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資回落市場嚴峻
固定資產、基礎設施投資下降 水泥需求形勢嚴峻
“鐵公機”不占鰲頭
2010年完成基建投資7091億元,2011年預計僅完成4500-5000億,嚴重影響長三角水泥市場;上半年,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853億元,同比增長15.5%,但環比卻減少了5.9%。資金到位率僅為76%;2010年,民航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投資僅646.5億元;
水利、保障房青黃不接
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10年內投4萬億元用于水利建設;
2011年水利部已批和報國家發改委立項42項,已批37項,總投資約1775億元。
今年保障房建需資金1.3萬多億元?;I措壓力大,處快速開工,有限投資階段;
英國《金融時報》:政府承認,三分之一的保障房項目“挖坑待建”。
水泥行業投資、需求減速
從2010年開始減速,2011年-2013年將連續三年下降。目前,水泥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2%。
預計2011年水泥需求增長10.3%,2012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約18%,水泥需求增長減速至4.7%。
前三季東部增速偏低
浙江投資下降 水泥需求趨勢下滑
1-10月,固定資產投資11274億元,同比增長25.6%,分別比一季度、上半年回落3.4和0.3個百分點。
1-10月,基礎設施投資2570億元,同比增長14.3%,分別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回落5.9、5.4和1.3個百分點。
江蘇投資回落 影響水泥需求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有所回落,全年在22%左右;
進入二、三季度后新開工項目個數降幅縮減,未擺脫負增長勢。前三季度,全省新開工項目20943個,同比下降7.1%。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繼續呈現小幅回落之勢,在33%左右。
江蘇固定資產投資6月起遞減 2011年1-9月
上海市城市基礎設施投資持續低迷
1-10月,上海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748.14億元,比去年同期降1.9%;
1-10月,城市基礎設施投資743.62億元,比去年同期低23.6%,降幅比1-9月擴大2個百分點。
缺乏新開工大項目支撐,上海城市基礎設施投資持續低迷
中國明年經濟將面臨下行風險
商務部長陳德銘:全年CPI漲幅將控制在5.5%左右,GDP超9%,明年經濟形勢復雜,仍在緩慢復蘇,明年面臨下行風險。
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歐債危機持續惡化、干擾復蘇因素增多,令明年世界經濟不容樂觀。
二、上海市場率先減緩
三、“十二五”舉措
長三角水泥產業如何發展
-節能限產
-聯合重組
-產業升級
-壯士斷腕
雷會長:十二五面臨全國性過剩挑戰
2010年已有新型干法生產線1273條,熟料產能125,573億噸,人均產能936Kg。今明兩年還有253條生產線投產,新增熟料31,842萬噸,水泥總產能將達25.81億噸。
以長三角為代表的華東地區已出現全局性產能嚴重過剩,南方水泥等大企業水泥窯利用率不足70%。
1、海螺產業升級
引領結構調整之路
海螺窯處理城市垃圾
2010年3月,日處理600噸示范項目建成,垃圾處理量已達15.7萬噸。走出水泥工業發展循環經濟,打造綠色環保產業新途徑。
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對利用水泥窯處理城市生活垃圾高度的關注和肯定。
2、上海產業升級發展環保產業
—白龍港污泥項目前期工作
—礦粉配置海工水泥
以處理城市廢棄物為主的新一輪結構調整
上海進行第二次產業結構調整:已關閉2000t/d以下等五條新型干法生產線;擬關閉100萬噸/年以下的粉磨站;在減量基礎上,投資約16億元,建設以處理城市廢棄物250萬噸為主的大型干法生產線。
合作解決城市垃圾處理難題
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會見豪瑞集團馬庫斯o阿克曼一行,對豪瑞集團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技術給予了高度肯定,并表示希望加強在此方面的合作,在為上海城市建設提供本地生產的優質水泥產品的同時,解決城市垃圾處理難題。
上海資源綜合利用初具規模
2010年資源綜合利用總產值達170億,綜合利用率達到96.7%。其中,冶金渣排放量1328萬噸、利用量1308萬噸、利用率98.5%,粉煤灰排放量556萬噸、利用量516萬噸、利用率92.8%,脫硫石膏排放量98.8萬噸、利用量96.9萬噸、利用率98.1%。
地方政策鼓勵協同處置
制定《上海市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188家企業減免增值稅3億元,所得稅8755萬元。
出臺《上海市循環經濟發展和資源綜合利用專項扶持暫行辦法》。102個項目獲得財政補貼6025萬元,拉動企業投資近10億元。
出臺《上海市脫硫石膏綜合利用和安全處置實施方案》、《上海市脫硫石膏綜合利用專項扶持實施辦法》。使上海市脫硫石膏在年均增長近50%的情況下做到完全消納。
協同處置的難點
目前暫時性困難主要是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的缺乏,政府多頭和公眾對環境友好型的垃圾協同處理的支付能力還不足。
該工作的順利實施還需要國家有力的監管。
呼吁中國水泥協會協調建設、工業、環保、環衛、財稅等多行業,共同推進。
3、上海市場價格初步回歸
長三角限電 自覺節能限產
長三角大企業上海市場占有率
海螺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快
蕪湖海螺三期2×12000t/d熟料生產線工程暨配套36兆瓦余熱發電項目,回轉窯鋪磚鑄窯,原料磨試機運行,世界單體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熟料生產基地已初見端倪。
海螺在華東地區總熟料產能超過6400萬噸。穩定在華東核心區域市場份額。
海螺是穩定市場的中堅力量
上海市場占有率超過三分之一,穩居老大地位,價格話語權,2010年以來積極參加市場協調。要研究產能過剩地區新線大窯的投產引起的市場變化及對策。
長三角地區聯合重組的龍頭
南方水泥,僅三年時間,在南方七省一市聯合重組150家企業,形成產能1億多噸的大型集團,將不良資產轉變成優良資產,為世人矚目的業績。
成為穩定上海和長三角市場,行業自律的帶頭人。
江蘇淘汰落后“十二五”再創輝煌
2011年江蘇省淘汰水泥行業落后產能比國家任務多478萬噸。 2011年落后產能淘汰任務提前1個月完成。
江蘇南部水泥在上海市場占有率已居第二位。
金峰-江蘇水泥的龍頭企業
7條新型干法生產線1條2500t/d、6條5000 t/d及配套純低溫余熱發電,年水泥生產能力2000萬噸;
“十一五”末,實現水泥產能3200萬噸的規模;
近300萬噸水泥進軍上海市場,積極參加市場協調,起到重要砝碼作用。
4、長三角率先發展高標號水泥和高標號混凝土
上海是全國混凝土產業龍頭,產能1億立方米,正在考慮向上游產業鏈延伸
高標號水泥\高性能水泥混凝土
雷前治:“高標號水泥在提高建筑物耐久性和節能減排方面效果顯著,用高標號水泥澆筑1立方米混凝土,節約12%-15%的水泥。建筑使用壽命更長,減少重復維的資源浪費,推廣高標號水泥十分必要?!?
江西南方明年達三千萬立方米
江西南方與6家混凝土公司聯合重組。標志著江西南方新增混凝土產能405萬方,江西南方今年年底混凝土產能達到1500萬方,2012年達到3000萬方米。
呼吁協會聯合建設部共同推進
雷前治認為,推動高標號水泥發展這個課題更重要,應從應用領域、從建筑部門做工作。作為協會,我們一直在呼吁,推動國家建筑標準的改革。
四、聯合重組,縱深發展。
長三角地區形成幾家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南方特色—聯合重組 統一經營
南方水泥2010年,已聯合重組150家企業,產能超1億噸,總資產超400億元,銷售收入超200億元,利稅超30億元。
南方水泥為中國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探索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十二五目標:1000億元
2010年,海螺集團實現營業收入超過600億元。經過3~5年的努力,營業收入力爭突破千億元。
近幾年發展戰略仍以新建為主,開始轉向收購并重。
五、上海市場前景
穩中有降 質量嚴控 群雄爭霸
上海水泥市場預測
2010年世博會召開,全年水泥用量從2700萬噸降至2350萬噸左右,2011年繼續降至2100萬噸。
“十二五”期間,在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等配套建設項目、軌道交通以及迪斯尼等項目的啟動,市場需求維持在2000萬噸左右。
上海加大對市場水泥的質量控制
實施IC卡、誠信手冊、統一質保單、合格供應商優先推薦等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