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中聯重科”杯全國混凝土設計大賽規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4-1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聯重科
核心提示:“中聯重科”杯全國混凝土設計大賽規則
  一、競賽宗旨 

  混凝土材料是當今最大宗使用的建筑和土木工程材料,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能源。混凝土材料的設計不僅決定著混凝土生產的成本、混凝土的性能和質量,而且對混凝土建筑的性能和壽命進而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重大影響。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混凝土產業和混凝土建筑的健康發展,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于2010年發起首屆全國混凝土設計大賽(以下簡稱“大賽”),并每年舉辦一次。 

  大賽旨在檢驗混凝土企業技術人員和高校學生對現代混凝土材料科學和制備技術的掌握程度,并通過評比提高廣大混凝土從業者的技術知識和操作技能。 

  大賽將進一步推進混凝土材料知識的普及,吸引更多的青年學生了解混凝土,并以混凝土材料與工程為事業追求,為混凝土行業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二、活動組織 

  2011年大賽活動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筑材料行業分會主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科技工作委員會、教育與人力資源委員會、預拌混凝土分會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筑材料行業分會聯合組織。 

  大賽以中國國際混凝土技術與裝備展為平臺開展現場競賽活動。參加人員為預拌混凝土企業、水泥混凝土制品企業實驗室技術人員,高等學校學生。競賽活動分設高等學校和企業兩組,每組設立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四名。組委會將為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和獎金。 

  2011年大賽活動由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冠名贊助。 

  大賽成立評審委員會,負責競賽活動的評審。 

  三、2011年大賽活動主題 

  2011年競賽主題定為“輕質與高強:普通混凝土強度和容重設計”。考慮到我國目前工程混凝土70%為C30~C35等級,2011年大賽混凝土設計強度為40MPa,試件容重以2400kg/m3為參考值進行比較。設計思想為“以最低容重實現設計強度”。 

  四、競賽活動規則 

  1.參賽混凝土試塊6件,大賽統一規格為(100×100×100mm),同時提交所用混凝土材料組成設計方案、出機坍落度測定結果和2~3min測定拌和物坍落度的錄像(畫面要有錄制日期、時間)。 

  2.試件齡期為28±2天,試件成型時必須在試件上標明日期,標準條件養護。 

  3.競賽前將6塊試件在水中浸泡24小時,隨機取出3塊試件擦干表面水后測量幾何尺寸并稱重,然后將試件進行抗壓強度測試。其余試件保留備查。 

  4.混凝土組成材料:硅酸鹽水泥、天然和人工骨料、礦物摻合料、水、外加劑等,不得摻加其它材料。 

  5.大賽分企業和高校、研究院所兩組,即企業組、院校組。以單位名義參賽,原則上不接受企業院校聯合組隊報名。考慮到限于現場條件和時間,參賽名額視報名進展情況決定,原則上每個單位出一個參賽組。 

  6.強度測定順序現場抽簽排定,競賽成績以現場測試結果為準(兩試件的平均抗壓強度和平均表觀密度)。比賽成績(測試結果)即時公告。現場設立公證監督人員,確保競賽過程公開透明。 

  五、評分規則 

  本次競賽對設計強度的接近程度(表征設計水平)、設計材料容重(表征設計水平)和試件性能的差異(表征試驗技能)分別給予不同的權重系數,并計算相應分值。計算方法如下: 

  1.抗壓強度 

  權重系數40,分值計算為40×﹛1-∣(σa-40)/40∣﹜ 

  σa為3個試樣抗壓強度值的算術平均值。強度小于40MPa沒分。 

  2.混凝土容重 

  權重系數40,分值計算為40×﹛1+∣(2400-Va)/2400∣﹜ 

  Va為3個試樣容重的算術平均值。容重大于2400kg/m3沒分。 

  3.試件偏差 

  容重偏差:權重系數10,分值計算為10×﹛1-∣(V1-Va)/Va∣-∣(V2-Va)/Va∣﹜  

  V1和V2分別為3個試樣中的容重最大和最小值。 

  強度偏差:權重系數10,分值計算為10×﹛1-∣(σ1-σa)/σa∣-∣(σ2-σa)/σa∣﹜ 

  σ1和σ2分別為3個試樣中抗壓強度的最大和最小實測值。 

  4.最終成績  

  最終成績按總分高低排序,總分為各項分值之和。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