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經濟部”電價調整方案出爐,用電愈多漲價愈多,工業用電調幅最高,整體平均調幅約3成,其中,離峰電價調幅高達6成。根據估計,這波電價調漲對制造業成本平均增加0.7個百分點。
據報道,整體平均而言,工業用電調幅約3成,商業約2成,住宅則超過1成。目前工業用戶約21萬戶,商業用戶約100多萬戶,住宅用戶則有1140萬戶。
商業及工業用電大戶將首當其沖,包括臺積電、友達與奇美電等電子科技產業,以及鋼鐵、水泥、紡織與造紙的漲幅,恐怕將達35%以上。
工業用電中,以非夏月電價為例,特高壓的離峰電價調幅最高可達67.2%。相關人士表示,離峰電力來源主要是核能及燃煤,近年亞太煤價大漲,離峰用電須反映成本,因而出現較大調幅。
去年全臺家庭用戶平均每月用電量為350度,新電價上路后,估計每戶平均每月支出將增加105元。
臺電提報漲價方案,民生用電級距仍分成5級,但為照顧民生,第1級級距由原110度提高到120度,電價不調,估計21萬戶受惠,占整體用戶2%。每月用電介于110度到120度間,電費“不漲反降”。700度以上用電大戶,漲幅2成6至3成3間,較平均用戶高出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