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水泥產能過剩依然嚴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2-10-3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證劵報
核心提示:水泥產能過剩依然嚴峻
  中國水泥研究院分析師楊志云認為,需求上升帶動庫存下降,而供給端方面企業仍在控制生產,因此短期內價格上升并不奇怪。但是,一旦足量生產后,華東庫存或許會重新上升,存在價格回落風險,企業協同依然是關鍵所在。

  據了解,早在2004年,浙江水泥產能就已經開始過剩。實際上,水泥產能過剩,已經是目前整個華東區域乃至全國范圍內的問題。

  近年來水泥全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力度不斷加大,2009年-2012年共淘汰落后產能將近6億噸。相關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淘汰水泥落后產能3.7億噸,其中2010年淘汰1.4億噸,是之前四年淘汰總量的61%。2011年我國淘汰水泥落后產能1.66億噸,任務完成率108.2%,比2010年淘汰量增加2524萬噸,增長約18%。2012年淘汰的量比2011年還要多出30%。

  不過,楊志云指出,雖然經過大規模的淘汰落后產能,但是目前產能過剩仍然嚴重,主要是因為立窯被淘汰后,基本剩下都是較為先進的新型干法窯,因此再次淘汰的力度將會大大減弱。而新增的產能基本以新型干法為主,并且規模都比較大。

  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累計投產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570條,設計熟料產能15.33億噸,實際熟料產能達到17億噸以上。目前仍有150余條的在建生產線,預計熟料產能超過2億噸,預計最終熟料產能將達到19億噸,折合水泥產能大約超過26億噸。而2011年全年水泥產量也僅為20.6億噸,產能嚴重過剩。

  此外,隨著生產線的調試和技改,很多生產線生產能力都已經超過了此前設定的產能。據浙江水泥企業負責人介紹,浙江新批的生產線不多,但是已有產能已經大大超過了目前的需求。他指出,目前浙江通過審批的產能約在1.4億噸,但是實際產能可能會達到2億噸。舉例來說,審批時一條4000噸的生產線,經過磨合之后,實際生產能力甚至可以達到6000噸的水平。

  根據工信部數據,2011年水泥行業熟料產能利用率在77.2%,水泥產能利用率僅有73%,熟料和水泥平均產能利用率只有75%。雖然通過停窯人為控制供給壓低了部分生產能力,但是產能過剩對行業的影響仍然非常明顯。2012年上半年,面對低迷的需求,停窯限產也難以穩定價格,帶來價格持續走低。

  如果有重大基建項目刺激需求,水泥消費量有望增長。不過,根據楊志云預測,東部的水泥消費量可能已經達到峰值,未來需求量可能會增長乏力,東部企業有可能不得不率先面對產能利用率降低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