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中國城鎮化不是“鋼筋水泥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3-1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散裝水泥網
核心提示:中國城鎮化不是“鋼筋水泥化”

  香港《大公報》8日刊文指出,中國推進城鎮化,不是簡單地鋼筋水泥化,更重要的是實現產業結構、就業方式、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等一系列由“鄉”到“城”的重要轉變。

  文章摘編如下:

  在推行城鎮化的過程中,與盲目投資、“大干快上”搞基建的老路相比,此輪城鎮化之所以命名為“新型城鎮化”,在一開始就應該是一條全新的路,絕不應僅僅是蓋樓房、修馬路、建廣場,僅用鋼筋水泥包裹起來的新城鎮,是偽城鎮化,是鋼筋水泥化。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7日在記者會上指出,以往城鎮化過程存在三個突出問題,在今后的城鎮化中應當認真加以解決。第一,粗放。城市的規劃粗放、建設粗放、管理粗放,導致大量資源能源的損耗。耕地占用過多、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等等問題突出。

  第二,人口城鎮化明顯滯后,多數城鎮化新人口無戶籍。

  第三,城市擴張非??欤鞘械牟季趾兔婷睬С且?nbsp;面。

  首重實現農民市民化  

  比如,據媒體日前報道,遼寧鐵嶺市巨資打造的鐵嶺新城幾成空城。規劃面積22平方公里的鐵嶺新區在大手筆規劃與投資,數年后,目前面臨發展瓶頸:大量在售樓盤銷售不暢。最暢銷的明星樓盤實際入住率只有20%。自2011年開盤至今只消化了一期50%左右,二期、三期連規劃都談不上,十多個大型項目出現不同程度的開發遲緩。

  城鎮化不是簡單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積擴張,更重要的是實現產業結構、就業方式、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等一系列由“鄉”到“城”的重要轉變。不是鋼筋混凝土的簡單堆砌,而是農民市民化的轉型;不是城鄉二元結構的割裂,而是城市生活方式向農村的推進;不是工業化被動牽引下的人口候鳥式遷移,而是通過移民化人口遷移積聚來推動工業產業布局;不是以環境污染為代價,而是打造綠色生態和智能科技的新宜居城鎮。

  正如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主任慕海平所言,未來的城鎮化應是五方面合而為一。一是產業城鎮化,要通過產業集中帶動人口聚集。二是人口城鎮化,要破除城鄉二元結構,讓1.59億常住農民工享受無差別、無歧視待遇。三是土地城鎮化,要讓城市規模擴張速度與人口增速相協調,集約用地。四是社會城鎮化,要讓社會結構和管理方式適應社會階層結構變化,化解社會矛盾。五是農村城鎮化,要使農村也享受到城市文明。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