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建材機械制造水平大幅提升,水泥裝備集成能力國際領先,出口交貨值已達12.85億元;孫向遠、呂桂新、梁方、方芳等出席大會
11月28日,中國建材機械工業協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建材聯合會黨委書記、常務副會長孫向遠,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建材處處長呂桂新,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協會辦處長梁方,中國建材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建材機械工業協會會長方芳等出席,中國建材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新軍主持。
方芳向第五屆會員大會作了中國建材機械協會第四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她表示,建材機械行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經濟效益顯著提高,目前我國建材機械行業已發展成為門類齊全、體系完整、產品配套能力強、具有一定競爭力的裝備產業,較好地滿足了建材工業節能減排、產業升級的需要。據對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統計:與2004年相比,2007年建材機械行業的總產值為223.28億元,每年平均增長33%;2007年行業實現利潤12.5億元,出口交貨值為12.85億元,分別是2004年的3.7倍和3.9倍。
技術創新帶動了建材機械行業進步,促進建材工業結構調整。近年來,我國建材機械行業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行業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有了顯著提高,并取得了一批對行業有重大影響的成果。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水平迅速提高,一直以來困擾行業發展的大型立磨及配套的減速機、第四代篦冷機等關鍵技術裝備研制成功,同時在預分解窯節能煅燒工藝裝備、大型原料均化裝備、節能粉磨裝備及環保設備等方面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單線規模最大的日產1萬噸水泥生產線技術裝備國產化基本完成。另外,建筑陶瓷大噸位壓機及大尺寸超薄陶瓷面板生產技術裝備研制成功,并實現產業化。在水泥制品方面,預應力高強度混凝土管樁、大口徑預應力混凝土管制造等也達到國際水平。
隨著技術進步和快速發展,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材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江蘇鵬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建材機械設計和制造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使我國建材機械行業在國際市場的份額逐年增加、出口區域逐步擴大、影響力逐漸壯大,建材機械行業實施“走出去”國際化戰略取得了巨大成功。2007年,以中材國際為首的中國公司在國際水泥工程建設中已占據了30%以上的份額,出口區域市場也有新的擴展,不僅繼續在東南亞、非洲等我國傳統出口市場中保持優勢,而且在中東及歐洲等市場也逐步占有了重要地位。
行業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民營企業據行業主導地位。近年來,隨著國有企業改制重組,目前建材機械行業形成了以民營企業為主的行業多元化格局。據統計,2007年,民營企業比例高達56.97%,占據了半壁江山,國有企業比例為4.06%,外商投資企業比例為8.4%,有限責任公司比例提高至21.95%;建材機械行業集中度提高,企業擴張明顯。近幾年,建材機械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跨區兼并,實現強強聯合和戰略重組的趨勢明顯。同時,一批企業快速成長,及時抓住市場快速發展的機遇,通過產能擴張,躍居行業前列,改變了建材機械原有的市場格局,行業資源逐步集中、優化。
梁方、孫向遠就我國建材機械行業當前面臨的形勢、任務等作了精彩發言。呂桂新、中國機械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分別作了“2008年建材工業經濟運行報告及2009年展望”、“當前機械工業運行態勢分析”的精彩報告。此次會議還重新選舉了中國建材機械工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及常務理事。
11月28日,中國建材機械工業協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建材聯合會黨委書記、常務副會長孫向遠,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建材處處長呂桂新,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協會辦處長梁方,中國建材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建材機械工業協會會長方芳等出席,中國建材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新軍主持。
方芳向第五屆會員大會作了中國建材機械協會第四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她表示,建材機械行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經濟效益顯著提高,目前我國建材機械行業已發展成為門類齊全、體系完整、產品配套能力強、具有一定競爭力的裝備產業,較好地滿足了建材工業節能減排、產業升級的需要。據對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統計:與2004年相比,2007年建材機械行業的總產值為223.28億元,每年平均增長33%;2007年行業實現利潤12.5億元,出口交貨值為12.85億元,分別是2004年的3.7倍和3.9倍。
技術創新帶動了建材機械行業進步,促進建材工業結構調整。近年來,我國建材機械行業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行業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有了顯著提高,并取得了一批對行業有重大影響的成果。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水平迅速提高,一直以來困擾行業發展的大型立磨及配套的減速機、第四代篦冷機等關鍵技術裝備研制成功,同時在預分解窯節能煅燒工藝裝備、大型原料均化裝備、節能粉磨裝備及環保設備等方面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單線規模最大的日產1萬噸水泥生產線技術裝備國產化基本完成。另外,建筑陶瓷大噸位壓機及大尺寸超薄陶瓷面板生產技術裝備研制成功,并實現產業化。在水泥制品方面,預應力高強度混凝土管樁、大口徑預應力混凝土管制造等也達到國際水平。
隨著技術進步和快速發展,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材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江蘇鵬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建材機械設計和制造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使我國建材機械行業在國際市場的份額逐年增加、出口區域逐步擴大、影響力逐漸壯大,建材機械行業實施“走出去”國際化戰略取得了巨大成功。2007年,以中材國際為首的中國公司在國際水泥工程建設中已占據了30%以上的份額,出口區域市場也有新的擴展,不僅繼續在東南亞、非洲等我國傳統出口市場中保持優勢,而且在中東及歐洲等市場也逐步占有了重要地位。
行業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民營企業據行業主導地位。近年來,隨著國有企業改制重組,目前建材機械行業形成了以民營企業為主的行業多元化格局。據統計,2007年,民營企業比例高達56.97%,占據了半壁江山,國有企業比例為4.06%,外商投資企業比例為8.4%,有限責任公司比例提高至21.95%;建材機械行業集中度提高,企業擴張明顯。近幾年,建材機械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跨區兼并,實現強強聯合和戰略重組的趨勢明顯。同時,一批企業快速成長,及時抓住市場快速發展的機遇,通過產能擴張,躍居行業前列,改變了建材機械原有的市場格局,行業資源逐步集中、優化。
梁方、孫向遠就我國建材機械行業當前面臨的形勢、任務等作了精彩發言。呂桂新、中國機械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分別作了“2008年建材工業經濟運行報告及2009年展望”、“當前機械工業運行態勢分析”的精彩報告。此次會議還重新選舉了中國建材機械工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及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