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吳敬璉:各地放緩投資城建 避免貨幣超發增阻力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3-1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財經網
核心提示:吳敬璉:各地放緩投資城建 避免貨幣超發增阻力

  知名經濟學家吳敬璉16日在北京呼吁各地放緩動輒萬億(人民幣,下同)的大型投資計劃及城市建設計劃等,以避免因信用膨脹、貨幣超發等問題對整體改革帶來阻滯。

  吳敬璉在當日出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舉辦的一個論壇時做出上述表示。他解釋,改革的推出需要保持一個較為寬松的宏觀經濟環境,這意味著全社會的總供給與總需求處于協調狀態。但如果出現貨幣超發、通貨膨脹、泡沫積聚等情形,則改革難度加大。他表示,目前改革的方向仍是推動由市場而非行政命令主導資源配置,這意味著需要放開價格。但在貨幣超發的情況下,一旦放開價格,則可能導致一些產品價格猛漲,后果嚴重。

  吳敬璉指出,中國當前面臨兩大經濟社會難題:一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舉步維艱;二是權力尋租、腐敗等現象愈演愈烈,而解決這兩大難題的關鍵在于重啟改革。他認為,當前的以大量投放資源拉動經濟的粗放式增長不僅導致資源的短缺、環境的污染,同時由于行政權力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力過強,而造成了尋租的體制環境。“若使用加強黨政機關政治權力的方式來干預腐敗只能加重問題,形成惡性循環。”

  針對此,吳敬璉表示,中共十八大最為關鍵的成果就是在“中國向何處去”的各種選擇中明確了方向,把重啟改革提上議事日程。去年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

  在吳敬璉看來,宣布推進改革的決心僅是重啟改革的第一步,而改什么和如何改的問題需要提上議事日程。他建言,改革必須完成三項任務:一是確定改革目標;二是制定重點改革方案和改革總體計劃;三是克服必然存在的阻力,把各項改革措施落實到位。

  他建議可以從分析現實矛盾入手,分析其背后深藏的體制弊病,然后開出處方。以收入分配改革為例,他認為,不能僅從再分配著眼,而應該從生產基礎的角度著手解決問題。吳敬璉解釋,由于投資在中國當前經濟增長中占比較高,因而資本所有者(國家和大企業)收到的回報明顯高于勞動收入的份額,從而引起不公平的生產基礎,這也是收入分配改革需要正視的問題。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