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水泥行業“十二五”規劃影響正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12-01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一財網
核心提示:水泥行業“十二五”規劃影響正面 
  工信部的《水泥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對國內水泥行業影響正面,因為該政策明確了行業供需狀況和企業的發展方向;行業首選為中國建材(03323.HK)和華潤水泥(01313.HK)。

  工信部11月29日發布水泥行業“十二五”規劃顯示,至2015年,水泥年產量將控制在22億噸,5年平均增速在3.3%;期間將淘汰落后產能2.5億噸。水泥企業將重點發展42.5等級以上的水泥產品,在2015年比重占到總水泥產品的50%以上;并加快拓展水泥制品(包括商品混凝土)和骨料行業的發展。前十大水泥企業的市場份額在2015年將提升到35%。

  此外,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產能超過900千克的省份,要嚴格控制產能擴張,堅持減量置換落后產能,著重改造提升現有企業。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產能不足900千克的省份,結合技術改造、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組,適度發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

  國泰君安(香港)就此援引水泥工業協會的預計稱,到2012年底,全國新型干法熟料產能將達到15.1億噸;根據熟料水泥產能1:1.5推斷,新型干法水泥產能達到22.7億噸,已經滿足《規劃》中2015年的要求。在2012年以后,新型干法產能將幾乎不再子新增,而由于落后產能淘汰將達到2.5億噸,水泥行業供需將進一步平衡。

  而按照截至今年年底的產能規模計算,中國前十大水泥企業分別是中國建材(2.5  億噸)、海螺水泥(1.8  億噸)、中材股份(1億噸)、華潤水泥(8000萬噸)、山水水泥(8000萬噸)、冀東水泥(8000萬噸)、華新水泥(6000萬噸)、臺泥國際(6000萬噸)、北京金隅(5000萬噸)、天瑞水泥(3000萬噸)。前十大企業的總產能接近9.7億噸,占2012年底新型干法總產能的42.7%,實際上已經提前達到了“十二五”規劃中的目標。
  
  國泰君安(香港)進一步指出,在“十二五”規劃中,水泥行業將從高增長行業進入成熟型行業,規模經濟帶來的更低能耗,更低綜合成本,更強區域溢價能力和更快并購將成為企業的盈利的主要驅動力,行業集中度將持續提高。

  另一方面,下游行業蘊藏更大的機遇。混凝土行業和骨料行業的市場比水泥市場更大,但是目前集中度較低。當橫向并購的成本增加的時候,水泥企業將會投入更多資本進入下游的混凝土和骨料市場進行整合,特別是在熟料市場已經被控制的區域中。

  對于行業首選中國建材和華潤水泥,國泰君安(香港)表示,主要是基于其低估值、較強的區域定價能力和并購優勢。作為央企,兩者在并購地方國資委的企業上將有超過同業的優勢,特別是在2012年以后全國新建生產線大幅減少的情況下。并購擴張將保證其產能增速快于同業,同時這兩家公司都在積極拓展下游混凝土和骨料行業,為未來增長打下基礎。因此,中國建材、華潤水泥的投資評級分別為“收集”和“買入”,目標價分別是14.0港元和10.0港元。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