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向莆鐵路:打造“綠色大動脈”全橋共需混凝土約90萬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7-0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光明日報
核心提示:向莆鐵路:打造“綠色大動脈”全橋共需混凝土約90萬方
  日前,向莆鐵路東新特大橋施工現場,中鐵大橋局為喜結良緣的橋工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集體婚禮,五對新人一起在工地旁種下了五棵象征著芬芳愛情的桂樹。大地起鐵龍,山河披新綠。在向莆鐵路建設沿線,一路走來的記者欣喜地發現,在這場聲勢浩大的鋼鐵與山河的“對話”中,建設者正以無限的敬意和熱忱,悉心呵護著腳下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努力把向莆線建設成春意盎然的“綠色大動脈”。 

  江河滔滔說祝福 

  作為高速鐵路干線的向莆鐵路,西起江西省南昌市,東至福建中部沿海地區的福州市和莆田市,是中國中西部地區通往福建省的快速鐵路通道。鐵路縱橫江西、福建這兩個我國最“綠”的省份,途經武夷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地、泰寧世界地質公園,以及玉華洞、青云山、鼓山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同時跨越贛江、閩江等大江大河,環保任務十分艱巨。 

  “在建設中,我們特別注意處理好工程建設與資源、環境的相互關系,盡最大努力保護好這里的青山綠水?!毕蚱舞F路江西指揮部副指揮林貽森這樣表示。 

  東新贛江大橋起點位于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終點位于南昌縣岡上鎮,全長27.3公里,共811跨,是向莆鐵路全線最長的橋梁工程,也是全線控制性工程。 

  據中鐵大橋局向莆鐵路常務副指揮長陳志宜介紹,東新贛江特大橋首次采用了全國最大的1500噸雙導梁移動模架造橋機現澆施工,全橋共需要混凝土總量約90萬立方米,工程規模較大。為保護好贛江,大橋項目部樁基施工嚴格執行施工工藝,泥漿里不加入化學添加劑,避免了泥漿對土壤的損害。 

  該項目在主橋樁基施工中,全面推行泥漿分離器,實現循環利用,有效減少了泥漿外泄。同時配置泥漿船,引橋施工按標準開挖泥漿池,及時外運泥漿、鉆渣,承臺施工完畢及時回填,努力使大橋建設對贛江環境的影響減到最小。 

  記者看到,由施工單位組織團員義務種植的“青年林”已是綠意盎然,新人們攜手種下的“愛情樹”更充滿愛意。靜靜的贛江用濤聲訴說著她無盡的祝福。 

  高山腳下“履薄冰” 

  武夷山隧道全長14.66公里,設計為雙線軌道,為向莆全線的控制性工程。該隧道開挖工程量達112.3萬方,以II類圍巖為主,主要不良地質有淺埋偏壓、斷巖、巖爆等。 

  “面對雙世遺武夷山,作為鐵路的建設者,一定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要運用一切技術手段,保護好武夷山,保護好當地的環境?!敝需F三局向莆鐵路JX-4B標段項目部黨工委書記蓋勝利這樣對記者說。 

  2008 年10 月1 日,向莆鐵路武夷山隧道正式開工。洞口屬淺埋高壓段,巖石風化,沙土多,給施工帶來了巨大的困難。技術人員采取雙側壁導坑法,解決了施工的技術難題。由于進口處地質地形情況復雜,施工方精心設計了洞口八步施工法。為了支撐固定洞口的碎石危巖,技術人員采用了40多根長49米、直徑108毫米的鋼筋,用鉆機打孔注漿,只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隧道洞口一個寬14.78米、高12.49米的鋼筋混凝土管棚便竣工了。 

  在隧道口,記者看到三口排列在一起的大水池。工程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是三級沉淀池,隧道施工排出的污水要經過這三道關,處理達標后才能向外排放。工地上,各種大型施工機械來來往往,卻見不到塵土飛揚的場面,原來建設者每天堅持灑水降塵。施工現場干凈整潔,棄渣場嚴格按設計要求,選擇山地、荒地,避免占用耕地,并采取先擋護后棄渣的辦法,有效保護生態環境。 

  據了解,向莆鐵路正線隧道達115座285.6公里,占向莆線總長的45%,鐵路沿線的7處重點環境保護區都有隧道穿過。在這些隧道的建設中,高山深埋、溝谷淺埋,穿越斷層破碎帶、高地溫、硬巖巖爆、軟巖大變形、強富水等不良地質現象非常普遍。鐵路建設者們正以無窮的智慧和勇氣,在如火如荼的“海西”建設中,用心打造一條造福閩贛人民的“綠色大動脈”。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