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7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時表示,既不能因經濟指標的一時波動而改變政策取向,影響來之不易的結構調整機遇和成效;同時,也不能對經濟運行可能滑出合理區間出現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應對準備。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同日則表示,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還是平穩,7.6%的速度橫向和美歐日等其它國家比較,應該說是比較快的速度,這在國內外復雜的環境下已經很不容易。
此前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3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480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6%.其中,一季度增長7.7%,二季度增長7.5%。
有分析指,二季度經濟增長續放緩至7.5%,市場憂慮下半年的經濟情況。
對此,馬建堂稱,上半年經濟增長7.6%可能是中國經濟發展狀況的縮影,上半年總體還是平穩的,主要指標還在合理的、客觀的區間,下半年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經過努力可以實現全年預期目標。
此外,稍微偏緊的宏觀經濟環境也有利于結構調整,因為倘若經濟增速在12%、13%、15%、16%,可能需求繃得很緊,這種狀態不利于結構調整。
馬建堂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基本動力最主要的就是“十八大”所講的“新四化”,尤其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
他指出,所謂“城鎮化”就是使愈來愈多的居民和經濟活動集聚到城鎮,如此從需求層面來講,就可以帶動很多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
馬建堂透露,2001年到2011年10年期間城鎮化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拉動投資增長3.7個百分點,拉動消費增長1.8個百分點。中國去年的城鎮化率僅有52.6%,但是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都超過70%,所以需求潛力還是很大。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同日則表示,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還是平穩,7.6%的速度橫向和美歐日等其它國家比較,應該說是比較快的速度,這在國內外復雜的環境下已經很不容易。
此前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3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4800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6%.其中,一季度增長7.7%,二季度增長7.5%。
有分析指,二季度經濟增長續放緩至7.5%,市場憂慮下半年的經濟情況。
對此,馬建堂稱,上半年經濟增長7.6%可能是中國經濟發展狀況的縮影,上半年總體還是平穩的,主要指標還在合理的、客觀的區間,下半年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經過努力可以實現全年預期目標。
此外,稍微偏緊的宏觀經濟環境也有利于結構調整,因為倘若經濟增速在12%、13%、15%、16%,可能需求繃得很緊,這種狀態不利于結構調整。
馬建堂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基本動力最主要的就是“十八大”所講的“新四化”,尤其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
他指出,所謂“城鎮化”就是使愈來愈多的居民和經濟活動集聚到城鎮,如此從需求層面來講,就可以帶動很多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
馬建堂透露,2001年到2011年10年期間城鎮化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拉動投資增長3.7個百分點,拉動消費增長1.8個百分點。中國去年的城鎮化率僅有52.6%,但是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都超過70%,所以需求潛力還是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