積底板混凝土澆筑世界之最。
大底板混凝土澆筑期間正值天津的嚴冬時節,低溫環境下對大體積混凝土生產和澆筑技術是極大的挑戰。項目部組織了255輛混凝土罐車、26臺車載泵車、4臺56米象泵、400名管理人員和2500多名工人、24小時2班倒連續施工。采用熱水攪拌混凝土,控制混凝土出罐和入模溫度、對泵管增加保溫措施、確保混凝土泵送的連續性等措施,避免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堵管和受凍。同時,在大地板內埋設數字化溫度傳感器和數字溫度計,通過智能無線式大體積混凝土測溫系統,對底板大體積混凝土絕熱溫升和溫差實時監測,使內外溫差小于20攝氏度,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經過連續82小時的不間斷施工,順利完成65000立方米大底板的施工,創造了新的記錄。
4根巨型鋼柱撐起大廈脊梁
117大廈結構設計采用鋼筋混凝土核心筒+巨型框架的結構體系。4根巨型柱與8根箱型型鋼混凝土次柱、8根國內最大的防屈曲變形支撐、9道施工難度行業罕見的環帶桁架等共計14萬噸鋼構件共同構成117大廈主樓堅實的“脊梁”。按照設計預期,117大廈可抗八級強震,如遇與“美國9·11恐怖襲擊案”同等的飛機沖撞力,既使有1根巨型柱坍塌也可確保大廈不倒。
巨型柱分布在塔樓的四個角,單根截面尺寸24米×22.8米,整體類似六邊菱形結構,內部由26個腔體組成,最厚鋼板尺寸120毫米,最大截面面積180平方米,截面尺寸創世界之最。巨型柱從地下室一直貫穿至583.65米的高度,猶如“擎天巨柱”挺起整棟大樓。
巨型柱內腔體眾多,結構異常復雜,為確保腔體內混凝土的澆筑質量,項目部曾專門組織了多腔巨型柱混凝土澆筑模擬試驗。單獨設立以首層巨型柱1/2截面面積1:1比例的實體模型,采用多項新技術試驗獲取了巨型鋼柱內混凝土澆注的均質性、密實性以及混凝土與鋼管壁的粘結性能等參數,相關試驗研究結果,填補了世界超高層建筑多腔巨型柱施工中的施工技術空白,為確保巨型柱施工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把“寶劍”保障大廈補給
如果說117大廈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那么主塔樓核心筒壁上的4臺塔機就是佩戴在英雄腰間的寶劍,如同“變形金剛”一樣輾轉騰挪,彰顯英雄本色。
117大廈采用兩臺ZSL2700和兩臺ZSL1250外掛動臂式塔機。4臺塔機附著于核心筒外墻,采用內爬式爬升方式,用液壓油缸頂升系統附著在爬升帶上爬升。ZSL2700塔機為華北地區最大的起重設備,為全國第4臺、華北地區第1臺,ZSL1250塔機在全國在建項目中也屬罕見。ZSL2700塔機的六節起重臂總長為60米,最大起重量為100噸,最大起升高度超過600米。
117大廈所用的鋼筋、鋼構件等建筑材料和工具全部依靠這四臺塔機從地面吊運至施工層,是大廈施工材料補給的生命線,也是助力大廈施工速度的重要保障。
17米高鋼平臺模架助力大廈成長
遠遠望去,117大廈核心筒上部有十余米高的銀色大罩子,異常奪目。它就是助力117大廈核心筒不斷“長高”的——模塊化低位頂升鋼平臺模架體系,該體系由中建三局自主研發,總重達1000噸,鋼平臺面積達1300平方米;設計荷載1600噸、單次頂升高度6米,屬于大噸位、大行程低位頂升模架體系。
目前,117大廈帶有鋼板剪力墻的核心筒達到“6天一個結構層”的速度,與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相比,在施工面積比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大的情況下,117大廈核心筒施工卻比環球金融中心每層的施工少用了7天時間,創造了施工速度的新紀錄。而創造新速度的秘密就是“銀罩子”內部的獨特構造。該頂模體系掛架高17米,同時提供3個作業面,實現豎向三層施工段垂直交叉流水式作業的施工方法,即混凝土澆筑施工層、鋼筋綁扎施工層和剪力墻鋼板焊接層,為各專業的空間交叉施工作業提供了保證。項目部針對主塔樓的平面和豎向作業區,合理劃分施工區,采用“斜線圖”細化單層施工工期內流水施工的每一個工序編排,協調作業,達到各專業各工序各工種最大程度的滿負荷工作,減少窩工,提升工作效率,加快施工進度。
在今后的施工過程中,隨著剪力墻及巨柱板材的變薄,施工速度還將進一步提升。預計今年年底將達到251米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