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四季度水泥形勢的不同觀點解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11-08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水泥商情網
核心提示:四季度水泥形勢的不同觀點解析

  秋季是水泥行業的傳統銷售旺季,然而今年的水泥業卻一反常態,呈現出旺季不旺的局面。據了解,自6月開始,全國大部分地區水泥價格便開始下跌,進入九月旺季后,價格也未見回暖趨勢。面對這種頹勢,對于行業內普遍關注的第四季度的走勢,輿論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四季度水泥業利空和利好的消息互相交織。冬季電力供需的緊張、樓市的低迷、銀根的緊縮制約著水泥業的發展;另一方面,鐵路基建的松動、建材下鄉試點的擴大以及保障房的大量開工又利好水泥行業。在利空和利好的雙重因素作用下,水泥業將何去何從?

  反方觀點:四季度水泥行業悲大于喜

  進入9月來,水泥行業利空消息不斷,不少評論者對水泥業四季度發展持悲觀態度。在眾多的利空消息中,首當其沖的是銀根緊縮。

  據了解,旺季來臨時,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水泥價格大幅下降。究其原因則是緊縮政策導致在建項目資金出現短缺,影響施工進度所致。雖然為求保價,華東水泥龍頭企業已達成限產協議。不過,該協議只能短期影響水泥價格,中長期水泥行業供過于求的現狀仍難改觀。

  目前,外界對我國經濟放緩的擔憂日益升溫。原央行副行長、現任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也表示,2012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將成為大概率事件;當前中國經濟正面臨通貨膨脹和財政債務的壓力,這意味著政策方面不能再走信貸和財政雙擴張的道路。

  為治理通脹并緩解日益上漲的價格壓力,我國貨幣政策必須回歸穩健。在全國資本市場疲軟的環境下,水泥業自然也無法獨善其身。筆者了解到,在遭遇“資金荒”、“原料荒”、“招工荒”等三荒現象后,一些水泥企業開始從水泥熟料生產業務轉向了產業鏈下游的商品混凝土、砂石等行業,謀求更多的發展。

  雖然近日,國家出臺了中長期規劃,宣布從政策和資金上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但從宏觀經濟上看銀根緊縮還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的趨向。

  其次今冬電荒的來襲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水泥行業的發展。

  近日,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司長郝衛平表示,今冬明春我國電力供需形勢不容樂觀,考慮冬季氣候的不確定性,全國部分地區仍將面臨不同程度電力供應偏緊的局面。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院長單葆國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今年冬季期間來水偏少,另一方面,按目前電煤價格上漲的情形看,電煤可能緊張,今年冬季用電缺口預計在3000萬千瓦以上。

  今冬華中6省市預計將面臨近幾年來最為嚴峻的電力供應緊張形勢,最大用電負荷將超過夏季達12772萬千瓦,區域內轄管的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四川和重慶6省市的電力缺口大約為1600萬千瓦。

  有分析人士對此表示,煤價的上揚是加劇電荒的重要原因。從9月開始,不斷有省市的煤炭儲存告急,煤炭價格上揚,從而導致電力缺口增大,不少電企不愿意發電。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居民用電量將日漸增加,這將促使不少省份的高耗能行業遭遇冬季拉閘限電的困境,水泥等高耗能行業自然首當其沖。

  以上是從政策和能源上來分析,從需求上講,樓市的持續低迷也將從需求上制約水泥的擴張。

  眾所周知,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抑制了樓市的火熱膨脹,作為重要的原材料行業,水泥的需求必定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壓。 據了解,全國范圍內房地產建設用水泥占水泥消費總量的約30%,而房地產的投資短期內顯然很難再現火熱的局面,雖然全國的保障房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但無法與商品房建設用量相提并論。 

  正方觀點:四季度水泥行業一片大好

  雖然目前水泥板塊大幅下挫,一般投資者都以“周期性板塊”為由看淡水泥行業,水泥分析師也多空參半,但從最新政策層面及未來市場需求潛力看,擁有區域優勢的水泥企業依然極具可持續盈利能力。比如,高鐵建設融資松動、大量保障房的開工、建材下鄉試點范圍倍增、商務部力推散裝水泥等,都對水泥板塊形成全方位支撐,水泥市場目前呈現的是“兇藏吉”態勢。

  高鐵行業今年連續遭遇打擊。先是人事調查,其后是“7.23”甬溫線動車追尾事故,一系列的利空事件導致高鐵板塊大跌,行業個股跌幅普遍在50%左右。除此之外,央行對銀根的收緊,也是得建設資金多依賴銀行貸款支持的鐵路建設受到沖擊。

  然而近日高鐵投資卻有明顯回暖的趨勢,這對水泥行業來說無疑是個利好消息。

  10月10日,財政部發布了《關于鐵路建設債券利息收入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通知表示,對企業持有2011-2013年發行的中國鐵路建設債券取得的利息收入,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這一政策為接下來的鐵道部發行鐵路債券護航,緩解近期鐵路債券發行難的局面。 

  據了解,鐵道部今年已在債券市場發行了三期100億、一期150億、一期200億的超短融券,一期200億的中票,一期150億、兩期200億的短融券,累計金額達1400億。加上此次發行的200億鐵路建設債券,已達1600億,接近今年累計投資額的一半。

  隨后不久,針對鐵路工程建設資金緊張的問題,鐵道部與相關部門已經達成一致,鐵路重點項目將獲得金融機構融資支持。

  政策對鐵路融資的松動,一段時間后無疑會促進鐵路的發展,水泥需求的拉動是必然的事。 

  建材下鄉是今冬對水泥需求拉動的第二駕馬車。 

  9月27日,住建部、發改委、工信部、國土部、商務部等5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做好2011年擴大建材下鄉試點的通知》,將建材下鄉試點擴大至北京、天津、山東、重慶和寧夏5地,繼續推動水泥下鄉并繼續推動水泥下鄉并推廣使用散裝水泥。 據了解,農村水泥消費量約占全國總量1/3,建材下鄉給中國水泥企業帶來的市場空間還是十分可觀的。

  除此之外,保障房的擴建及加速也值得期待。“十二五”期間,政府提出要建3600萬套保障房,其中今年1000萬套保障房建設將消耗水泥1.4億噸,相當于去年水泥總產量的7.49%,對水泥需求支撐甚強。

  “目前來看,全國保障房開工率已達86%,四季度隨著后續保障房陸續開工以及建設資金的落實,就會形成實質性水泥需求。”一位分析人士對此說道。這對市場拉動作用也會隨之顯現。

  辯證觀點:四季度喜憂參半 看好后市

  四季度是水泥行業的傳統銷售旺季,按照往年的情形,此時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基建建設將進入高峰。當然少數地區由于氣候原因除外,比如東北三省由于緯度較高,進入十月份后就進入了當地的“冬儲期”,水泥生產和銷售都陷入低谷。但對大部分地區而言,四季度仍然是需求的旺季。

  去年在限電的情況下,水泥價格呈現出一輪“大牛市”,但今年全國水泥價格卻是有漲有跌的振蕩行情。四季度水泥價格會否上漲,行情能否轉好,一切取決于需求量能否上升。

  銀根緊縮無疑是影響供求的一大政策性因素,在全國信貸資本收緊的情況下,基建投資必將大幅萎縮。在這種情形下,煤價的上調、電荒的來臨又會使水泥生產潛入困頓。這是水泥業存在的利空因素。

  另一方面,高鐵融資的松動、建材下鄉以及保障房的建設又利好水泥行業,這些大項目的相繼上馬將會拉動水泥市場的需求,進而提升并維持水泥行業的景氣度。

  進一步深入分析發現,高鐵建設一直是拉動水泥市場的主要因素,近期融資政策松動,雖然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動作,但從長期來看,必將有大的增長,對水泥行業的拉動不可小覷。

  建材下鄉和保障房的建設從所占比例來說雖然不能帶動整個行業向好,但還是有一定的拉動作用。 

  綜合考慮,水泥業四季度利空和利好因素皆具備,宏觀層面上講行業維持現狀的可能性較大,但后市大有可為。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