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虎辭歲,玉兔迎春。回眸2010年,我會36家攪拌站累計為東莞在建工程提供近一仟萬立方商品混凝土,加盟混凝土協會的散裝水泥、混凝土機械、外加劑生產企業也在剛過去一年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從宏觀意義上說,我們預拌混凝土行業為東莞的GDP、節能環保作出了貢獻,同時混凝土行業的技術進步為保障我市建設工程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010年,我會遵照省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對行業協公的總體要求,規范運作,按照《東莞市預拌混凝土協會章程》和理事會擬定的《年度工作計劃》開展活動。緊緊圍繞市建設行政部門對預拌混凝土的質量和企業的市場行為監督管理,為保障我市建設工程質量努力工作,積極主動為會員單位提供服務。
2010年,金融危機仍未遠去,通脹壓力接踵而來,在跌宕起伏的市場環境中,東莞經濟雖然率先走出低谷,混凝土市場三大板塊有所增加,但攪拌站經營效益仍不容樂觀,面對行業產能過剩,企業開工不足,混凝土技術有待提高的現實,我會著重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 上傳下達,貫徹政府政策法規
(一)按照市民間組織管理局要求,2010年6月下旬派員赴廣州參加省民間組織管理局舉辦的“第三期廣東省行業協會商會專職工作人員培訓班”,提升社會組織專職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
(二)受廣東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委托,由廣東省預拌混凝土行業協會牽頭組織編寫的廣東省工程建設標準《預拌混凝土生產質量管理技術規程》,已由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粵建公告[2010]39號批準發布,并將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實施。我會作為參編單位,制訂前積極參與,反饋行業信息,為規程編制組提供相關數據;發布后于10、11月份組織攪拌站實驗室技術人員赴清遠、深圳參加技術培訓。
(三)按照市安全生產委員會、市住建局要求,貫徹落實《關于強制推廣應用帶有衛星定位功能汽車行駛記錄儀的通知》。認真跟進,匯總、上報。
(四)收集信息,協助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我市在建工程現場攪拌混凝土,外市私下向莞供應混凝土的違規行為調查,取證。
(五)認真辦理《東莞市預拌混凝土購銷合同備案》,并在協會網站公布。今年市質監站要求通過網站登記的內容有:1.承接工程項目登記;2.停續供報告;3.原材料進貨登記;4.原材料使用登記;5.原材料消耗統計。
(六)貫徹實施新《勞動合同法》,組織攪拌站會員單位向市勞動部門申請不定時工作制、綜合計時工作制,切實維護勞資雙方的全法權益,預防、規避勞資糾紛。今年6月份聘請精通法律,有豐富實操經驗的劉玉華律師事為我會法律顧問。
(七)按照市住建局的要求,就推廣預拌砂漿進行前期的調研探討。
二、規范行為,加強行業自律
2010年,下半年東莞混凝土市場擴容,有了轉機,但“過度競爭”導致量升價難升、增產未增收,究其原因,有三:
首先,預拌混凝土位于產業鏈中間環節,上游有水泥、砂石、外加劑、粉煤灰等供應商,下游是建設單位(業主)和施工單位。本地區產能過剩,“僧多粥少,”加上交通四通八達,一個工程項目,多家砼企業爭相報價,需方要求苛刻,要求供方按《東莞工程造價信息》刊載的預拌砼參考價打折,更有甚者,要求按“參考價”下浮25%。以C30為例,2010年10月份非泵送砼參考價為¥309.56元,而合同成交價為¥245元。低價供砼,企業為養人養車,不得已而為之。同樣的“搶單”現象,出現在不同的城市,珠三角、長三角、西南、西北亦有同樣的案例。經營結果證明,“低價拖單”充其量只不過是“權宜之計”,“誠信立口碑,管理出品質”,爭取合理的利潤方是企業的生存之道。
其次,“合同單”議定為月結,但實際結算付款往往為“季結”,銀行到帳拖成“年結”。舊賬未清,新賬又拖,拖欠砼款現象屢見不鮮,巨額的拖欠款造成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再次,2010年秋以來,建筑開工面積有所增加,混凝土方量亦成正比。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今年9月、11月、12月份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已再度漲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柴油頻頻漲價,運輸成本一再上升。在接到協會《關于原材料漲價提示函》后,企業根據漲幅相應作出調整,砼單價滯后于材料市場價,不能同步上調,許多攪拌站反映“增產未增收”。
我會為了保證混凝土質量,維護和諧的市場秩序,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召開5次會長辦公會議,3次理事會議,并深入到城區片、山區片、沿海片召開了協調會,對照東莞市住建局《關于加強預拌混凝土管理規定》、《關于加強建筑用砂管理的通知》強調各會員企業應有企業責任感,社會責任感,重視混凝土質量,把好原材料關,注重品牌效應。
(二)以碰頭會打招呼、約談通氣方式,加強攪拌站之間,攪拌站與施工單位(客戶)之間溝通,就事論事,澄清事實,要對話,不要對抗,要合作,不要推卸,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階段。行業和諧有利于社會穩定。
(三)維護市場秩序,加強行業自律,重申規則,已開工的工程項目,在第一合同未履行完畢,或出現需方違約,拖欠砼款情況,其他攪拌站不宜介入。會員企業應平等相處,在同等質量前題下,比服務,陽光操作,不搞“陰陽合同”、“虛假合同”。協會理事會率先垂范,以身作則。
三、傾聽呼聲,履行服務會員宗旨
行業協會代表本行業企業的利益,切實為會員服務是我們的義務。2010年,應會員單位要求,我會全力以赴于以配合,協助會員企業開拓市場,增強創新能力。
(一)2010年1月26日組織站會員單位,外加劑會員單位參加市質監站舉辦的新標準《混凝土外加劑》學習培訓班。宣貫新標準,有利于攪拌站試驗室、外加劑生產企業對新材料的認識和理解,使企業更好地根據標準內容的變化調整生產,保證了混凝土質量。
(二)組織(提示)各攪拌站會員單位赴廣州參加廣東省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測總站的本年度一、二期常用建筑材料質量檢測員考核培訓,滿足市質監站對檢測人員持證上崗的要求。
(三)組織(提示)各攪拌站技術人員參加廣東省預拌混凝土協會行業調研和《預拌混凝土生產質量管理技術規程》培訓,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
(四)個別外市混凝土攪拌站以不出資料,低價搶單方式私自向我市小型建設工程供砼,其產品未受到東莞建設行政部門監督管理,對在建工程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應會員單位要求,抵制違規經營行為,協會如實向市建設行政部門反映,懇請依規采取措施,維護東莞混凝土市場秩序。
(五)2010年9-12月份,我市散裝Po42.5R水泥每噸上調了140元,創歷史新高。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作為產業鏈中游的混凝土成本隨之增加。《東莞工程造價信息》中的預拌砼參考價是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特別是中建系統的用戶)與砼企業簽訂《東莞市預拌混凝土購銷合同》的參考資料,協會及時將水泥漲價信息反饋給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部門,懇請預拌砼參考價能及時跟進水泥價格波動幅度。同時在第一時間將《關于原材料漲價的提示函》傳遞給會員企業,提示會員企業規避市場風險。
(六)針對時有發生需方(客戶)違約拖欠砼款不良現象,根據會員單位要求,協調處理,調查核實,及時發出79份《關于拖欠砼款工程項目的內部通報》,涉及195項工程,協助會員企業規避資金風險。
(七)利用協會網站,及時公布信息,搭建資訊平臺,以及社會團體的人氣、口碑宣傳與混凝土相關(非攪拌站會員單位)企業產品,讓其新工藝、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既為其省時省力拓展東莞市場,又為會員企業增加經濟效益。
四、拓寬視野,加強對外交流
(一)5月24日至28日組織會員單位參加“和諧行業、紅色之旅”活動,東莞市預拌混凝土協會一行77人(包括嘉賓6人)在協會會長鄧志華、秘書長丁謙的率領下到達革命圣地—延安,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瞻仰中共中央在延安時期舊址,目睹當年的實物和圖片,團友們更加覺得中國共產黨光榮偉大,更加熱愛祖國。飲水思源,倍加珍惜現在,向往未來。“紅色之旅”加強政企溝通,促進了行業和諧,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感。
(二)5月29日組織部分會員企業赴韶關新豐參加“三一重工2010年混凝土成套設備展覽會”。
(三)7月28日部分會員企業赴佛山三水參加“廣東省瑞安2010年混凝土外加劑技術交流會”。
(四)6月、7月、11月赴廣州、河源、清遠參加省協會召開的“廣東省各地市預拌混凝土行業協會會員負責人第一、二、三次聯誼會”。
(五)8月4日—7日赴上海參加中國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中國混凝土行業優秀企業、優秀企業家大會。
(六)10月20日赴廣州參加廣東省工程建設標準《預拌混凝土生產質量管理技術規程》宣貫大會。
(七)12月27日赴廣州參加“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公司ZOOMLON—CIFA攪拌產品全國巡展”廣州站活動。
參加行業會議和活動,領悟政策導向,分享行業科技成果,學習借鑒同行經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博采眾家之長,提升會員企業創新能力。
(八)《東莞建設科技》、《東莞建設報》是我市建設科技人員喜愛的報刊,她們貼近東莞建設實際,傳遞政策導向,剖析工程案例,報道行業動態,每期出版后,協會盡快傳遞到會員企業。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現代人提倡“繼續教育,終身學習”,協會搭建交流平臺,提供學習機會,旨在拓寬視野,提高素質,促進技術進步。讓我市混凝土行業“更上一層樓”,涌現出更多的精通技術,善于經營的領軍型人物。
東莞市預拌混凝土協會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