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青島:建筑垃圾變成機制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12-14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半島都市報
核心提示:青島:建筑垃圾變成機制砂
  城市舊樓拆除的建筑垃圾將被再用來建高樓大廈,并且建成的樓房壽命更長。11日,記者從四方區了解到,該區轄區內的綠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的城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示范項目因在循環經濟方面的廣闊前景獲得市財政補助資金50萬元 .據了解,該項目明年上半年還將建成青島市最大的建筑垃圾機制沙生產基地。

  建筑垃圾100% 再利用

  11日下午,記者在位于傍海西路上的"城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示范項目"生產現場看到,從建筑工地上運來的大塊大塊的混凝土,經過多道工序加工,最后變成顆粒不一的沙石。

  青島綠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勇向記者介紹說 ,從工地上回收的建筑垃圾都很大,先要經過粉碎程序將這些垃圾變成顆粒小的沙石;之后要篩分,不同尺寸的沙石進行分類。"按個頭分好后就要進行整形工序了。"陳勇說,"整形就是要將篩分后的沙石放在高速旋轉的機器里,讓其相互碰撞磨掉棱角產生好的粒形,使用強度就會大大提高。"陳勇告訴記者,整形后再生沙石再進行清洗,就成了再生建材。"生產過程中的粉塵也可以回收利用。"陳勇告訴記者,該項目可以實現建筑垃圾100%回收利用。

  再生建材蓋樓壽命更長

  陳勇向記者展示了再生建材產品,大顆粒的叫“再生粗骨料”,可以替代采石場開采的石子;小顆粒的叫“再生細骨料”,又叫“機制沙”,可以替代天然沙石?!敖涍^檢測這些再生建材完全可以替代天然沙石,甚至優于天然沙石,運用到混凝土中建造的樓房使用壽命會更長?!标愑轮v。

  “只要是城市建筑拆除的垃圾都能成為我們的原料,我們曾經向中央商務區、湖島村拆遷等項目回收過建筑垃圾。”陳勇介紹說,小港灣項目今年7月部分運用了再生建材,這也是國內首次將再生粗、細骨料應用到混凝土建筑工程當中,經專家鑒定再生材料從各個方面都達到或超過天然建材,適合大規模推廣。

  據了解,目前青島市每年都會產生1000多萬立方的建筑垃圾,如何存放處理這些垃圾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個難題,"城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示范項目"將解決建筑垃圾占地等問題,還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將建最大機制沙基地

  “正是因為我們這個項目在資源循環利用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和廣闊的前景,我們剛剛獲得50萬元的財政補助?!标愑陆榻B說,這個項目從4月份成為示范項目以來,總投入達到1200萬元,共建成和正在建設再生混凝土攪拌站、建筑垃圾粉煤灰蒸壓磚磚廠、建筑垃圾加氣混凝土砌塊磚磚廠和建筑垃圾機制沙廠,形成建筑垃圾再利用的一條龍生產線,到目前共處理建筑垃圾達50萬立方。

  “目前,我們正在同市建委地材處洽談籌備青島市最大的建筑垃圾機制沙生產基地。”陳勇介紹說,機制沙生產基地建成后,每年可以生產200萬噸的機制沙,處理建筑垃圾150萬立方米。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