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受市場啟動較慢、需求趨緊等因素影響,山東省建材工業增速放緩,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量和效益雙雙下滑,產品庫存積壓嚴重。預計下半年情況將有所好轉,但預期效益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一、今年上半年全省建材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工業生產增速放緩。前5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建材企業2963戶,完成工業總產值1902億元,居全國第一位。一季度末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1.84%,4月份為9.12%,5月份下降至7.69%,工業總產值增速呈現環比下滑態勢。
2、經濟效益首現負增長。前5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建材企業完成銷售收入1871億元,同比增長11.21%,環比一季度下降2.64%;實現利稅226億元,同比下降0.28%,環比一季度下降0.89%;實現利潤149億元,同比下降2.25%,環比下降2.38%。產品產銷率為97.58%,下降0.26個百分點。
3、虧損面逐步收窄。前5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建材工業虧損面為5.47%,同比增加2.39個百分點。今年2~4月份全省建材虧損面分別為7.35%、7.07%和6.13%,5月份收縮至5.47%,虧損面呈持續收窄態勢。
4、固定資產投資延續性增長。前5個月全省建材工業投資完成294.9億元,增長10.13%,占全國建材工業總投資的8.76%,居全國第一位。其中水泥完成投資29.2億元,增長41.51%,落后于新疆,居全國第二位。
5、出口上升態勢基本穩固。一季度全省建材工業出口額完成5億美元,增長13.86%,占全國建材工業出口總額的10%,居全國第三位。其中花崗石制品完成出口額5605萬美元,增長9.49%;玻璃纖維紗4065萬美元,增長28.08%;陶瓷磚3447萬美元,增長29.58%。
(二)重點建材行業運行情況
1、水泥行業
前5個月全省規模以上水泥生產企業234家,產量完成6056萬噸,同比下降1.24%;水泥熟料完成3598萬噸,下降4.06%,其中預分解窯熟料完成3011萬噸,下降10.7%,預分解窯熟料比重達到83.7%。水泥行業經濟效益明顯下滑,銷售收入完成326億元,增長0.71%;利稅43億元,下降21.94%;利潤27億元,下降28.99%。平均噸水泥盈利45.3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7.89元下降了22.59元,降幅達到33.27%。
今年水泥效益的下滑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一是去年同期市場需求旺盛,價格較高。今年上半年山東省復合32.5水泥約為270元/噸,同比去年每噸下降50元左右,折算減少收入約29.6億元。二是宏觀經濟環境影響。今年房地產市場拉動作用明顯減弱,1-5月份山東省水泥產成品存貨16.92億元,增長了13.65%,企業開工率受此影響,下降了5個百分點。三是人工成本和財務費用持續上漲。前4個月水泥企業財務費用同比上升30.47%,其中利息支出增長了37.74%,企業利潤空間不斷受到壓縮。
2、建筑及工業用玻璃行業
前5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平板玻璃生產企業9家,產量完成3198萬重量箱,同比下降5.66%。建筑及工業用玻璃完成銷售收入163億元,增長9.68%;利稅9.43億元,下降35.88%;利潤4.15億元,下降54.62%;虧損面為13.33%,增加了5.25個百分點;虧損額達到3.98億元,增長了9.4倍。
1-5月份全省建筑及工業用玻璃企業產成品存貨16億元,增加18.33%,平均每重量箱單價下降近20元,行業經濟效益大幅度下滑,分析其根本原因還在于普通浮法玻璃產能過剩。2011 年末全國平板玻璃產能9.9 億重量箱,能力利用率只有83%,多年來持續低于90%的正常水平。目前全國平板玻璃平均出廠價格已經下跌到65元以下,平板玻璃全行業虧損。受國內市場需求下降、國外出口下滑以及產能過剩等影響,平板玻璃行業短期內仍難以走出困境。
3、建筑衛生陶瓷行業
前5個月全省規模以上陶瓷磚生產企業157家,產量完成3.55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1.1%;其中瓷質磚完成2.85億平方米,下降14.49%,陶質磚完成5105萬平方米,下降16.77%。建筑衛生陶瓷共完成銷售收入192億元,下降0.07%;利稅29.4億元,增長2.49%;利潤18.9億元,增長6.51%;虧損面2.16%,增長了0.58個百分點。
由于去年下半年以來全國房地產新開工急劇減少,建陶產品需求明顯下降,企業庫存壓力非常大,前5個月全省建筑衛生陶瓷產成品存貨8.4億元,增長22.85%。由于銷售下滑影響,陶瓷磚價格同比下降6%左右,已經處于虧損運營;用工成本上漲近10%,但多數建陶企業還存在著招工、用工難的現象。衛生陶瓷行業市場基本平穩,一季度存在部分用工缺口,產量有所下降,二季度基本恢復正常生產。
4、石材行業
前5個月全省石材總產量3253萬平方米,繼續保持全國第二位。其中規模以上花崗石企業91家,產量2954萬平方米,增長43.56%;大理石企業27家,產量300萬平方米,增長39.31%。建筑用石加工共完成銷售收入219億元,增長25.93%;利稅32億元,增長27.65%;利潤25億元,增長32.34%;虧損面控制在1.13%,增加0.02個百分點。
石材制品作為優質裝飾材料,逐漸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目前山東省石材企業訂單顯著增長,產品供不應求,部分企業在手訂單多達數月的產能,煙臺、東營和臨沂等石材主要產地產量均有較大增長。盡管自去年以來,石材荒料、燃料、用工成本及運費等成本有所提高,但企業根據市場需求適時調整價格,石材價格逐步上漲,轉移了成本上升影響,同時企業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和產品創新,減少加工損耗,提高了產品出產率,推動了效益的提升。
5、玻璃纖維行業
前5個月山東省玻璃纖維紗生產企業28家,產量完成27.9萬噸,同比下降4.71%;其中池窯拉絲工業玻纖紗企業5家,產量23.9萬噸,增長11.09%,池窯工藝產量比重達到85%以上。玻璃纖維及其制品共完成銷售收入238億元,同比增長12.55%;利稅27億元,增長16.46%;利潤17億元,增長19.38%;虧損面為3.99%,增長2.05個百分點。
玻璃纖維行業自去年以來生產比較平穩,價格在去年下半年到最高約6800元/噸。今年前兩個月受下游客戶清理庫存、市場需求趨緩等因素影響,價格有所回落。進入二季度后訂單持續增長,產銷基本平衡。今年山東省第一條8萬噸池窯拉絲生產線將在泰山玻纖建成投產,該生產線代表了玻纖行業最先進生產工藝,將有力加快推動山東省玻纖行業結構調整步伐。
二、當前山東省建材工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深化,市場需求不足。前5個月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4.3%,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12.4%,與建筑業密切相關的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行業出現市場需求不足,產品大量積壓,價格持續下跌的局面。山東省建材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加17.96%。
2、主營業務成本持續高位。近年來受原燃材料價格上漲影響,山東省建材企業主營業務成本持續增加,今年前4個月同比增長14.37%。企業財務費用居高不下,增長23.04%,其中利息支出增長35.23%,利息支出已占到全部財務費用的76%以上。預計今年企業貸款利息等支出仍將是阻礙融資的主要因素。
三、對策建議
1、我國正處于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時期,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將有助于化解“垃圾圍城”危機。結合水泥產業的節能減排和把水泥產業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目標要求,“十二五”規劃發展綱要已經把支持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有毒有害廢棄物生產線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列入了規劃綱要。目前亟需得到相關政策及財政的支持,建議有關部門出臺扶持政策措施。
2、關于淘汰直徑3.0米以下的磨機問題。全省直徑3.0米以下的磨機量大、面廣,涉及年水泥粉磨能力7000萬噸左右。目前直徑3.0米以下的粉磨站,從企業建立到審核發證,各方面都符合國家法律規定和政策條件,其中還包括眾多在“十一五”期間積極響應淘汰落后產能政策,拆除立窯就地改建的粉磨站。建議直徑3米以下水泥磨機淘汰時間不一刀切,原則上以生產許可證到期為限予以拆除。同時在保持總產能不增加、符合區域規劃布局等限制條件下,允許用大磨機置換現有的小磨機。
3、隨著建材工業的發展,一批新型建筑材料和新興產業項目發展迅猛,成為建材工業重要的產品門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是新型建筑材料在推廣使用過程中存在較大難度,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協調,盡快完善出臺相應的標準,大力推廣新型建筑材料,促進行業發展轉型。
一、今年上半年全省建材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1、工業生產增速放緩。前5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建材企業2963戶,完成工業總產值1902億元,居全國第一位。一季度末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1.84%,4月份為9.12%,5月份下降至7.69%,工業總產值增速呈現環比下滑態勢。
2、經濟效益首現負增長。前5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建材企業完成銷售收入1871億元,同比增長11.21%,環比一季度下降2.64%;實現利稅226億元,同比下降0.28%,環比一季度下降0.89%;實現利潤149億元,同比下降2.25%,環比下降2.38%。產品產銷率為97.58%,下降0.26個百分點。
3、虧損面逐步收窄。前5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建材工業虧損面為5.47%,同比增加2.39個百分點。今年2~4月份全省建材虧損面分別為7.35%、7.07%和6.13%,5月份收縮至5.47%,虧損面呈持續收窄態勢。
4、固定資產投資延續性增長。前5個月全省建材工業投資完成294.9億元,增長10.13%,占全國建材工業總投資的8.76%,居全國第一位。其中水泥完成投資29.2億元,增長41.51%,落后于新疆,居全國第二位。
5、出口上升態勢基本穩固。一季度全省建材工業出口額完成5億美元,增長13.86%,占全國建材工業出口總額的10%,居全國第三位。其中花崗石制品完成出口額5605萬美元,增長9.49%;玻璃纖維紗4065萬美元,增長28.08%;陶瓷磚3447萬美元,增長29.58%。
(二)重點建材行業運行情況
1、水泥行業
前5個月全省規模以上水泥生產企業234家,產量完成6056萬噸,同比下降1.24%;水泥熟料完成3598萬噸,下降4.06%,其中預分解窯熟料完成3011萬噸,下降10.7%,預分解窯熟料比重達到83.7%。水泥行業經濟效益明顯下滑,銷售收入完成326億元,增長0.71%;利稅43億元,下降21.94%;利潤27億元,下降28.99%。平均噸水泥盈利45.3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7.89元下降了22.59元,降幅達到33.27%。
今年水泥效益的下滑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一是去年同期市場需求旺盛,價格較高。今年上半年山東省復合32.5水泥約為270元/噸,同比去年每噸下降50元左右,折算減少收入約29.6億元。二是宏觀經濟環境影響。今年房地產市場拉動作用明顯減弱,1-5月份山東省水泥產成品存貨16.92億元,增長了13.65%,企業開工率受此影響,下降了5個百分點。三是人工成本和財務費用持續上漲。前4個月水泥企業財務費用同比上升30.47%,其中利息支出增長了37.74%,企業利潤空間不斷受到壓縮。
2、建筑及工業用玻璃行業
前5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平板玻璃生產企業9家,產量完成3198萬重量箱,同比下降5.66%。建筑及工業用玻璃完成銷售收入163億元,增長9.68%;利稅9.43億元,下降35.88%;利潤4.15億元,下降54.62%;虧損面為13.33%,增加了5.25個百分點;虧損額達到3.98億元,增長了9.4倍。
1-5月份全省建筑及工業用玻璃企業產成品存貨16億元,增加18.33%,平均每重量箱單價下降近20元,行業經濟效益大幅度下滑,分析其根本原因還在于普通浮法玻璃產能過剩。2011 年末全國平板玻璃產能9.9 億重量箱,能力利用率只有83%,多年來持續低于90%的正常水平。目前全國平板玻璃平均出廠價格已經下跌到65元以下,平板玻璃全行業虧損。受國內市場需求下降、國外出口下滑以及產能過剩等影響,平板玻璃行業短期內仍難以走出困境。
3、建筑衛生陶瓷行業
前5個月全省規模以上陶瓷磚生產企業157家,產量完成3.55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1.1%;其中瓷質磚完成2.85億平方米,下降14.49%,陶質磚完成5105萬平方米,下降16.77%。建筑衛生陶瓷共完成銷售收入192億元,下降0.07%;利稅29.4億元,增長2.49%;利潤18.9億元,增長6.51%;虧損面2.16%,增長了0.58個百分點。
由于去年下半年以來全國房地產新開工急劇減少,建陶產品需求明顯下降,企業庫存壓力非常大,前5個月全省建筑衛生陶瓷產成品存貨8.4億元,增長22.85%。由于銷售下滑影響,陶瓷磚價格同比下降6%左右,已經處于虧損運營;用工成本上漲近10%,但多數建陶企業還存在著招工、用工難的現象。衛生陶瓷行業市場基本平穩,一季度存在部分用工缺口,產量有所下降,二季度基本恢復正常生產。
4、石材行業
前5個月全省石材總產量3253萬平方米,繼續保持全國第二位。其中規模以上花崗石企業91家,產量2954萬平方米,增長43.56%;大理石企業27家,產量300萬平方米,增長39.31%。建筑用石加工共完成銷售收入219億元,增長25.93%;利稅32億元,增長27.65%;利潤25億元,增長32.34%;虧損面控制在1.13%,增加0.02個百分點。
石材制品作為優質裝飾材料,逐漸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目前山東省石材企業訂單顯著增長,產品供不應求,部分企業在手訂單多達數月的產能,煙臺、東營和臨沂等石材主要產地產量均有較大增長。盡管自去年以來,石材荒料、燃料、用工成本及運費等成本有所提高,但企業根據市場需求適時調整價格,石材價格逐步上漲,轉移了成本上升影響,同時企業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和產品創新,減少加工損耗,提高了產品出產率,推動了效益的提升。
5、玻璃纖維行業
前5個月山東省玻璃纖維紗生產企業28家,產量完成27.9萬噸,同比下降4.71%;其中池窯拉絲工業玻纖紗企業5家,產量23.9萬噸,增長11.09%,池窯工藝產量比重達到85%以上。玻璃纖維及其制品共完成銷售收入238億元,同比增長12.55%;利稅27億元,增長16.46%;利潤17億元,增長19.38%;虧損面為3.99%,增長2.05個百分點。
玻璃纖維行業自去年以來生產比較平穩,價格在去年下半年到最高約6800元/噸。今年前兩個月受下游客戶清理庫存、市場需求趨緩等因素影響,價格有所回落。進入二季度后訂單持續增長,產銷基本平衡。今年山東省第一條8萬噸池窯拉絲生產線將在泰山玻纖建成投產,該生產線代表了玻纖行業最先進生產工藝,將有力加快推動山東省玻纖行業結構調整步伐。
二、當前山東省建材工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深化,市場需求不足。前5個月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4.3%,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12.4%,與建筑業密切相關的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行業出現市場需求不足,產品大量積壓,價格持續下跌的局面。山東省建材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加17.96%。
2、主營業務成本持續高位。近年來受原燃材料價格上漲影響,山東省建材企業主營業務成本持續增加,今年前4個月同比增長14.37%。企業財務費用居高不下,增長23.04%,其中利息支出增長35.23%,利息支出已占到全部財務費用的76%以上。預計今年企業貸款利息等支出仍將是阻礙融資的主要因素。
三、對策建議
1、我國正處于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時期,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將有助于化解“垃圾圍城”危機。結合水泥產業的節能減排和把水泥產業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目標要求,“十二五”規劃發展綱要已經把支持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有毒有害廢棄物生產線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列入了規劃綱要。目前亟需得到相關政策及財政的支持,建議有關部門出臺扶持政策措施。
2、關于淘汰直徑3.0米以下的磨機問題。全省直徑3.0米以下的磨機量大、面廣,涉及年水泥粉磨能力7000萬噸左右。目前直徑3.0米以下的粉磨站,從企業建立到審核發證,各方面都符合國家法律規定和政策條件,其中還包括眾多在“十一五”期間積極響應淘汰落后產能政策,拆除立窯就地改建的粉磨站。建議直徑3米以下水泥磨機淘汰時間不一刀切,原則上以生產許可證到期為限予以拆除。同時在保持總產能不增加、符合區域規劃布局等限制條件下,允許用大磨機置換現有的小磨機。
3、隨著建材工業的發展,一批新型建筑材料和新興產業項目發展迅猛,成為建材工業重要的產品門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是新型建筑材料在推廣使用過程中存在較大難度,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協調,盡快完善出臺相應的標準,大力推廣新型建筑材料,促進行業發展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