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建材行業:多指標量化更有利于執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5-13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證券時報網
核心提示:建材行業:多指標量化更有利于執行
  2011年5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于抑制平板玻璃產能過快增長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評論:
  
  此次印發的《通知》是2009年38號文針對包括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在內的《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后,工信部單獨出臺針對平板玻璃行業出臺的指導性文件。同時,這也是繼2006年、2007年、2009年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先后發布的《關于促進平板玻璃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和《平板玻璃行業準入條件》等第四個相關政策和法規。此次文件的主要信息點:
  
  一是嚴格市場準入管理,控制新增產能:通知要求對各地區在建項目進行全面清理,新上平板玻璃項目必須經國家主管部門核準。相比水泥行業,玻璃窯生產連續性很強,一旦運行不太可能停窯,自身調節能力較低,產能不容易調控,這種特征決定了玻璃行業帶有更加明顯地周期性特征。按照工信部統計數據,2010年新增平板玻璃生產線34條,新增產能1.3億重量箱,全國平板玻璃產能已達8.9億重量箱,而產量6.3億重量箱,產能利用率已降至70%左右的較低水平,目前各地在建、擬建生產線30余條,待釋放產能高達1億重量箱。
  
  二是堅決淘汰落后產能。2010年底,全國平板玻產能8.9億重量箱中有7000余萬重箱的落后產能,2011年計劃淘汰平板玻璃落后產能2600萬重量箱,超過落后產能的三分之一,占到去年產量的4%。? 三是加大兼并重組力度。通知要求“十二五”期間,通過兼并重組,逐步將玻璃深加工率提升到45%以上,行業前10家企業平板玻璃產能占總產能的比重提升到75%以上。而目前我國玻璃深加工率不到35%,行業集中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從以往的政策推出后的每年行業運行數據看,政策執行效果不太明顯,此次下發的通知從多個可量化的指標進行規定會有利于執行,我們將樂觀看待此次政策的執行效果。
  
  保障房和出口是平板玻璃需求增長的主要引擎。根據中國建材信息總網統計,3月的浮法玻璃價格從去年11月的85元/重量箱降至77.3元/重量箱,下降幅度近10%。今年平板玻璃產能投放壓力仍然較大,預計新投產32條浮法生產線,年產能1.15億重量箱,而需求側保障房和出口是玻璃需求增長的主要引擎,以1000萬套保障為例,按照60平米和每5平米需要1平米的玻璃計算,需要平板玻璃至少3000萬重量箱,占到去年產量的5%;平板玻璃3月累計出口量4486平米,增長23.6%,今年有望恢復到危機之前水平。我們認為對玻璃行業而言,看個股比行業更有效,看好南玻、金晶科技、中航三鑫等。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