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滋生腐敗,道理都懂,沒有意外。懸念只剩下細節:下一個腐敗案什么時候、在哪個行業爆發?主角何許人?是否“裸官”?涉案金額和情婦數量有沒有打破紀錄?這么多壟斷行業,又有這么多本來在解除管制進程中的行業回歸壟斷,土壤豐厚,只需要催化劑。壟斷行業反腐,日益變成一道乏味的填空題。
分析壟斷可以很復雜:指的是壟斷地位還是壟斷行為?指的是在競爭中勝出而形成的壟斷?還是所謂自然壟斷?還是行政壟斷?
分析壟斷也可以很簡單:只有一種壟斷長存。競爭而來的壟斷地位,消解于新技術新商業模式和新競爭者,今天誰還把微軟當回事?基礎設施網絡如城市水電氣網絡被認為是自然壟斷,那只是因為替代技術還未出現,還記得城市電信網也被認為是自然壟斷的年代嗎?今天還有幾個人哪怕在家里還用座機打電話?惟有行政壟斷不然,只要為之加持的權力之手常在,行政壟斷就長存。
行政壟斷不僅長存,還在擴展其秩序。鐵路網壟斷于鐵道部,中移動是電信寡頭,這是現實;高鐵設備供貨本來是充分競爭市場,附著于中移動網絡之上的各種服務應該是充分競爭市場,這是道理。道理在現實面前碰得粉碎。中移動黨組書記張春江被查引爆中移動窩案,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落馬……每一個官員的倒臺,必然牽涉到一個或多個相關產業鏈上的“新貴公司”。這已成為近年司空見慣的組合。
近年來,圍繞著鐵路、電信、電力等行政壟斷行業,崛起了一大批新貴公司,在短時間內爆發性成長,壟斷某個細分領域,吸引了包括PE(私募股權基金)在內的各種投資者的關注。發現這些潛在小壟斷者并將之推上市,成為了投資者們競相追逐的造富捷徑。
這些公司的共同特點是業務單一,收入高度依賴一個大型行政壟斷企業,在細分領域獲得壟斷地位的關鍵均是某種“特殊關系”。關系之妙,在于站在行政壟斷巨人的肩膀上,通過權力之手筑起準入壁壘,將競爭者排除在外。它自然延伸了行政壟斷。它排斥競爭者,然后在關系人之間分享壟斷利潤。
行政壟斷之禍,在于扭曲一個行業的價格和服務;在于創造適合關系大師們蓬勃生長的土壤;在于自我復制到與行政壟斷行業相關的競爭性行業,繁殖大量寄生的關系型壟斷者。行政壟斷不僅創造超額利潤,還創造了這超額利潤的分配機制。
這也是一條高風險之路。鐵路和電信反腐風暴來襲,行業政策重調隨之而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大大小小的關系型壟斷者受沖擊巨大。成都娛音的上市之路已經夭折,資金被凍結;中鐵泰可特的最近一輪融資亦化為泡影。因權力而興,也因權力而敗。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如果行政壟斷不除,反腐風暴就注定會周期性來襲。寄生于行政壟斷的關系型壟斷者,也將永遠處于風暴來臨前的不安和恐懼之中。
下面是他們的故事。
高鐵滋生附骨之蛆 多少PE夢寄壟斷路
鐵路反腐颶風以及隨之而來的高鐵政策重調,正在驚醒PE投資者的高鐵夢。一些人選擇逃離,另一些人還在尋找火中取栗的機會。
就差一步,九鼎投資就投資了中鐵泰可特環保工程有限公司(下稱泰可特)——前身為山西金漢德,一家由丁書苗實際控制、一度壟斷了高鐵聲屏障市場的神秘公司。
現在,九鼎投資合伙人蔡蕾有理由為此感到慶幸,“去年底、今年初,我們正要和泰可特簽協議,還沒簽對方就出事了。”當時,博宥集團正準備轉讓泰可特部分股權,同時泰可特也要增發新股,預計融資數億元。多家PE對金漢德做了盡職調查,估值約16億元,九鼎預計投資2億多元。正當簽約關鍵時刻,丁書苗因鐵道部前部長劉志軍一案被查。消息傳來,投資者作鳥獸散。
短短半年時間,丁書苗花了十年功夫苦心打造的博宥王國,正在土崩瓦解。
除泰可特外,受丁書苗“調查門”影響,曾經壟斷高鐵輪對市場的智奇,其市場壟斷地位也被打破,一夜之間從PE追逐的焦點,變成了前途未卜的問號公司。智奇與泰可特仍在努力“去丁書苗化”,尋找可能的接盤者。但在市場人士看來,泰可特所在的聲屏障市場門檻太低,經丁書苗案已風雨飄搖;智奇技術實力較強,其依靠關系建立的壟斷地位被打破后,市場估值也可能大為縮水。消息人士透露,丁書苗實際控制的另一家企業高鐵傳媒,即將以6億元的價格將80%股權轉手他人。
這并非丁書苗一個人的命運,整個高鐵產業鏈上的許多公司也都在煎熬之中。鐵路反腐颶風以及隨之而來的高鐵政策重調,正在驚醒PE投資者們的高鐵夢。在過去數年中,它們和九鼎一樣被這片壟斷沃土所吸引,紛紛追逐高鐵產業鏈上細分市場的壟斷者們,不惜以十幾倍市盈率甚至更高的估值進入,只為未來的上市機會。如今,一些人正在逃離陷阱,另一些人仍在低谷中尋找火中取栗的機會。
當PE遇見高鐵
劉志軍案發前,高鐵領域企業估值已令投資人頭疼。深創投一人士稱,“去年投資估值一般在8倍至12倍,今年初是12倍至15倍”
對躋身于高鐵產業鏈的企業,近三年是它們最好的時候,收入幾乎超過過去十年總和。自2008年高鐵“大躍進”以來,中國每年新增鐵路投資3000億到7000億元。更有投資者推算,未來十年中國鐵路投資規模將達到甚至超過11萬億元。巨大的投資拉動,意味著從基建、裝備,再到上游零部件,整個高鐵產業鏈會步入超長高景氣周期。
普通人難以想象,高鐵相關的零部件有四五萬個,每個車門、輪軸、連接器,甚至道釘、餐車用具都會催生出一個細分市場,誕生出一家家名字陌生卻規模上億的企業。高鐵的蛋糕就是如此龐大而誘人!
逐利的資金蜂擁而至,各種PE摻雜其中,出價也隨著投資熱而水漲船高。
成都普羅米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普羅米新)是一家剛成立三年多、注冊資金100萬元的小公司。2010年它錄得5000多萬元收入,凈資產500多萬元。今年2月,長園集團(600525.SH)子公司長園盈佳投資公司(下稱長園盈佳)以1500萬元獲得普羅米新30%股權,對價約為5倍市盈率。
這是長園盈佳第二筆高鐵投資。2009年7月,長園盈佳以3500萬元收購北京中昊創業30%股權。后者設計、生產、銷售鐵路工程材料產品。憑借這兩樁投資,長園集團打入了高鐵領域。
普羅米新公司高管對記者稱,公司原來主業是測量設備和精密定位系統,后來自主研發高鐵測量儀器打入鐵路市場?!拔覀冓s上了機會,誰也沒料到發展這么快。尤其2010年是爆發式增長,我們參與了十余個高鐵項目,僅京滬高鐵就實現銷售2000萬元?!钡啾硎荆笆芎暧^因素影響,2011年銷售收入會有所波動。”
像普羅米新這樣的公司,近些年在鐵路產業鏈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投資人熱烈追捧。比較起來,普羅米新規模尚小,業績波動較大,長園盈佳對其5倍市盈率的入股價格不算高。在劉志軍案發前,高鐵領域企業估值迅速提高已令投資人頭疼。深圳創新投的一位人士對記者稱,“去年投資估值一般在8倍至12倍,今年是12倍至15倍。”因為資金泛濫,PE競爭激烈,整個市場估值都很高,不止高鐵。
高鐵相關企業奇跡般的增長,吸引了眾多投資者,但真正了解這個行業的不多。2009年以來,武漢格瑞林、今創集團、湖北黃石邦柯、浙江天臺永貴電器、常州長青埃濰交通設備有限公司等先后完成了引資,其中企業規模最大的是今創集團。在2009年軌道交通行業,今創集團(下稱今創)年收入超過30億元,凈利潤2.78億元,排名第12位,是僅次于南車和北車的核心企業。
今創是江蘇常州的一家民營企業,做五金塑料起家,其鐵路相關產品包括動車內飾等。2003年成立時,注冊資金2000萬元,股東為俞金坤和其子戈建鳴。2009年6月今創增資擴股,香港摯信通過專門成立的中國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出資4.5億元,以每股11.25元獲得今創3998萬股,占24.99%股份。
摯信是進入高鐵投資較早的一家PE。自2008年10月中國新的高鐵規劃出籠后,在很多資本還在猶豫和觀望“高鐵能搞多大”時,摯信已經找到今創。摯信資本的主要合伙人為原盛大網絡的CFO李曙君,他在2006年離職后轉做PE,現在是今創集團的董事。
2009年另一個高鐵產業投資案例,是武漢格瑞林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格瑞林)。這是一家做水泥外加劑的民企,創始人為張緒建。公司于2009年至2010年間引資,投資者包括深圳加利利投資、深圳創新投、天堂硅谷、湖北高投,以及湖北高投與深圳創新投合資的紅土創投等多家PE。2010年3月,深圳創新投(下稱深創投)等簽約投資6000萬元,其中深創投與紅土創投共投資3000萬元,湖北高投投資600萬元,估值是2009年業績的8倍左右。
一家對格瑞林做過盡職調查的PE對記者稱,“這個項目還是偏早期。2009年春節后我們也去看過,當時凈利只有1000多萬元。”據他透露,當時深圳某創投公司聽說湖北高投、深圳創新投要聯合投資格瑞林,怕失去機會,就提前以每股5元左右價格進去了,但湖北高投當時嫌貴。2009年格瑞林業績大幅上升,在深創投的領投下,湖北高投等方才正式投入。
從上述案例中,PE之間以及PE和目標公司之間的博弈之激烈可見一斑。另一家在2010年9月完成引資的是湖北黃石的邦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邦柯),公司所有者為柯智強、張慧凌夫婦。
兩人均為1965年生人。1991年夫婦二人創業,2004年以實物出資成立邦柯,注冊資本500萬元。2010年9月和10月,邦柯兩次引資,當時以凈資產1.17億元折合4500萬股,引資后夫婦二人各占30%多股份,四家投資機構——武漢中金萬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浙江宏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湖北九派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中金創新(北京)國際投資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計占20%,此外還有近30名自然人持股。今年3月,邦柯已進入上市輔導。
邦柯去年收入過億元,利潤超過3000萬元,正處于業績爆發期。中金創新的劉珂對記者稱,他非??春冒羁碌某砷L性與創新能力,“此次引資約7000萬元,每股約15元,市盈率約10倍?!?
2008年一家PE在湖北科技廳安排下去過邦柯。他印象中邦柯當時做貨柜為主,技術含量并不高。但隨著高鐵發展,邦柯現在主要利潤已來自車檢和物流自動化,在輪對檢修檢測方面也有一定市場份額。一位對邦柯做過盡職調查的人士持保留態度,“很多鐵路設備的設計標準是統一的,很難說誰有核心競爭力。邦柯很會捕捉市場機會,但我們對企業未來發展的持續性、主業清晰度沒看清楚,所以沒有投資。”
不過,在所有這些公司高速成長甚至獨霸某一細分領域的光環背后,真正的危險在于:由中國鐵路壟斷體制之下形成的這條產業鏈,競爭規則不透明,普遍靠關系開道,很難讓投資人高枕無憂——風險或來自貪腐案,或來自政策變動,或來自灰色的招投標與投資變更過程。一旦靠山倒塌,企業在技術上又沒有核心競爭力,訂單會很快失去,先期投入的巨額成本以及未來的高增長夢想,也會迅速化為幻影。
PE并非不知其中深淺,但沒有人想到夢醒得如此之快。
“去丁書苗化”
投資者看中的是金漢德和智奇們的壟斷資源,這種壟斷地位的建立和維系全靠關系
今年年初,博宥集團實際控制人丁書苗被有關部門正式調查。這位山西晉城的女商人2000年左右赴京闖蕩,以拉攏領導身邊人(包括秘書和保姆)等方式苦心經營了一張關系網,先后進入高鐵聲屏障、高鐵傳媒、影視投資、房地產等領域,也在數百億元的鐵路招標中充當中間人收取費用。
有關部門對丁書苗的調查始自去年夏天,當時審計部門查賬后發現有國企通過賬外給她中介費。一位國企人士對記者坦言,“這是行業潛規則。我們是通過咨詢費給的,但有關部門叫她來核查,她什么都不懂,怎么得的咨詢費?一下就看出破綻了?!?
丁書苗被查之時,九鼎投資對泰可特的投資已過了內部二審,只剩下最終價格尚未商定。泰可特大股東——博宥集團有關人士則對記者稱,“我們要15倍以上的PE,他們接受不了,最后一家PE都沒有投。”
泰可特原名山西金漢德環保設備有限公司。2010年中期,風頭正盛的金漢德與中鐵電氣化局簽訂股權轉讓框架協議。按協議,中鐵電氣化局將再依據有關規定對金漢德進行財務審計和資產評估后,再協商確定轉讓價格。由于資產評估未如期進行,后續的審批、付款等程序至今沒有實質性進展。
投資者看好泰可特是因其壟斷地位,而壟斷的建立與丁書苗的關系網息息相關。金漢德生產高鐵聲屏障,成立于2006年9月,次年引進德國旭普林工程公司的透明材料、混凝土、鋁合金三大聲屏障系統集成技術,改進后申請專利。金漢德2008年中標京津城際,2009年中標武廣、鄭西、廣深港高鐵,這三個招標項目原本投資額5.3億元,后增加到6.1億元,金漢德獨攬標權。
多位在國內從事聲屏障的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直到京滬高鐵建設啟動之前,中國高速鐵路的聲屏障市場幾乎由金漢德壟斷?!岸缃o人的印象是一家獨大,因為拿不到訂單,我們甚至考慮過投靠她。”一位想參與聲屏障投標的人士坦言。
但這一壟斷,在2010年底京滬高鐵約50億元的競標中被打破,在內定泰可特的說法被捅到網上之后,第一次招標結果被廢,最終金漢德沒有一個標段中標,另有五家企業中標。業內觀察家認為,丁書苗出事是個中主因。
博宥集團的一位內部人士,則指責其他公司“抄襲設計”,“螃蟹養肥了,大家都來了”。據他介紹,當初金漢德進入聲屏障,大家還覺得是小市場,沒有國企愿意進。他否認聲屏障是“簡單產品”,稱公司委托德國旭普林按照時速350公里設計,不僅支付一次性的技術款,每年還要從銷售收入中給德國公司提成。公司也進行了二次改進,“產品成本比行業平均水平高10%-15%。京津線前包括技術、設備、廠房在內的投入達上億元。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350公里時速的聲屏障企業”。
金漢德的一家競爭對手則說法不同。這位業內人士稱,聲屏障行業發展已有一二十年,企業眾多,產品并沒有太多技術含量,差別主要在于細部結構的處理?!熬暗耐稑耍皇俏覀儧]技術,而是沒有資質,必須和別人聯合才能進去?!?
金漢德的另一家競爭對手新筑股份(002480.SZ)則后來居上,在2010年底中標了京滬高鐵二、三標段,總計8.46億元,加上其他高鐵項目合同超過10億元。新筑股份2010年聲屏障銷售收入4.6億元,是上年的66倍。
智奇鐵路設備有限公司(下稱智奇)是丁書苗控制下的另一家高鐵零配件企業。智奇于2007年10月由智波交通運輸設備有限公司(下稱智波公司)與意大利Lucchini(路奇霓)公司合資組建,是目前中國惟一一家高速動車組輪對生產和檢修基地,注冊資金1.5億元,項目總投資約11億元,其中智波公司占75%,外方占25%。智波公司是2006年根據鐵道部批復組建,股東有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下稱山煤)、博宥集團和博宥集團旗下的中昶投資,注冊資金1.5億元,中昶占40%股份。
在動車組中,九個精度最高的部件中與安全性最相關的就是輪對(主要包括車輪和車軸)。輪對技術含量高,加工精度高,制造工藝復雜。據悉,普通機車車輪的售價在9000元/噸左右,動車車輪的售價約為2萬元/噸,而高鐵車輪按標準可賣至6萬元/噸。但目前進口高鐵車輪的售價在10萬元/噸左右。而且高鐵車輪是易耗品,平均壽命僅2.5年,后續檢修維護費用也很高昂。
目前國內動車組的高鐵輪對全部出自智奇。數家PE向記者表示,它們曾參觀過智奇,大部分是引進的生產線,國產化程度很低,管理非?,F代化,年收入數十億元。對于這樣具有壟斷地位的企業,PE們當時“垂涎欲滴”,但智奇表示并不需要引資。
隨著高鐵腐敗案的牽連,智奇的壟斷也將被打破。馬鞍山鋼鐵股份(600808.SH,下稱馬鋼)有關人士對媒體表示,以前90%的客車車輪、60%的貨車車輪都出自馬鋼?!敖衲陜缺仨殸幦⊥瓿刹㈤_始生產250公里時速的動車車輪;350公里時速的高鐵車輪也要在今年進入研發階段?!倍毓?600169.SH)的高速列車輪軸國產化項目也在去年底正式開工,其募集資金的16億元將投入該項目,超過了智奇11億元的投資額。
如今陷入尷尬的智奇將何去何從?這取決于博宥集團是否以及如何處置這一資產,“去丁書苗化”是第一步。據了解,博宥集團旗下的高鐵傳媒正洽商引入新的投資者,而智奇目前也和一些潛在意向方展開交流,其中包括金融背景的PE私募,以及類似南車投資的產業資本。
堅硬的壁壘
認證成為了排除競爭、保護壟斷的手段,鐵路系統不僅內部缺乏市場化競爭,外部人進入的門檻更高
當智奇獨攬高鐵輪對市場之時,生產普列輪對的馬鋼也與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進行技術合作,研制國產化輪對。但一位知情人士對記者透露,當時馬鋼試制出的產品,鐵道部不給認證,這無異于增加了輪對市場的進入壁壘,保護了智奇的壟斷性。而有類似遭遇的企業遠不只馬鋼。
南車的一位技術人員對此評論稱:“當時山煤和博宥這樣毫無技術背景的公司來做高鐵輪對,業內都感到奇怪,這個產品很專業,我們整車廠都不做。讓有輪對生產資質的企業引進技術才是合理的。之前馬鋼、太原重工是普列輪對的兩大基地。”
上述南車技術人員介紹,在高鐵領域,主機車是國字號的,九大關鍵技術(包括總成、轉向架、車體、牽引傳動系統、網絡控制系統、制動系統等)均引進了國外技術,以合資為主,“目前還不敢做純國產的產品?!?
2004年底,位于四川資陽的南車資陽機車有限公司想率先開發大功率內燃機,與全球最大建筑設備制造商卡特彼勒簽訂了合同,2005年1月底引入一臺6500馬力的整機CAT3616。代價是300多萬美元技術轉讓費及一定比例技術使用費,此后資陽還引進了一些散件??ㄌ乇死盏倪@臺柴油機以往多用于船舶,資陽引進后裝載于機車上,但這個機車至今拿不到“出生證”。資陽曾考慮拉到歐洲去做試驗,也被有關部門給壓了下來?!?004年企業開發產品還有自主權,但能否認證鐵道部說了算,帶有指定性;2005年以后,鐵道部確定了兩家高鐵內燃機車重點企業,其他企業就更做不了了。”一位知情人士稱。
北京有家企業也和資陽一樣拿不到認證資格,最終與北車合作才進入市場。資陽的研發則到此為止,生產了一臺機車租賃給西延鐵路。“跑得非常好,比現在市場上的還好?!鄙鲜鲋槿耸糠Q。不過,后來未能繼續采購的散件還躺在卡特彼勒的庫房里。
直到2009年11月,南車旗下的戚墅堰機車有限公司才與通用電氣(GE)旗下GE運輸系統集團簽署合資協議,合資企業總投資額為9000萬美元,各占50%的股份?!斑@個代價比當時資陽只引進技術的成本高得多,資陽只是支付較低的技術費,合資則是讓外方拿走利潤?!鄙鲜鲋槿耸糠Q。
多位鐵路業內人士稱,類似資陽的事例很多,不僅鐵路系統內部缺乏市場化競爭,外部人進入的門檻則更高。例如,列車自動控制系統在高鐵建設的總投資中約占10%的比例,而其中采購量較高的是通信信號系統,但這一領域長期被像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等“路內”企業所壟斷,而像華為、中興通訊這樣的通訊企業,雖然在高鐵客專數據網項目中屢屢中標,但其通信信號系統至今未能獲得準入。
2010年9月,華為在德國柏林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上展示了HRC(High-Speed Railway Communication)端到端解決方案,以及最新的基于LTE技術的高速鐵路寬帶通信解決方案。
一位業內人士稱,進入鐵路行業,取得鐵道部的認證至關重要。按照鐵道部對聯合體投標的要求(即必須與外商合資),即使一些路外企業具備相應技術、已有類似產品,如果沒有業績,也很難成為鐵路合格供應商,一般只能與國外企業聯合才有可能曲線入市。
而真正“入圍”的未必是好企業,“鐵道部有個大本,我們從里面挖項目?!币晃粡氖翽E投資的人士稱。所謂“大本”,即鐵道部的采購目錄,被業界視為“投資寶典”。
“采購目錄分為一級和二級,前幾年剛推出的時候主要靠關系進去,很多是業內不知名的企業;后來這幾年慢慢調整,現在至少都是做過項目的企業?!币晃煌瑫r參與鐵路和電信工程項目的人士稱,“鐵路和電信比差距很大,電信每年的投資也有數千億,拿出的采購目錄就比較像樣,好企業都在上面,鐵路系統相比之下就魚龍混雜?!?
變更術玄機
在鐵路行業,幾乎每個項目競標都是超低價,賺錢主要靠后期變更。這就要求從路局、總包、設計到工程監理層層打點關系
對于鐵路供應商而言,訂單是最重要的,但訂單因盤根錯節的利益網絡及隱晦其間的灰色潛規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執行合同和收賬就更有玄機,不通曉個中路徑的即使拿到訂單也賺不到錢。一家高鐵供貨商對記者稱,“當初我們在哈大線上技術投入最大卻沒有中標,但意外地又中標了京滬高鐵多個標段?!?
中國北車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唐車)的一位經理稱,原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張曙光評院士時,另一家國有車廠組團幫他跑評委,挨個拜訪,最后就差一個人沒搞定而未通過,因為院士必須全票通過?!捌髽I也是沒辦法,訂單是鐵道部談,然后分給我們。我們非常希望能在一個正?;?、規范化的舞臺上去演練中國高鐵,但體制不變還得討好領導。”
鐵路招標的主體有鐵道部,也有甲方(如客專公司、鐵路局)或總包。鐵道部有專門的《鐵路建設項目甲供甲控物資設備目錄》。
中鐵工一位人士向記者介紹,在鐵路基建領域,有資格參與總包的企業約有三四十家,中鐵工、中鐵建的分公司都可單獨參與投標,近年來中交集團、中國水利集團、中國建筑、中冶等大型國企也紛紛進入。
但大國企之間的“游戲”亦非市場化競爭,最后的砝碼往往是比誰的關系硬。2010年某市新建站房工程的招標競爭頗為激烈:一國企在凌晨三四點鐘買通了競爭對手的預算員,探聽到底價,在20億元的標的中以高出400萬元中標,但慶功之時接到電話要重新競標。最終北京一企業中標,“原因是北京一位高層領導打了電話”。
一家被卷入丁書苗案的國有大型建筑公司董秘透露說,丁書苗曾同時替兩家企業投標,拿出的標書都一樣。但“企業沒辦法,給中介費才能在鐵路上拿到項目”。
“鐵道部在招標上已經失控了,進展太快、項目太多管不過來,中間商、捐客太多了,真的假的都有,在其他行業沒有這么嚴重?!币晃欢嗄陱氖抡痉抗こ痰娜耸糠Q。
一位做過鐵路審計的人士對記者透露,沒有資質的企業經常通過關系得到轉包業務,以前還有轉包合同,現在學“聰明”了,連合同也沒有了,查賬時就說是下屬項目部的。而工程回款則通過集團在下屬多家子公司之間轉移,根本查不清是誰在分包,誰是幕后“操盤”者。在一南方高鐵火車站的招標中,幕后操盤者影響甚大,供貨商都知道要入圍得去高爾夫球場找他談,連地方路局都沒有話語權。
在參與高鐵建設的很多企業看來,對于鐵道部,第一位的是按期完工,這是硬約束,時間要求遠高過質量和造價。中鐵建中標濟南一項目后不能按進度完工,在只剩最后一個月時濟南鐵路局讓中鐵工趕來救急。
鐵道部也意識到招投標問題,雖有查辦,但涉及復雜人事與利益關系,難以下手。鐵道部分管工程的副部長盧春房去年10月在“鐵路工程建設領域專項治理工作”會上表示,要深入排查工程與物資招投標資格審查不嚴、違反招標程序、排斥投標人、干預或插手招標、規避招標、圍標串標,以及投標人中標后違法分包、轉包等突出問題。
劉志軍被查以來,有關部門正對鐵路系統深入調查,有些供貨商被要求填寫調查表,調查內容包括“怎么拿的項目?誰拿的?招標程序是怎樣的?你認識誰”?!斑@個表很難填,填少了,說不認識人,一看就是假的;或者你沒寫,但別人寫到了你,把戲也穿了;而寫多了,萬一相關人等出事,就得受牽連。”一位高鐵建筑商說。
不正常的招投標流程,扭曲了價格杠桿?!霸阼F路行業,幾乎每個項目競標都是超低價,賺錢主要靠后期變更。”一位參與鐵路工程的人士說,“而變更要從路局、項目指揮部、設計到工程監理層層蓋章,每個環節都得有關系,都得打點。”很多鐵路項目的最終投資額與預算差距很大,如廣州新站的實際投資額竟超出預算約一倍。
按照決策程序,預可行性研究是“估算”,可研報告做出的是“概算”,初步設計、施工圖出來后是“預算”。一位業內人士介紹說,概算相對準確,但到了做預算時,因為有財政部、發改委監督,鐵道部自己會先卡一道,壓低預算。資金盤子一緊,后期就要通過不同路徑來消化——一是找自己信得過的企業如中鐵建、中鐵工來做,它們很少談條件,肯干,不誤工期;二是寅吃卯糧;三是先做再說,超標再找財政部、發改委批。到招標競價就更低了,通常比預算還要低10%-20%,狠的低30%,有的還有最高限價。也因此,預算超標成為普遍現象。
一位業內人士稱,“先卡后松”是中國特色,同時又缺乏后評估機制,所以會出現變更術的“游戲空間”;而國外一般承包給專業的設計單位,由專業人士去進行預算和工程管理,差別只在于你相信計劃,還是相信市場。鐵道部還是計劃經濟的思路,“你把活兒干好,錢不是問題”——這句頗為豪邁的話,是鐵路行業人盡皆知的流行語。
按照規定,投資超標10%要向鐵道部甚至發改委報批,但實際上發改委權限有限。而以往鐵路建設追求快速度,邊設計邊施工,2009年改為施工圖招標(即設計施工方案確定后招標),鐵道部還為此建立了一套審核體系。但一位從事鐵路審計的人士說,國家大型項目的投資超標一般都會被批準,最終“三超”(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現象仍屢禁不止。
一位從事鐵路行業咨詢工作的專家對記者表示,鐵路工程項目在實施階段對應的監督機制很缺乏,沒有全過程管理,“這是機制問題,最終老百姓在為這個機制埋單?!?
不過,今年的日子已然不好過,收款難、變更難、新線路投資少,1月至4月的招標都推遲了,招標規模僅為去年的十分之一,部分項目也暫停了變更款支付。“我一算賬,有8000多萬元應收款?!鄙鲜鰪氖妈F路工程的人士稱。
北京一家正在引入PE的鐵路供應商亦抱怨,今年以來債權融資的成本提高,現在鐵路指揮部不給預付款,對企業資金鏈、質量是很大的考驗。
鐵道部很強勢,在資金結算上拖欠國企,欠民企的就更多。一位銀行人士稱,鐵道部對南車、北車的應付款中有很大話語權,合同中沒有明確結算條款,一般每季度支付一次,但支付多少由鐵道部定。
據了解,今年鐵路建設資金頗為緊張,一是因為今年新增貸款規模下降10%左右,銀行將政策向更有利可圖的客戶傾斜,即使同意不下浮利率也難以獲得預期貸款,鐵路在建工程貸款受到影響。二是地方配套資金缺口也比較大,資本金不足。鐵道部財務司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鐵道部虧損37億元。
重調之機
高鐵的問題是發展得太快了,受壟斷體制的鉗制,競爭性與市場化程度都不夠,產業鏈扭曲。這會在未來改革中改變嗎?
高鐵已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其過去幾年的高速成長,更吸引了產業資本和以PE股權投資為代表的金融資本熱情介入?,F在,突如其來的高鐵颶風和高鐵政策重調,無疑對已經和正準備進入的投資者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但除了部分被卷入鐵路反腐案件的公司融資受到影響,仍有相當多的投資者準備火中取栗。他們的理由是,現在正是低谷,可以買入,即將開始的鐵路改革更令不少投資者仍樂觀描繪著未來的成長故事:一是新增投資仍可觀;二是后期維護檢修還可以繼續帶來收入;三是創新技術帶來新的市場機會。
北京一家正在融資的鐵路供貨商稱:“投資者都知道這個行業不可能長期這樣爆發式增長,現在一年增長2倍至3倍,以后能穩定增長30%至40%,當然還要看政策、資金的影響?!?
中國南車正在發起設立南車軌道交通產業基金。南車投資的人士稱,“近年來,高鐵產業大發展,在技術升級、進口產品替代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看好行業前景。”
不過,高鐵產業鏈上的供應商極其分散,其技術實力與可持續性不易分辨,所以對外行的投資者而言,詳盡的盡職調查十分必要,否則在這個良莠不齊的市場中很可能陷入泥沼。
南車投資的人士稱,從產業布局來講,并不是鐵路基地附近的產業帶中就容易出現好公司。“恰恰相反,好企業與產業聚集地沒有必然聯系,一些產業聚集地通常系由軌道交通領域的本地大型龍頭企業周邊的供應商構成,存在業務客戶較為單一的問題。一般來看江浙地區的相關企業市場化程度較高、機制較靈活,常通過兼并收購等方式成功切入行業市場,而東北地區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在行業內擁有先發優勢?!?
一位專業咨詢機構的人士冷靜指出,“現在高鐵的問題還是發展得太快了,整個供應建設體系都跟不上,且受壟斷體制的鉗制,競爭性與市場化程度都不夠,這條產業鏈是扭曲的。”
“國產產品比進口的差很多,所以設了很多開口項,即機車下線的時候,只保證了電機、機車等關鍵部分沒問題,還有很多次要部件都可能未達標,需要日后再補。這樣的車也可以上路運行?!碧粕杰壍澜煌ㄑb備有限責任公司的一位技術人員稱,“高鐵搞這么快能消化吸收得了嗎?這一盆飯讓你三分鐘之內吃完,能行嗎?”
對于投資者而言,在高鐵產業鏈上的細分壟斷者們的確很誘人,但整個鐵路系統從資質準入、技術路徑到招投標、回款,受政策導向、商業潛規則等非市場化因素的影響很大,再加之反腐風暴未息,企業前景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鐵道部政企不分,清算制度非常不透明,容易產生人為調控,這是令投資人最為擔心的問題。
九鼎投資的蔡蕾認為,不僅是鐵路,電網、電信、石油等壟斷行業都存在這個問題,但從趨勢上看,越來越多的業務會外包出來交給專業化、市場化的企業,這其中肯定會誕生好的公司。壟斷行業中的配套企業成功有兩個關鍵因素,一是技術基礎,二是關系,這兩個都形成門檻,前者決定著業務的有無,而后者決定著業務的多少?!拔覀兛春描F路這個行業,而且現在是行業調整期,反而是投資的好時機?!?
南車投資人士認為,為分散行業風險和產業周期風險,高鐵企業應向多元化轉型,避免單一行業、單一客戶。“高鐵和很多行業相關,是社會上各種產業的縮影,且高鐵產品在可靠性、安全性能等方面要求嚴格,這些技術延伸到其他領域是具備優勢條件的。”
接受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期望過去壁壘重重的“鐵老大”能破除壟斷體制,引入市場化的競爭機制,建立公平、高效、透明的交易規則與管理規范,惟此才能使產業鏈健康發展,達到多方共贏。
這會在未來的改革中實現嗎?
過度依附于中移動、業務單一的關聯公司,無論擬上市,還是上市中,甚或已上市,都要在中移動變政后重新洗牌。
“錢還拿不回來,成都娛音的資產都被凍結了,沒辦法。”邦德國際負責人王峰近日再次向記者抱怨。部分股東透露已拿到成都娛音的退股承諾函,但王峰對此一無所知。
成都娛音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成都娛音)原本是四川移動無線音樂基地的獨家音樂內容運營支撐合作商。2009年啟動融資,并準備在2010年上市。王峰于2009年末以邦德環球國際傳媒廣告(北京)有限公司(下稱邦德國際)名義向成都娛音投資1000萬元,成為其小股東。但2010年年中,原本前途大好的成都娛音,自四川移動無線音樂基地負責人李向東案發后,上市進程戛然而止。
近日從接近四川移動的消息人士處獲知,一家名為“中國海峽環球”的公司已于今年4月底接替成都娛音,成為中國移動無線音樂基地指定的音樂內容運營支撐合作商。至此,成都娛音主營業務徹底終結,瀕于絕境。
王峰稱,當時是看了中信證券出具的投資報告才做的投資決策,“真金白銀投進去的”。同一輪融資中進入的,還有中信證券旗下直投機構金石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金石)。
與積極搶投鐵路壟斷產業鏈上的“新興公司”類似,資金亦瘋狂涌入國有壟斷的電信行業,投向那些向市場放開的電信增值服務領域。成都娛音之“死”可能很快就會讓人忘卻,一夜致富的神話仍在激勵后人前仆后繼。成功上市者前有神州泰岳(300002.SZ)、聯信永益(002373.SZ)等,后有5月5日登陸納斯達克的北京網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網秦)。
不過,成都娛音還是給投資者敲響了警鐘。類似這類寄生于壟斷行業的服務公司,往往技術門檻與政策門檻均不高,最重要的是關系,即依附于壟斷行業獲得訂單的能力及其可持續性。但這種關系生存模式十分脆弱,壟斷企業的政策變化、領導人變更、腐敗案發等,都可能成為壓倒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0年,中移動原副總經理張春江、四川移動無線音樂基地負責人李向東、四川移動原總經理李華等一系列腐敗窩案爆發,相關利益鏈條上的公司或個人亦漸次浮出水面。之后,中移動大面積輪調省級公司領導人,李躍接任中移動總經理一職。
李躍上位后表現強勢,提出了全新的采購和增值業務發展思路,改變與相關服務公司的合作方式、重組中移動增值業務的“大管家”卓望。業內普遍認為,這一系列舉措是中移動內外部利益的大調整,將帶來新一輪的電信增值和服務領域大洗牌,危及一大批中移動的“關系戶”與“寄生蟲”,衍生增值服務商首當其沖。
那些過度依附于中移動、業務單一的關系公司,無論是擬上市,還是在上市進程中,甚或已上市,都面臨一場生存挑戰。
中移動反腐案還在進一步深入,更多的公司被卷入漩渦。
記者從包括中移動在內的業內多位消息人士處獲悉,中移動數據部副總馬力已被四川有關部門帶走調查,據說涉案金額過億。4月底,前TOM網CEO、現任空中網董事長兼CEO王雷雷亦涉案;其堂弟王霆霆的公司,正是與四川無線音樂基地有關的另一家重要公司——迅捷英翔的股東。目前,在美國上市的空中網仍未披露有關信息。
超級吸金器夭折
2009年,創業板開閘,一批中小企業上市后股價暴漲。這些企業大多規模不大,來頭不小,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中移動飛信業務支撐平臺神州泰岳。
神州泰岳在掛牌五個月前,引入中信證券旗下直投公司金石投資和匯金立方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兩家機構分別入股2.2152%和2.8481%,價格僅相當于五個月后神州泰岳發行價58元的20%左右,掛牌四個月又暴漲500%。
這令承銷商中信證券備受爭議,因其代表了創業板一個畸形的運作模式——券商承銷造勢,旗下PE在上市前火線入股。成都娛音如法炮制,但被反腐風暴襲擊,沒能走到底。
也是由中信證券作保薦,金石在成都娛音股改后的第二輪融資中入股。2009年12月,成都娛音開始股份制改造,同時聘請了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全面啟動上市輔導,目標是于2010年在國內創業板上市。
第一輪增資擴股引入的投資者為12個自然人和邦德國際;緊跟的第二輪引資中,有包括北京弘毅泰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金石在內的共16個自然人與3家公司入股,兩輪引資后公司股本從100萬元擴張到4600萬元。隨后,成都娛音迅速提交了上市申請。
在兩輪引資進來的很多新股東中,不乏像王峰那樣被中信投資報告吸引的跟投者,但更多的是特殊關系者。
接近譚春陵的人士稱,第一輪進來的十多個自然人都號稱有各種關系,甚至高層背景。
據了解,其中一個股東李紅,即當地一著名設備代理商之妻。在四川移動分公司總經理李華腐敗案發后,這位謝姓代理商被要求協助調查。
成都娛音何以一度備受投資人追捧?首先是盈利能力令人艷羨。成都娛音雖然只有60多名員工,但中移動將年收入上百億元的無線音樂基地放在四川,而它是音樂基地的獨家內容支撐服務商。
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截至2009年9月,娛音當年實際收入8000萬元,利潤5000萬元。2010年原預計收入可達1億元,利潤6000萬元,而且還隱藏了一些利潤以在上市后有更好表現。
而作為中移動飛信業務獨家運營維護商的神州泰岳,因坐享中移動龐大的用戶基礎,使飛信一躍而成中國第三大即時通信工具。據神州泰岳2010年年報顯示,飛信業務收入達4.9億元,毛利率達到74.13%。
其次是對壟斷性背景的追逐。這類關系型公司,常常獨家壟斷某一渠道或資源,有穩定的現金流和巨大的成長空間,對投資者極具吸引力。有的投資人本身就有特殊資源或背景,與公司合力進一步推高競爭門檻,如無外力突然襲擊,破壞其獨有關系,這些公司將繼續其吸金之路,從成都娛音、神州泰岳,到網秦,莫不如此。
最初,成都娛音的主要工作是為彩鈴音樂轉換文件格式,隨著中移動集團對于SP(服務提供商)越收越緊,它從SP向CP(內容運營商)角色轉換。2009年底,成都娛音從提交股改申請到完成股改,前后不到一個月,足見當時各方對其上市的支持。
但成都娛音的上市夢曇花一現。李向東案發后,娛音上市進程止步;李華案發后,中移動不再與之續約,投資人紛紛要求退股。去年七八月,成都娛音給了幾個機構股東退股承諾,并同意按同期銀行利率支付所投資資金的利息。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很多音樂人、音樂內容提供商都無法向移動12530正常上傳新歌了。除了少數大牌歌曲或者“紅色歌曲”可以特辦,中移動音樂基地正常的音樂上傳業務程序基本暫停。
據調查了解,其原因,一是自去年11月起,成都娛音與中移動合約續簽的問題一直懸而未明;二是中移動業務整體調整方案未定。直到今年4月底,一家新公司中國海峽環球已確定替代成都娛音,成為了中移動無線音樂基地新的獨家音樂內容運營支撐合作商,娛音命運就此定局。
另從接近四川移動人士處獲悉,去年7月間,成都娛音負責人譚春陵曾赴京與中移動談判續約之事,無功而返。去年秋,譚主動向警方交代,他曾提供給李向東使用的賬戶上無故多出了巨額資金。譚稱曾向李向東提供一銀行卡,卡內預存了200萬元。李向東出逃之后,譚在查詢賬號時發現,這一賬戶余額已從200萬元激增至2000萬元。此后,譚春陵被卷入相關調查,成都娛音資金被凍結。
這樣的結局,是2009年追捧成都娛音的股東、投資人,以及當地各政府部門都始料未及的。
網秦尷尬上市路
相比于成都娛音和神州泰岳,同樣對中移動高度依賴的網秦在這輪風暴中不前不后,剛好卡在上市途中。
3月15日晚間,網秦準備遞交上市申請的前一天,央視“315晚會”曝光網秦與北京飛流九天科技有限公司串通,強制用戶消費,是惡意的流氓軟件。當晚,工信部即指示三家運營商對網秦應用軟件下線處理,后諾基亞宣布停止預綁定合作。曝光次日,網秦仍按原計劃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但調低了發行價,融資規模從1億美元縮水至7500萬美元。
此次“315曝光門”暴露了網秦業務模式單一的問題,這也是投資人和美監管當局一再質疑的問題。根據招股書,網秦目前主要業務包括手機安全、手機性能、個性化智能云服務。網秦在業務發展初期,嘗試過通過銷售點卡、手機銷售連鎖店、手機維修售后積累用戶。最終,網秦通過與手機制造商的合作占領市場。至2010年12月31日,網秦已與七家手機廠商建立合作關系,主要方式是網秦從運營商獲得用戶付費分成,再分出一部分給手機制造商。
這一模式的關鍵,在于能否從運營商中獲得用戶與收入。網秦在去年與中國移動簽約,其重點在線業務和移動MM商場(中國移動應用商店)提供安全認證服務,對中國移動應用商場平臺上所有上傳的軟件、游戲、主題文件進行安全掃描和認證。
4月9日,網秦向美國證監會提交進一步材料,對此前央視“曝光門”進行了風險提示,稱公司需降低對中國移動等運營商及移動支付服務提供商的依賴,聲稱目前網秦有10%的總凈營收來源于中國移動。
但據記者了解,網秦對中移動的業務依賴遠不止10%。網秦招股書介紹,其收入主要有兩大來源:運營商和增值服務提供商,二者主要對象分別為中國移動和天津易達通,而主要利潤還來自后者。數據表明,網秦和天津易達通的合作收入,在過去三年中,分別在公司凈收入中占比52.7%(2008年)、20.0%(2009年)、21.4%(2010年)。
天津易達通更像是中移動與網秦間的中轉站。成立于2002年的天津易達通,最初法定代表人為“汪達”,2007年變更為“徐榮”,注冊資金1000萬元。易達通是中國移動夢網全網WAP增值服務提供商,其在中國移動的夢網短信介入代碼為“10661088”,主要業務是為手機提供病毒防護,按次收費。主要工作是提供代碼,由網秦提供實際服務。
網上對此多有投訴,投訴的問題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安裝網秦軟件后很難卸載;二是使用增值服務后費用不透明,且也與原介紹不一致,被指責惡意扣費。網秦的強行扣費往往通過天津易達通實現。但天津易達通作為中國移動夢網全網接入SP,幾乎沒有遭遇任何處罰,這在中移動近年來頻頻整頓SP的背景下顯得極為罕見。
盡管如此,網秦仍受到投資人青睞。網秦從2007年至今已經過四輪融資。2007年6月,網秦獲紅杉、金沙江300萬美元投資;2007年10月,獲聯創策源、富達亞洲投資(未透露融資額);2010年4月,網秦再獲原投資方金沙江及聯創策源2000萬美元投資;2010年11月,網秦增資擴股,宏達直投注資250萬美元;2010年12月8日,臺灣芯片商聯發科子公司Gaintech 220萬美元參與網秦增資。
與很多普通SP不一樣的是,網秦經常高調迎接“領導”或者“革命前輩”的到訪。2010年11月26日,就在網秦沖刺上市之時,網秦發布新聞稱,周恩來總理的侄子、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政治部主任周爾均將軍偕夫人參觀,網秦公司CEO林宇博士、副總裁李宇先生陪同,并自稱為“革命后代和長在紅旗下的新一代科技工作者”。
網秦被央視曝光涉險過關之后,三大運營商已經陸續恢復上線,諾基亞也重新啟動合作,但這尚不足以穩定海外市場投資人的信心。5月5日,網秦登陸紐交所首日即跌破發行價,當日網秦以11.50美元/股開盤,隨即下跌,一度跌破8.50美元/股,最終收報9.30美元/股,跌幅高達19.13%。
飛信恐飛走
在中移動總經理案發前已經上市的神州泰岳,本可算是一個典型且完整的PE掘金壟斷行業案例。但上市是否是永久的保護傘?已上市兩年,PE、投資人和企業能否一勞永逸?答案是否定的。
神州泰岳負責維護運營中移動的飛信業務。就在上市前,中移動還將原本一年一簽的飛信獨家運營支撐服務協議改為三年一簽,這無疑增加了神州泰岳在上市中的吸引力。不過,互聯網即時通訊市場是一個相對充分競爭的市場,只要中移動愿意,可以隨時替換神州泰岳。但神州泰岳主要營收和利潤都來自中移動的飛信業務,對中移動高度依賴,是典型的業務單一型寄生公司。
隨著今年11月飛信業務合同的即將到期,飛信業務將何去何從,使神州泰岳的未來發展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市場在各種傳聞之下負面消息不斷,2011年一季度神州泰岳股價已下跌近兩成。
據了解,最近中移動調整統一了與外包服務商的協議年限,所有新簽協議將很可能采用一年一簽的模式。原來的合同由神州泰岳旗下全資子公司新媒傳信與中移動控股的卓望信息公司簽署。但現在,中國移動正在重組卓望系公司,一改過去的“分成模式”為固定勞務費模式。而飛信業務也將收歸中移動數據部統管,雖然仍可能會有部分運營權放給新媒傳信,但整體業務模式將發生改變。
與QQ等競爭對手的高成長性有著根本不同,神州泰岳既不擁有飛信的品牌,也不具備相關知識產權,由于門檻不高,更無核心競爭力可言,其主要競爭力即在于與中移動的關系,一旦關系發生改變,對神州泰岳的影響巨大。
神州泰岳每年的穩定增長,與各省級移動對飛信的大力推廣分不開,飛信業務一直是各省移動公司每年重要的KPI考核指標。然而,從今年開始,中移動即調整了對包括飛信在內的移動增值服務KPI指標,這無疑對中移動整體激勵體系是一個挑戰。(參見本刊2011年第2期“中移動李躍新政”)
今年一季度以來,受到中移動政策調整不確定性的影響,多個基金對神州泰岳陸續減持,即便有多家證券公司對神州泰岳給出“增持”“持有”等積極評價,神州泰岳股價仍持續下跌。
神州泰岳在2010年年報中已提示相關風險,并承諾要拓展客戶范圍?!肮緦﹄娦判袠I的依賴程度較高。如果未來電信行業發生不可預測的不利變化或者電信運營商對信息化建設的投資規模大幅下降,將對公司盈利能力產生較大不利影響。公司將在深化和鞏固在電信行業市場地位的同時,加大向金融、能源、政府部門等領域的橫向拓展的力度。”
目前,神州泰岳已動用上億元IPO募集資金投入“農信通”產品,但該產品目前的服務對象仍只有中移動重慶分公司。神州泰岳主要靠核定的飛信活躍用戶數量,以及其對服務質量的考核情況來結算服務費,而農信通是由神州泰岳為重慶農村信息網站提供開發、維護和運營支撐,服務費則采用有效用戶數和農信通業務分成的方式核算,合同期為兩年。
神州泰岳并不能獨立實現農信通的職能,又與北京另外一家技術公司簽署了外包協議,每月向這家北京公司支付不低于475萬元的分成。這種類似于層層分包的模式,目前也正在被中移動收緊。
誰的迅捷英翔
在四川,圍繞著中移動無線音樂基地的SP公司中,還有一家與成都娛音齊名的公司——北京迅捷英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迅捷英翔)。這也是一家很有背景的公司,空中網現任董事會主席兼CEO王雷雷與之頗有瓜葛。近日,王雷雷涉案的消息也使得迅捷英翔的命運面臨重考。
迅捷英翔成立于2004年4月,注冊資本金200萬,公司業務幾乎全部來源于由李向東掌控的移動無線音樂基地。
從四川移動內部流程來看,迅捷英翔涉及中移動無線音樂基地運營的多個環節。
中移動除與四大唱片公司直接合作外,其他內容供應商都要委托創意和弦和迅捷英翔兩家公司集成內容。如成都娛音引入內容后,就由迅捷英翔負責把產品(包括振鈴、彩鈴)制作完成;如果成都娛音已經制作好產品,則迅捷英翔負責后臺技術支撐以及分發。
迅捷英翔與TOM在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TOM在線是負責版權代理的CP集合商,業務包括無線音樂內容版權審核、產品設計和營銷、運營支撐、無線音樂品牌建設、市場和用戶分析。TOM在線與李向東關系緊密,這在四川移動內部為人熟知。
2004年4月發起成立時,迅捷英翔的法定代表人是洪亮,投資人包括洪亮、盛勇、仇衛民、嚴珊、戴堅、陳政、楊琨、劉明海。但當年8月,投資人變更為華如秀、盛勇、戴堅、王霆霆。其中,王霆霆為王雷雷堂弟,王氏兄弟的爺爺王諍早年曾任總參通信部部長兼國家郵電部黨委書記、副部長。在變更后的投資者當中,華如秀是成都音信互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四川移動SP之一)的股東成都創思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而盛勇和王霆霆兩人此時均在TOM在線任職,盛勇為TOM在線總裁助理。
2004年迅捷英翔還虧損9萬多元,2006年音樂基地正常運營之后,該公司業績猛增,當年收入2124萬元,稅后利潤889萬元;2007年收入5287萬元,2009年則收入近1.3億元。
王雷雷現年37歲,他在1999年加盟TOM,后成為TOM在線CEO。在TOM退市后,2008年10月他以大股東身份接管空中網,任董事會主席兼CEO。就在王雷雷離開TOM的同時,華如秀、盛勇和王霆霆也激流勇退,將迅捷英翔的股權悉數轉讓,最后由TOM在線原副總裁蒲東皖控制了97.5%的迅捷英翔股權。
王雷雷在互聯網界曾是風云一時的人物,當年后起的TOM之所以能憑借短信收入擠入中國門戶網站前四,王雷雷功不可沒。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說,地方電信的領導還是賣王雷雷的面子,別的互聯網公司老總想約見中移動或中國電信的省公司負責人很難,王雷雷想見就能見。而在空中網,除網絡游戲外,SP業務也是主要收入來源。
據媒體報道,王雷雷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在3月24日,當時王雷雷以越野裝束亮相,維持其一貫的軍人式硬漢形象。盡管空中網董秘在接受記者電話問詢時否認王雷雷本人被查,多位接近中移動的消息人士均證實4月底王雷雷涉案協助調查。
同時傳出涉案的,還有中移動數據部副總經理馬力。數據部是主管中移動增值業務的重要部門,對李向東負責的移動無線音樂基地的業務、考核有較大話語權。
馬力為人低調,在業內頗有人緣,以講義氣著稱。據業內人士介紹,他原是廣東移動數據業務中心副總經理,后因廣東整頓SP市場得力被提拔到總部。
2002年1月,中國移動數據業務運營中心在北京成立,并很快對SP的信道費進行了調整。當時,馬力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中移動來說,現在該是規范SP市場的時候了?!?004年10月,移動夢網中心和互聯網中心被撤消后,馬力被調任中移動數據部,任營銷處處長,是2006年升任數據部的幾位副總之一。
增值業務在中移動業務版塊中地位日益重要。中移動(00941.HK)2010年年報披露,增值業務收入達到1514億元,同比增長15.2%,增值業務收入占營運收入的比例進一步提高到31.2%。短信、彩鈴、彩信等業務繼續在增值業務收入中發揮重要貢獻作用。其中,無線音樂(含彩鈴)收入超過203億元。
馬力也是四川人,與四川移動無線音樂基地到底有多深的利益尚不得而知。在馬力和王雷雷身后,據了解,受到沖擊的關系公司并不止于迅捷英翔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