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墻材產量已占全市墻材總量的50%,城區新型墻材應用實現了全覆蓋
“禁實”和新型墻材推廣應用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社會、保護土地資源的一項重要國策。湖北省應城市作為全國第二批“禁實”城市,在推動墻材革新工作中真抓實干,已成為湖北在全國第二批“禁實”城市中的典范。
湖北省共有78個縣(市)級城市,其中13個城市屬全國第二批“禁實”對象。走進應城市中心和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片片樓房拔地而起,再看看這些建筑使用的墻體材料,都是清一色的新型墻體材料。
據應城市機電建材工業總公司總經理喻俊軒介紹,應城市有68萬人口,人均耕地面積僅有0.83畝,已接近世界警戒線。為了有效保護耕地,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目標,應城市委、市政府始終把“禁實”和新型墻材推廣應用放在工作首位。今年9月29日,應城市炸掉了一座年利潤達75萬元的村辦磚瓦廠,應城市副市長阮炎坤等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都到了現場。
應城市的做法是,采取源頭、末端雙向控制的辦法扎實做好“禁實”工作。源頭上,他們在原有墻體材料革新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基礎上,又專門成立了“禁實”工作領導小組及“禁實”與關閉磚瓦窯工作指揮部,并由應城市副市長劉敬喜掛帥。由于應城市屬平原地區,過去磚瓦廠毀田十分嚴重,因此,市委、市政府下決心于今明兩年分兩批把全市尚存的49家磚瓦廠全部關閉。他們先后組織召開了國土、地礦、安監、質監、環保、工商、公安、建設、墻革等部門參加的專題會議,將工作落實到各部門。各部門表示,將圍繞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抓好此項工作。
在末端控制上,應城市“禁實”與關閉磚瓦窯廠工作指揮部工作已正式啟動,城郊附近的劉楊磚瓦廠已按通知要求于今年的6月30日關閉。其他關閉工作市國土資源局已按《礦產資源法》的規定,下達了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限期停止生產,安監部門收回安全生產許可證,工商部門注銷營業執照。此外,應城市自今年6月6日起,專門撥款3.5萬元用于“禁實”宣傳,除通過電視臺、報紙廣泛宣傳“禁實”通知外,還將宣傳車開到街頭田間,將“禁實”通告張貼到每個建筑工地。
在一手抓“禁實”與關閉磚瓦窯廠,一手抓新型墻體材料企業的發展壯大方面,應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變廢為寶,大力發展新型墻體材料的工作方針。他們認為,應利用應城市“膏都鹽海”的資源優勢,使其在新型墻體材料的生產中,發揮替代材料的作用。
據應城市墻改辦主任李志偉介紹,中房集團公司投資1000萬元建設的湖北中利環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粉煤灰多孔磚及砌塊生產線,生產規模、產品質量在湖北排名都是靠前的。中利公司近期還將投入750萬元再上一條粉煤灰多孔磚及砌塊生產線,使公司年生產能力提高到產1.5億塊標磚。為了加快新型墻材的發展,應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到相關企業解決在建設中的具體問題,落實優惠政策,促進“禁實”替代產品又好又快發展。
李志偉說,到目前為止,應城市有一定規模的新墻材企業已有10家,主要生產粉煤灰多孔磚、粉煤灰加氣砼砌塊、粉煤灰磚、石膏和混凝土砌塊,年生產能力折標磚可達2.5億塊以上。新型墻材產量已占全市墻材總量的50%,城區新型墻材應用比例達到了100%。此外,在現有生產能力的基礎上,應城市還鼓勵現有實心黏土磚生產企業加快技術改造,生產符合國家標準的新型墻材。目前,該市城臺、大祁、黃灘、陳河等鄉村磚瓦廠已開始計劃轉產新型墻材了。兩年后,全市將向農村推進新型墻體材料,徹底消滅實心黏土磚。
“禁實”和新型墻材推廣應用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社會、保護土地資源的一項重要國策。湖北省應城市作為全國第二批“禁實”城市,在推動墻材革新工作中真抓實干,已成為湖北在全國第二批“禁實”城市中的典范。
湖北省共有78個縣(市)級城市,其中13個城市屬全國第二批“禁實”對象。走進應城市中心和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片片樓房拔地而起,再看看這些建筑使用的墻體材料,都是清一色的新型墻體材料。
據應城市機電建材工業總公司總經理喻俊軒介紹,應城市有68萬人口,人均耕地面積僅有0.83畝,已接近世界警戒線。為了有效保護耕地,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目標,應城市委、市政府始終把“禁實”和新型墻材推廣應用放在工作首位。今年9月29日,應城市炸掉了一座年利潤達75萬元的村辦磚瓦廠,應城市副市長阮炎坤等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都到了現場。
應城市的做法是,采取源頭、末端雙向控制的辦法扎實做好“禁實”工作。源頭上,他們在原有墻體材料革新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基礎上,又專門成立了“禁實”工作領導小組及“禁實”與關閉磚瓦窯工作指揮部,并由應城市副市長劉敬喜掛帥。由于應城市屬平原地區,過去磚瓦廠毀田十分嚴重,因此,市委、市政府下決心于今明兩年分兩批把全市尚存的49家磚瓦廠全部關閉。他們先后組織召開了國土、地礦、安監、質監、環保、工商、公安、建設、墻革等部門參加的專題會議,將工作落實到各部門。各部門表示,將圍繞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抓好此項工作。
在末端控制上,應城市“禁實”與關閉磚瓦窯廠工作指揮部工作已正式啟動,城郊附近的劉楊磚瓦廠已按通知要求于今年的6月30日關閉。其他關閉工作市國土資源局已按《礦產資源法》的規定,下達了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限期停止生產,安監部門收回安全生產許可證,工商部門注銷營業執照。此外,應城市自今年6月6日起,專門撥款3.5萬元用于“禁實”宣傳,除通過電視臺、報紙廣泛宣傳“禁實”通知外,還將宣傳車開到街頭田間,將“禁實”通告張貼到每個建筑工地。
在一手抓“禁實”與關閉磚瓦窯廠,一手抓新型墻體材料企業的發展壯大方面,應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變廢為寶,大力發展新型墻體材料的工作方針。他們認為,應利用應城市“膏都鹽海”的資源優勢,使其在新型墻體材料的生產中,發揮替代材料的作用。
據應城市墻改辦主任李志偉介紹,中房集團公司投資1000萬元建設的湖北中利環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粉煤灰多孔磚及砌塊生產線,生產規模、產品質量在湖北排名都是靠前的。中利公司近期還將投入750萬元再上一條粉煤灰多孔磚及砌塊生產線,使公司年生產能力提高到產1.5億塊標磚。為了加快新型墻材的發展,應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到相關企業解決在建設中的具體問題,落實優惠政策,促進“禁實”替代產品又好又快發展。
李志偉說,到目前為止,應城市有一定規模的新墻材企業已有10家,主要生產粉煤灰多孔磚、粉煤灰加氣砼砌塊、粉煤灰磚、石膏和混凝土砌塊,年生產能力折標磚可達2.5億塊以上。新型墻材產量已占全市墻材總量的50%,城區新型墻材應用比例達到了100%。此外,在現有生產能力的基礎上,應城市還鼓勵現有實心黏土磚生產企業加快技術改造,生產符合國家標準的新型墻材。目前,該市城臺、大祁、黃灘、陳河等鄉村磚瓦廠已開始計劃轉產新型墻材了。兩年后,全市將向農村推進新型墻體材料,徹底消滅實心黏土磚。