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總體情況及行業特點
混凝土生產企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增值稅征收方式均實行簡易征收辦法,無論從購進環節還是從銷售環節看,絕大部分購銷業務均以普通發票結算。企業所得稅征管方面,8家企業中2家為外資企業(其中1家為減半征收期),其余6家均在2001年以后登記注冊,企業所得稅統一由國稅部門征管,征收方式均為查賬征收。
混凝土企業的行業特點比較明顯,均為以銷定產,區內企業生產的商品混凝土以C25、C30和C35(C為強度等級代號、數值越大強度越高)為主,C25以下和C35以上的很少,五大主要材料為水泥、石子、黃沙、粉煤灰和外加劑,水泥標號以32.5和42.5為主,配方嚴格但生產工藝簡單,運輸用攪拌車和運送泵車有自有有租用,生產銷售數據均有電腦記錄,生產量就是出庫量,企業無成品庫存,砂石采購對象多為個人,產品銷售以房開建安企業為主,投產上馬快,營運資金大,“上下道”資金結算時間嚴重滯后,財務辦稅人員素質低流動性大。
業務流程:第一步,企業與客戶簽訂合同;第二步,客戶通過施工單位向企業發出需求通知;第三步,生產部門根據客戶需求安排生產計劃;第四步,試驗部門按要求確定配方并進行試驗;第五步,將配方送企業的攪拌站正式生產;第六步,將成品用攪拌車將混凝土運到工地;第七步,到達工地后,由專門的運送泵將混凝土運到指定的位置。
二、稅收征管風險剖析
1、材料采購票據風險
水泥、黃沙、石子、粉煤灰和外加劑為主要材料,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劑的供應商相對正規固定,風險點主要存在在黃沙和石子采購業務上,取得的票據基本上是普通發票,由于實際供應商個人居多,但收受的普通發票有代開的、有企業的,業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存在較高風險。
2、運送車輛費用風險
從經濟角度考慮,混凝土企業租用攪拌車輛比較劃算,所以租用攪拌車輛情況比較普通。可攪拌車擁有者一般多為個人,所以與物流運輸企業相似,混凝土行業攪拌車輛也存在掛靠現象。租用車輛發生的相關費用一定程度上侵蝕了混凝土企業的利潤,在通常情況下,企業是不會作納稅調整的。
3、成本收入配比風險
一般情況下,混凝土企業發生的生產成本會隨著商品混凝土銷售及時足額體現到銷售成本之中,而產品銷售收入開票申報金額往往會因材料價格變動、需方工程審計未完成等原因產生滯后現象,從而導致企業的成本收入數據不配比,一方面計入成本的可能未及時取得票據,另一方面收入申報未能足額反映,賬面利潤失實,影響了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4、收入延遲申報風險
混凝土企業資金投入量較大,需方拖欠貨款現象比較嚴重,企業資金周轉經常會出現問題,企業往往會根據貨款回籠的情況決定開票申報銷售;而下游客戶因為是建筑安裝、房地產等營業稅企業,并不急需要取得發票。這樣主客觀上均造成了企業延遲申報銷售少繳增值稅和所得稅稅款的現象。
5、抵債貨物銷售風險
混凝土企業的應收款往往均比較大,而下游客戶又都是房地產和建安企業,需方將房屋或其他動產抵進的可能性較大,抵進房屋或貨物再銷售行為往往比較隱蔽,銷售環節需繳納的增值稅和變價銷售產生的應納稅所得額存在少繳稅款的風險。
6、工程自用產品風險
混凝土企業或其關聯企業自建固定資產在建工程領用自產的混凝土,一般不會主動視同銷售申報收入,同樣也存在少繳稅款風險。
三、行業分析指標說明
(一)企業所得稅貢獻率
1、指標涵義
混凝土行業處于增值稅和營業稅的過渡地帶,不受增值稅鏈條制約,大大增加了其稅收風險。混凝土行業按簡易征稅辦法繳納增值稅,稅率為6%。從購進環節看,因取得進項稅額不得抵扣,故企業購進貨物多取得普通發票;從銷售環節看,其產品的銷售對象一般為建筑商、房地產開發商,客戶納稅以營業稅為主,不索要增值稅專用發票,故其銷售貨物時不需開具專用發票,實際操作中混凝土企業也只能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可以說這類企業基本脫離了增值稅鏈條的制約,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會導致偷稅或避稅行為的發生。
混凝土行業稅收征管特征明顯,行業特征決定了混凝土企業的可比性很強,主要表現在:第一、生產工序流程、加工工藝基本同一;第二、產品單一,且同類產品不同企業的附加值基本一致;第三、銷售環節簡單固定、沒有中間環節;第四、稅收計算簡單。從以上四點來看,同行業同規模的企業之間稅收負擔水平應該不相上下,如果有較大的起伏,就肯定會有原因。由于對于混凝土企業都采用6%的征收率,用百分比分析增值稅稅負是沒有意義的。選擇具有可比性的不同企業的稅負分析入手,對被評企業進行考量,才能真實反映各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并從中找到癥結,做到對癥下藥。
2、企業指標計算
所得稅貢獻率=所得稅額÷主營業務收入×100%
3.預警參數值:
參考所得稅稅收貢獻率1%
4.指標分析崗位及分析頻率:本指標適用于稅源管理綜合崗和稅源管理崗按照分局風險管理計劃要求開展任務型分析,或按照季度進行日常風險管理數據分析。
5.分析內容及要求。在運用此指標進行分析時,評估人員應測算增值稅稅收負擔率和所得稅稅收負擔率,是否在企業縱向范圍值上下合理的波動幅度內變化,是否接近于行業年度固定值。評估人員應充分核查評估期內數據偏差,以進一步分解到利潤、收入、成本等指標進行風險分析。
(二)混凝土單位產品銷售利潤
1、指標涵義。由于混凝土行業較為標準化的行業生產銷售流程:第一、生產工序流程、加工工藝基本同一;第二、產品單一,且同類產品不同企業的附加值基本一致;第三、銷售環節簡單固定、沒有中間環節。因此混凝土單位產品銷售利潤應當在平均值附近波動不大。
2、指標計算及取數口徑
混凝土單位產品銷售利潤=本期銷售利潤/本期混凝土銷量
銷售利潤取自企業申報表和財務報表
本期混凝土銷量取自《混凝土行業信息采集表》
3.預警參數值:
(1)參考每方混凝土銷售利潤20-30元
(2)參考每方混凝土銷售利潤波動幅度=10%
4.指標分析崗位及分析頻率:本指標適用于稅源管理綜合崗和稅源管理崗按照分局風險管理計劃要求開展任務型分析,或按照季度進行日常風險管理數據分析。
5.分析內容及要求。在運用此指標進行分析時,評估人員應測算參考每方混凝土銷售利潤,如果企業的每方混凝土銷售利潤波動幅度變化超過預警值,評估人員應充分核查評估期內數據偏差,由利潤進一步分解到收入、成本等指標進行風險分析。
(三)收入變動率
1、指標涵義。
由于混凝土行業下游產業建筑業和房地產業都具有前期大量投入,后期分期收益的特點,這就造成其對供應商不及時支付貨款的現象,因而連帶造成混凝土企業因資金緊張而不及時結轉收入的問題。結算方式多種多樣,有分期收款方式、預收貨款方式、直接收款方式等,在分期收款方式中,有的是等工程竣工決算后會清尾款,有的是等質量檢驗合格后付清尾款。
混凝土行業收入存在問題:
a、產品實現銷售后部分不結轉銷售收入,少申報納稅;
b、產品銷售后不及時結轉銷售收入,申報納稅不及時;
c、企業自用產品部分不申報納稅或申報納稅時價格明顯不合理;
2、指標計算及取數口徑
收入變動率=(本期營業收入-上期營業收入)/上期營業收入
3.預警參數值:
參考收入變動率10%
4.指標分析崗位及分析頻率:本指標適用于稅源管理綜合崗和稅源管理崗按照分局風險管理計劃要求開展任務型分析,或按照季度進行日常風險管理數據分析。
5.分析內容及要求。在運用此指標進行分析時,評估人員應測算收入變動率,如果企業的收入變動率超過預警值,評估人員應充分核查評估期內數據偏差,由收入進一步分解到單價、產量等指標進行風險分析。
(四)應收賬款分析
1、指標涵義。結合上述收入變動指標,進行分析。
2、指標計算及取數口徑
應收賬款變動率=(期末應收賬款-期初應收賬款)/期初應收賬款
大額應收賬款明細分析
3.預警參數值:
分析納稅人應收(付)賬款增減變動情況,判斷其銷售實現和可能發生壞賬情況。如應收(付)賬款增長率增高,而銷售收入減少,可能存在隱瞞收入、虛增成本的問題。
4.指標分析崗位及分析頻率:本指標適用于稅源管理綜合崗和稅源管理崗按照分局風險管理計劃要求開展任務型分析,或按照季度進行日常風險管理數據分析。
5.分析內容及要求。在運用此指標進行分析時,評估人員應及時關注應收賬款的變動,并結合收入相關收入指標查找風險。
(五)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
1、指標涵義
混凝土行業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問題如下:
a.利用不符合規定的票據列支成本
因混凝土行業稅收征管特殊性,銷售按6%計算銷項稅金,進項稅金不可以抵扣,故取得的相關材料發票不需要進行認證和比對,往往存在取得的材料憑證不合規定。
b.資本性支出或遞延性支出一次性進成本費用、增加成本
因混凝土行業需要攪拌樓、泵車等固定資產量較大,可能存在相關成本費用一次性列支現象。
c.提前或多結轉成本
2.指標計算和取數口徑。
銷售毛利率=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增值稅申報表和所得稅申報表以及相關財務報表。
3.預警參數值
(1)參考銷售毛利率=13%-15%
(2)參考銷售凈利率=3%-5.5%
(3)參考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波動幅度=10%
4.指標分析崗位及分析頻率:本指標適用于稅源管理綜合崗和稅源管理崗按照分局風險管理計劃要求開展任務型分析,或按照季度進行日常風險管理數據分析。
5.分析內容及要求。在運用此指標進行分析時,評估人員應測算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如果企業的收入變動率超過預警值,評估人員應充分核查評估期內數據偏差,對成本、費用做進一步單項核查。
(六)收入成本明細指標(基于投入產出法)
1、指標涵義。混凝土行業的收入和成本都可以可以通過單價和數量(混凝土不能存放,故混凝土行業生產的數量就是銷售的數量)進行控制。
可以通過“投入產出法”評估企業的銷售數量是否真實。由于混凝土行業的產量與耗電量、原材料(主要為水泥)投入量成正比,投入產出率較為穩定,可以通過投入產出法評估企業的銷售數量是否真實。并且可以對企業的成本進行評估,在下面的數量測算指標中,如果某項指標測算數據與其它數據有較大出入,則說明該項指標中企業所上報成本數據可能存在一定風險。
2、指標計算和取數口徑
收入/成本=單價*產量
數量
原材料耗用測算法
原材料耗用測算法主要是根據混凝土企業期內原材料(主要為水泥)生產耗用情況,利用單位產品耗定額測算納稅人理論生產數量。
生產標號配比:見表格(以42.5號水泥為例)

注:除上述三種主要原材料外,還有粉煤灰,摻合料以及外加劑(根據客戶要求選擇添加),外加劑主要有:
減水劑:節省水泥,提高強度;
膨脹劑:用于減少裂縫;
緩凝劑:延長混凝土凝結;
早強劑:用于快速提高混凝土強度,防止凍裂。
同時由于水泥強度指標不同,水泥用量會有差異。
由于混凝土行業制造工藝中需要加入大量水,所以根據除水以外的其它原材料測算理論產量時,理論產量=∑除水以外的原材料*系數(系數在105%-110%之間)
能耗測算法
能耗測算法主要是根據混凝土企業期內電力、運費、油價等生產耗用情況,利用單位產品耗定額測算納稅人理論生產數量。
1、混凝土產量=耗電費用/2.5元
*注:每家混凝土生產企業用電單價各不相同,確認時按供電部門核定操作。2.5元為每方混凝土所需電費單價。
2、出庫方量=運輸次數*攪拌車單車方量
=攪拌車租用費/每方租用平均單價(22元-25元)
=自備攪拌車數量*運輸次數*單車方量
3、油價
a=(評估期實際支付汽柴油費用/攪拌車數量)/(上期實際支付汽柴油費用/攪拌車數量)*油價浮動系數
b=評估期實際出庫方量/上期世紀出庫方量
將a與b比較,若差異較大,則說明運輸費用與實際產量不符,應予以關注。
通過原材料耗用測算法和能耗測算法相關指標計算出的產量理論上應當相等,并且與《混凝土行業信息采集表》中企業自行申報的數據也應當一致,如果某項指標測算數據與其它數據有較大出入,則說明該項指標中企業所上報成本數據可能存在一定風險,應當對該項成本數據進行進一步核查。
相關差異情況考慮
公司產品出廠時方量與結算時的方量差異率因工地情況不同,差異情況也有所不同,具有不確定性因素。主要差異原因有:
1)工地墊層地基澆灌混凝土時,有些工地地基較松軟,使得混凝土下沉,而下沉方量得不到客戶確認;
2)客戶經抽查后確認的方量與企業出廠方量存在差異;
3)運輸過程中的拋撒。
生產中主要原材料中水泥損耗率為2%左右,黃沙和石子一般采用包方量核算,會計核算中并無損耗。
3、預警參數值
將測算值與《混凝土行業信息采集表》中企業自行申報的收入成本數據進行比對
4.指標分析崗位及分析頻率:本指標適用于稅源管理綜合崗和稅源管理崗按照分局風險管理計劃要求開展任務型分析,或按照季度進行日常風險管理數據分析。
5.分析內容及要求。在運用此指標進行分析時,評估人員應測算單價和產量,如果測算值與《混凝土行業信息采集表》中企業自行申報的數據進行比對有差異,評估人員應充分核查評估期內數據偏差,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應對。
(七)存貨結構分析
1.指標涵義。由于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混凝土行業存在產成品立即運送到工地,不能存放的特點,故其生產的數量就是銷售的數量,不應存在在產品和產成品庫存。
2.指標計算和取數口徑。
混凝土行業存貨核算中應分清原材料存貨和在產品和產成品庫存,其中在產品和產成品不應存在期末庫存。
資產負債表
混凝土行業信息采集表
3.預警參數值:
(1)參考存貨(在產品和產成品)期末庫存=0
4.指標分析崗位及分析頻率:本指標適用于稅源管理綜合崗和稅源管理崗按照分局風險管理計劃要求開展任務型分析,或按照季度進行日常風險管理數據分析。
5.分析內容及要求。在運用此指標進行分析時,評估人員應測算存貨變動率,如果企業發生存貨變化,評估人員應充分核查評估期內數據偏差,分在產品和產成品庫存和原材料存貨做進一步單項核查。
四、操作規程
(一)日常風險管理數據分析
1.日常風險管理數據分析是指稅源管理綜合崗和稅源管理員周期性對民用鋼材經銷企業進行風險數據分析的過程。
2、稅源管理綜合崗應及時提取每期預警數據,對波動幅度超過參考波動幅度?%(含)以上的及計算比例超過固定比例?%(含)以上的任務,向評估科進行派工處理。其余任務向各科稅源管理員進行派工處理。
3、稅源管理員應對照企業歷史數據和行業同期平均數據,對指標中超過預警指標或超出預警范圍的數據進行審核評析,確定預警異常信息是由申報錯誤所致,制作案頭分析工作底稿,將處理結果錄入系統,結束任務;非申報錯誤所致的,將任務派往責任區管理員進行處理。
4、責任區管理員根據風險程度分別采取納稅輔導、跟蹤監控、納稅評估、稅務稽查等不同的服務管理措施,完成后將處理結果錄入系統,任務結束。
5、稅源管理綜合崗應在季度終了次月的申報期結束后?日內完成分析數據的錄入、任務的生成及任務派工。任務的完成期限原則上不超過?個月。各科稅源管理員應在接到任務?日內完成申報類異常任務的處理及非申報類異常任務的派工。責任區管理員應在稅源管理員要求的時限內完成任務的處理。如有需延期完成任務的,延期原因及期限應向稅源管理綜合崗備案。
(二)依風險管理計劃要求的任務型分析
1.依分局風險管理計劃要求的任務型分析是指依照分局制定的或接上級機關下發的風險管理計劃進行的風險數據分析的過程。
2.依風險管理計劃要求的任務型分析的數據導入及操作要求參照日常風險管理數據分析的內容。如風險管理計劃中有不同處理要求,以風險管理計劃中的處理要求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