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9月11日啟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同日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正式成立,作為碳排放權交易平臺。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朱小丹,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少華,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覃衛東等出席了啟動儀式。
827企業成首批“控排企業”
所謂碳排放權交易,是利用市場機制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的一種政策工具,企業可選擇通過自身節能減排完成任務,也可選擇購買其他企業富余指標,來完成主管部門對本企業的排放總量控制。
據悉,廣東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將分三期安排,2012年-2015年為試點試驗期,2016年-2020年為試驗完善期,2020年后為成熟運行期。試點階段,被納入控排的企業范圍是電力、水泥、鋼鐵、陶瓷、石化、紡織、有色、塑料、造紙等工業行業中2011年-2014年任一年排放2萬噸二氧化碳(或綜合能源消費量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者。“十二五”期末,廣東力爭將交通運輸、建筑行業的相關企業也納入碳排放總量控制和配額交易范圍。
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首批九大行業827家企業可納入“控排企業”范圍,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為11067.8萬噸標準煤,約占全省能源消費量的42%,約占全省工業能源消費量的62 .7%。廣東省發改委將依據這些控排企業2010年至2012年二氧化碳歷史排放情況,結合所屬行業特點,一次性向控排企業發放2013年至2015年各年度的碳排放權配額。另外還將根據宏觀經濟形勢,參考企業報告的上一年度碳排放情況,適時對企業當年度碳排放權配額進行合理調整。實行碳排放權有償使用制度,碳排放權配額初期采取免費為主、有償為輔的方法發放。
11日,廣東塔牌集團、陽春海螺水泥、華潤水泥(羅定)、中材亨達水泥(羅定)等4家企業為擴大產能項目合計認購了13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權配額,總價7800萬元。據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董事長李正希介紹,這是中國基于碳排放總量控制下的一級市場首例配額交易。
探索推出森林碳匯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啟動的試點明確提出建立補償機制,將森林碳匯納入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昨日,廣東省林業廳與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簽署合作推動林業碳匯交易協議,正式啟動森林碳匯工程。
11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推動綠色低碳建筑發展協議,廣東亞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華潤水泥控股有限公司、中材亨達水泥有限公司簽署仿真和數字化管控技術推廣協議;廣東省發展改革委與興業銀行廣州分行簽署合作推動碳排放權交易協議。
聲音
在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會長馮惠流看來,碳排放交易顯然是一個商機誘人的“聚寶盆”。馮惠流表示,除了碳配額買賣之外,石化行業希望能夠探索其他形式的碳產品買賣,比如二氧化碳產品的買賣。
827企業成首批“控排企業”
所謂碳排放權交易,是利用市場機制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的一種政策工具,企業可選擇通過自身節能減排完成任務,也可選擇購買其他企業富余指標,來完成主管部門對本企業的排放總量控制。
據悉,廣東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將分三期安排,2012年-2015年為試點試驗期,2016年-2020年為試驗完善期,2020年后為成熟運行期。試點階段,被納入控排的企業范圍是電力、水泥、鋼鐵、陶瓷、石化、紡織、有色、塑料、造紙等工業行業中2011年-2014年任一年排放2萬噸二氧化碳(或綜合能源消費量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者。“十二五”期末,廣東力爭將交通運輸、建筑行業的相關企業也納入碳排放總量控制和配額交易范圍。
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首批九大行業827家企業可納入“控排企業”范圍,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為11067.8萬噸標準煤,約占全省能源消費量的42%,約占全省工業能源消費量的62 .7%。廣東省發改委將依據這些控排企業2010年至2012年二氧化碳歷史排放情況,結合所屬行業特點,一次性向控排企業發放2013年至2015年各年度的碳排放權配額。另外還將根據宏觀經濟形勢,參考企業報告的上一年度碳排放情況,適時對企業當年度碳排放權配額進行合理調整。實行碳排放權有償使用制度,碳排放權配額初期采取免費為主、有償為輔的方法發放。
11日,廣東塔牌集團、陽春海螺水泥、華潤水泥(羅定)、中材亨達水泥(羅定)等4家企業為擴大產能項目合計認購了13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權配額,總價7800萬元。據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董事長李正希介紹,這是中國基于碳排放總量控制下的一級市場首例配額交易。
探索推出森林碳匯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啟動的試點明確提出建立補償機制,將森林碳匯納入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昨日,廣東省林業廳與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簽署合作推動林業碳匯交易協議,正式啟動森林碳匯工程。
11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推動綠色低碳建筑發展協議,廣東亞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華潤水泥控股有限公司、中材亨達水泥有限公司簽署仿真和數字化管控技術推廣協議;廣東省發展改革委與興業銀行廣州分行簽署合作推動碳排放權交易協議。
聲音
在廣東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會長馮惠流看來,碳排放交易顯然是一個商機誘人的“聚寶盆”。馮惠流表示,除了碳配額買賣之外,石化行業希望能夠探索其他形式的碳產品買賣,比如二氧化碳產品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